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7B0104)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孙嗣旸邓欧平吕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素污染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污染
  • 1篇江流
  • 1篇非点源
  • 1篇非点源污染
  • 1篇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测试技术...

作者

  • 1篇吕军
  • 1篇邓欧平
  • 1篇孙嗣旸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长乐江流域非点源氮素污染的关键源区识别被引量:5
2013年
以浙江长乐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09年的野外监测、调查、分析结果,构建了ArcSWAT模型所需的各类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了基于ArcSWAT的流域径流、泥沙和氮污染过程动态模拟,定量识别了非点源氮素污染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源区.结果表明,模型在校正和验证期对径流、泥沙和氮污染过程模拟的效率系数≥0.5、决定系数≥0.6、相对误差<20%,能满足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雨季(6—8月)的累积氮入河量约占了全年入河总量的50%,是流域氮污染的关键时期.在流域所含的7个乡镇中,崇仁镇、鹿山街道和甘霖镇单位面积的年均氮入河量最大,分别为42.8、48.5和43.7kg.hm-2.a-1,是流域氮污染的关键区域.在该关键区域中,土壤氮库、大气沉降与氮肥施用产生的氮对氮入河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3%、29%和38%,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氮源.以上关键时期和关键源区定量识别结果,为实现流域氮污染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邓欧平孙嗣旸吕军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