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446)

作品数:28 被引量:557H指数:19
相关作者:沈其荣徐阳春钱晓晴冉炜黄新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基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水稻
  • 21篇旱作
  • 14篇旱作水稻
  • 8篇水分
  • 5篇氮素
  • 5篇土壤
  • 4篇水分利用
  • 4篇旱作条件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利用效率
  • 3篇秸秆
  • 2篇氮肥
  • 2篇氮素吸收
  • 2篇稻田
  • 2篇地表覆盖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反应
  • 2篇水分胁迫
  • 2篇吸氮
  • 2篇胁迫

机构

  • 28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扬州大学
  • 6篇基尔大学
  • 4篇江苏沿海地区...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黄淮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山东省产品质...
  • 1篇大丰市水利局

作者

  • 28篇沈其荣
  • 7篇徐阳春
  • 5篇钱晓晴
  • 4篇冉炜
  • 4篇黄新宇
  • 4篇周春霖
  • 4篇杨建昌
  • 4篇柏彦超
  • 4篇周明耀
  • 3篇尹金来
  • 3篇李曼莉
  • 3篇范晓荣
  • 3篇茆泽圣
  • 3篇殷晓燕
  • 3篇石英
  • 3篇盛海君
  • 2篇王兴祥
  • 2篇崔国贤
  • 2篇徐勇
  • 2篇封克

传媒

  • 5篇土壤学报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7篇2004
  • 1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作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响应特征被引量:28
2004年
水稻旱作正在成为水稻节水栽培的重要途径而在全国逐步得到推广。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时的生长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水稻在旱作时的生长、形态、生理、产量等均发生分异。旱作后 ,广陵香粳在生长中后期的根冠比高出相应水作处理的 37.1% ,两优培九、扬稻 4号及对照扬旱 1号也保持较高的根冠比 ,而武育粳 3号根冠比下降 30 .2 % ;扬稻 4号和汕优 6 3水稻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 ,汕优 6 3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最大 ,而扬旱 1号和扬稻 4号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较小 ;产量受不良影响的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 :扬旱 1号、汕优 6 3、协优 6 3、扬稻 4号、95 2 0、武育粳 3号、广陵香粳和两优培九 ,旱作时的相对产量分别为 96 .9%、76 .3%、74 .2 %、6 1.6 %、4 9.5 %、4 3.9%、4 3.7%和 4 3.0 %。总体上说 ,籼型品种对旱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钱晓晴沈其荣柏彦超王娟娟杨建昌周明耀
关键词:旱作水稻节水栽培产量构成因素根冠比
北疆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棉铃发育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对北疆特早熟棉区植棉 5 0年以来的 1 2个重要棉花品种棉铃发育特性的研究表明 ,随着棉花品种的更替 ,棉铃发育中各性状发生了如下变化 :1 )棉花结铃性、衣分有明显的提高 ,近期品种的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分别比早期品种多 7%和 2个 ,而单铃重则有下降的趋势 ,由早期品种的 6 .0 g降到近期品种的 5 .5 g;2 )棉花纤维比强度随品种更替从 2 2 .5 c N· tex- 1降到 1 9.5 c N· tex- 1,绒长则提高了 3 mm左右 ,麦克隆值普遍偏大 ;3 )铃的干物质积累旺盛期、最大积累容量、生长特征值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 ;4)对棉铃有关的铃壳、子指等性状进行了讨论 。
褚贵新孙杰刁明苏子友刘涛沈其荣
关键词:北疆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更替发育特性
根瘤菌在小麦与紫云英混作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3年
采用盆钵实验 ,在小麦与紫云英混作系统中 ,通过对紫云英接种根瘤菌 ,研究了小麦与紫云英生长过程中植株生长、植株生物量、植株与土壤氮素变化情况及根瘤菌的酶活性 .结果表明 ,在有根瘤菌接种的混作体系中 ,植株的生长得到促进 ,植株及土壤全氮均有增加 。
钟增涛沈其荣孙晓红冉炜茆泽圣
关键词:根瘤菌接种小麦紫云英混作
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3
200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作水稻和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 3 5~ 3 7倍 ,旱作稻田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水作稻田的 1 0 6~ 1 6 4倍 ,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水作的 3倍左右。尽管地表覆盖有较好的保墒增温效果 ,但因水分胁迫使旱作水稻生育期较水作延长 4~ 1 0d ;旱作中的覆膜处理保墒增温效果最好 ,灌水量最低 ,其耕层土壤温度比其他旱作处理平均高 1℃ ,生育期延长时间最短。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 95 74、 85 1 8、 84 81和 7833kg·hm-2 。覆膜处理虽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略高于盖草处理 ,但差异不显著 ,且覆膜处理存在成本高 ,污染土壤等缺陷。因此盖草不失为一项较好的替代水稻覆膜旱作的技术。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 Dittert
关键词:水稻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被引量:66
2003年
采用温室微区试验研究常规水作、裸地旱作、覆膜旱作和覆草旱作等土壤水分管理下水稻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状况 .结果表明 ,几种旱作水稻的需水量为 349~ 4 73mm ,常规水作水稻需水量为 76 2 .5mm .旱作水稻的水分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为 0 .899~ 1.2 73g·kg-1和 1.6 5 5~ 2 .32 1g·kg-1之间 ,而相同条件下常规水作水稻水分的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仅为 0 .76 6 g·kg-1和 1.4 5 9g·kg-1左右 .覆草旱作水稻可以获得相当于常规水作水稻 90
钱晓晴沈其荣徐勇王娟娟沈辉
关键词:水稻旱作水分利用效率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对^(15)N的吸收和分配被引量:22
2002年
在模拟田间条件下的水泥池 (微区 )内 ,用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水稻 ,两个水平的1 5N标记尿素分别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 ,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的 1 5N在水稻各部位的分配、1 5N的利用率和土壤 -植株系统的氮素平衡。结果表明植株氮素含量中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 (Ndff% )、水稻对 1 5N的吸收和利用率以及 1 5N的土壤残留率因标记肥料的施用时期和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分蘖肥的1 5N在水稻各部位中的 Ndff%最高 ,而作为基肥施入的1 5N在水稻体内的 Ndff%最低。植株对氮肥利用率的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 5 .5 8%和 5 1.5 3% ,氮肥的土壤残留率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 13.81%和 2 9.87%。
石英沈其荣冉炜
关键词:旱作水稻肥料利用率氮素吸收氮分配
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土壤和植物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土壤和植物的磷素有效性。结果表明 :施磷使两种栽培条件下的水稻吸磷量明显提高 ,水作水稻比旱作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磷更多 ;施磷后水作和旱作土壤各组分磷都有所增加 ,其中以树脂P、NaHCO3 P和NaOHP较为突出。在水作条件下 ,从分蘖到成熟期水稻吸磷的增加量与树脂P、NaHCO3 P、细胞P、NaOHP的减少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在旱作条件下 ,水稻吸磷的增加量仅与树脂P、NaHCO3 P的减少量相关性较好。树脂P、NaHCO3 P、细胞P、NaOHP。
尹金来周春霖沈其荣洪立洲王凯王茂文丁金海
关键词:水稻旱作条件土壤有效性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吸氮特征被引量:41
2001年
田间条件下用半腐解稻草覆盖后对旱作水稻进行了氮肥不同用量 0 (N0 ) ,90 (N90 ) ,15 0 (N150 ) ,2 10 (N2 10 )和2 70 (N2 70 )kg·hm-2 试验 ,研究了施氮后土壤中无机氮 (NH4 -N、NO3 -N)的动态变化及水稻吸氮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速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的产量以N2 10 处理最高 ,水稻的植株含氮量及氮素的累积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的中期 ,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也以N2 10 处理最高 。
石英冉炜沈其荣李伟
关键词:旱作水稻氮肥土壤无机氮氮吸收
ABA、IAA对旱作水稻叶片气孔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8
2003年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淹水和旱作条件下的水稻体内ABA和IAA对水稻叶片气孔行为的动态变化。SAS分析表明 ,在淹水条件下 ,水稻叶气孔阻抗主要是与相对湿度、IAA含量和叶片温度显著相关。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淹水条件下水稻叶气孔阻抗的主要因素为相对湿度和IAA含量 ,回归系数分别为 0 .0 2 7和 0 .0 0 0 16,而旱作条件下水稻叶气孔阻抗则主要是由温度、IAA和ABA决定 ,回归系数分别为 0 .0 745、0 .0 0 0 3和 -0 .0 0 0 9。利用外源不同IAA、ABA比例的混合液处理水稻叶片 ,发现其对水稻叶片的气孔开闭具有效的调控作用 。
范晓荣沈其荣
关键词:IAA旱作水稻叶片气孔脱落酸吲哚乙酸
覆盖旱作水稻群体发育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不同覆盖旱作水稻处理与水作处理水稻的群体生育特征 .结果表明 ,旱作水稻营养生长期较水作长 ,叶片变短、变窄 ,群体LAI变小 ,光合生产能力下降 ,最终粒数变少、粒重变轻 .不同旱作处理之间表现为地膜覆盖旱作处理分蘖发生多 ,成穗率低 ,穗分化和籽粒形成与灌浆时间缩短 ,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和裸地旱作分蘖发生少 ,成穗率高 ,穗分化时间缩短 ,籽粒形成与灌浆的时间延长 .产量表现为水作处理 >地膜覆盖旱作 >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 >裸地旱作 .
盛海君沈其荣封克
关键词:旱作水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