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06SK3015)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郭超峰陈凌强张宏其刘少华王永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脊柱
  • 3篇脊柱侧
  • 2篇融合术
  • 2篇切除
  • 2篇后路
  • 2篇后凸
  • 2篇畸形
  • 2篇脊柱侧凸
  • 2篇脊柱融合
  • 2篇脊柱融合术
  • 2篇侧凸
  • 1篇短节段
  • 1篇短节段内固定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多态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刘少华
  • 4篇张宏其
  • 4篇陈凌强
  • 4篇郭超峰
  • 3篇唐明星
  • 3篇王永福
  • 2篇赵迪
  • 2篇鲁世金
  • 1篇陈小明
  • 1篇陈静
  • 1篇付美奇
  • 1篇陈静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对41例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患者行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术前脊柱后凸Cobbb角平均43.8°,26例同时伴有脊柱侧凸畸形,侧凸Cobb角平均39.1°.7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症状,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5例.通过术前、术后脊柱正、侧位X线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矫形效果、神经功能,观察手术并发症,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4个月~7年3个月,平均3年11个月,术中出现2例椎弓根骨折,3例椎弓根螺钉拔出现象,术后出现1例气胸,2例局部感染,6例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2周后凸C0bb角平均9.8°,矫正率77.6%,术后2周侧凸Cobb角平均10.°,矫正率为74.4%,畸形角度与躯干平衡情况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病例固定融合节段均获骨性融合,所有病例矫形效果均无明显丢失,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具有神经症状患者中,4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加重;Frankel分级E级3例,D级3例,B级1例.结论 采用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能直接去除致病因素,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张宏其刘少华郭超峰陈凌强王永福赵迪唐明星陈静
关键词:脊柱后凸脊柱融合术
雌性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ERβ基因多态现象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集102名AIS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静脉血,记录女性AIS患者的身高、月经初潮年龄、侧弯类型、Cobb角和Risser征。通过对ERβ基因的检测分析,比较ERβ多态基因型在AI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判断ERβ基因多态现象与AIS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结果ERβ基因外显子-458T>C变异和984G>A变异所产生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变异基因型在AIS病人和女性病人中发生的频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并且,变异等位基因在AIS病人中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女性AIS患者中较对照组明显(P<0.05);另外,在女性AIS病人中,ERβ基因外显子"OK"第268位CC基因型和第5号外显子第32位AA基因型在Cobb角≥30°的女性病人中发生的频率较Cobb角<30°者显著增高(P<0.05);而且,这两种基因型在身高≥160cm的女性病人中的发生率较身高<160cm者也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Rβ基因多态性与IAS易感性有关,尤其是女性。表明ERβ基因外显子"OK"和第5号外显子多态基因型和(或)A等位基因可能是AIS发病的风险因子。另外,ERβ基因外显子"OK"和第5号外显子多态现象与女性AIS患者侧弯的程度和身高有关。
张宏其鲁世金郭超峰陈凌强刘少华王永福唐明星赵迪
关键词:ERΒ多态现象AIS易感性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脊柱畸形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9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术,年龄9岁8个月~19岁4个月,平均13岁9个月,术后随访1年7个月~5年4个月,平均3年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测量,评价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形效果。结果:术中发生螺钉切割椎弓根1例,延长1个节段行内固定。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均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节段侧凸角术前平均37.7°,术后2周时平均8.2°,矫正率78.2%,总侧凸角术前平均40.7°,术后2周时平均10.3°,矫正率为74.7%,后凸角术前平均25.2°,术后2周时平均6.5°,矫正率为74.2%,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矫形均无明显丢失。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少,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张宏其刘少华郭超峰陈凌强付美奇陈小明王永福陈静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半椎体短节段内固定
脊柱侧凸患者大量同种异体骨植骨脊柱融合术后激素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大量同种异体骨应用于多节段脊柱融合后小剂量短疗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2007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行多节段脊柱融合的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术后是否应用激素分为两组,激素组:68例,其中男19例,女49例。融合节段7~12个节段(平均9.0个节段)。术后小剂量应用激素5~7d;非激素组:38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融合节段6~12个节段(平均9.0个节段);术后不应用激素。所有病例均为后路矫形植骨TSRH系统内固定。比较术后2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血沉、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激素组术后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血沉和切口深部引流量较非激素组迅速下降,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切口红肿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侧凸多节段脊柱融合术后,小剂量短疗程应用激素可以使患者迅速地安全渡过同种异体骨移植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张宏其鲁世金唐明星郭超峰陈凌强刘少华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