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211”工程(98097)
- 作品数:7 被引量:103H指数:5
- 相关作者:何裕隆詹文华蔡世荣陈正煊彭俊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及其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106例的临床资料,对15项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同期收治的无复发性肝转移的大肠癌1052例进行比较。同时对大肠癌肝转移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腹水、盆腔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长径、浸润肠壁的周径、浸润深度都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根治性切除57例(53.8%),姑息性切除39例(36.8%)和探查性手术后10例(9.4%)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0和34.0个月、23.6和18.0个月以及16.5和12.0个月,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和盆腔结节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浸润达浆膜、有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者可能合并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提高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生存率。
- 李玉明詹文华韩方海何裕隆彭俊生董文广汪建平蔡世荣马晋平赵刚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 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8
- 2001年
- 目的评价中下段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直肠或肛管吻合对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作低前切除的连续67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据重建消化道的方法分为2组,第1组(34例)行传统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直接端端吻合(直吻组);第2组(33例)断端结肠制成5~6cm的J型贮袋并与直肠肛管行端侧吻合(袋吻组)。分别于术后1、3、6、9个月和1年、1年半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指标。结果直吻组和袋吻组发生吻合口狭窄分别为3例和1例,直吻组术后出血1例,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和死亡病例。直吻组和袋吻组术后局部复发分别为4例和3例,直吻组术后肝转移1例。直吻组和袋吻组的日平均大便次数:术后6个月分别为5和2次(P<0.001),术后1年分别为3和1次(P<0.05),术后1年半均为2次(P>0.05)。袋吻组的定性排便控制能力和直肠测压指标均优于直吻组。结论中下段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在术后第1年内有明显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
- 阿兰詹文华汪建平何裕隆郑章清黄奕华陈正煊
-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癌结肠贮袋排便功能
- 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Ki-67、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复发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Ki-67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影响胃癌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胃癌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以48例无复发病例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标本中COX-2、Ki-67 的表达和MVD,并分析三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胃癌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Ki-67的表达与MVD两两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复发组病例术前存在盆腔转移结节、浸润深度达浆膜或浆膜以外以及 Borrmann分型Ⅲ型和Ⅳ型的比例明显增多,COX-2高表达和MVD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浸润深度、盆腔转移结节、COX-2高表达和MVD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COX-2高表达、MVD、浸润深度、盆腔转移结节是胃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 李玉明詹文华何裕隆彭俊生韩方海蔡世荣马晋平赵刚
- 关键词:复发
- 胃近端和远端癌的预后比较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胃近端、远端癌的临床和预后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将我院1994年6月至200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定期随访资料输入数据库,对其一般临床资料、预后因素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胃近端、远端癌的发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但胃近端癌男性发病的比例较高。标本大体分型中,两组Borrmann分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但胃近端癌的TNM分期较晚,特别是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胃远端癌,组织分化类型则无明显差别。虽然胃近端癌全胃切除率较高,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无明显增高。胃近端癌手术后的生存率较胃远端癌低。结论胃近端癌预后较胃远端癌差,其重要原因可能与肿瘤的位置特殊、出现症状较晚及就诊时肿瘤分期较晚有关,而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无明确的关系。
- 詹文华蔡世荣何裕隆郑章清彭俊生陈正煊黄奕华汪建平
- 关键词:胃肿瘤临床病理预后生存率
- 低剂量^(131)I标记的抗癌胚抗原抗体C50联合5-FU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背景与目的: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高达90%以上,本研究拟探讨低剂量131I标记的抗CEA单抗C50(131I-C50)及低剂量131I-C50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表达CEA的人LoVo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接种第9天,分别采用5-FU、2775kBq131I-C50及5-FU联合131I-C50尾静脉注射治疗荷瘤裸鼠。尾静脉给药后第7天,每组各随机处死2只荷瘤裸鼠,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群体倍增时间及抑瘤率,比较接种第30天的肿瘤体积。结果:对照组、5-FU组、131I-C50治疗组和131I-C50联合5-FU组接种第30天肿瘤体积分别为(9765.19±792.21)mm3、(6533.75±601.14)mm3、(5413.57±415.46)mm3和(3865.23±263.57)mm3,四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四组肿瘤群体倍增时间依次延长,分别为3.07、3.09、3.18和3.14天;后三组抑瘤率依次增大,分别为30.97%、42.33%和59.04%。结论:低剂量131I-C50可抑制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低剂量131I-C50联合5-FU可以增强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 郑朝旭詹文华蔡世荣何裕隆林展江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放射免疫疗法辅助化学疗法
- 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较准确地预测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标志。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3例胃癌组织中的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基质金属蛋白(MMP)-7、nm23和syndecan-1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可能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指标,寻找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客观指标。结果43例胃癌患者中27例(62.8%)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是(36.3±30.8)%,中位数是19.0%。胃癌淋巴结转移潜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有无浆膜浸润、乙酰肝素酶表达、CD44v6表达、nm23表达和syndecan-1表达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m23、syndecan-1和有无浆膜浸润是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优势比分别为0.168、0.126和22.546。结论有浆膜浸润的胃癌和nm23、syndecan-1蛋白阳性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 陈俊强詹文华何裕隆蔡世荣彭俊生陈正煊
- 关键词:淋巴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无淋巴结转移CD44V6表达NM23表达
- 胃癌全胃切除手法和吻合器缝合的比较被引量:34
- 2001年
- 目的 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手法和机械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 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共施行胃癌全胃切除术140例,按手法吻合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法吻合组53例,吻合器吻合组87例。两组的肿瘤部位、分期无明显差别。结果 手法组输血量为(443±432)ml,器械组为(430±435)耐(P>0.05)。手法组手术时间为(254±95)min,器械组为(211±57)min(P<0.05)。肺部感染手法组6例,器械组8例。切口感染手法组1例,器械组2例。吻合口狭窄两组各1例,吻合口瘘和术后出血手法组分别为2例和1例,器械组无吻合口痰和术后出血。手法组死亡1例,器械组无死亡。结论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能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总手术并发症。
- 詹文华何裕隆郑章清陈正煊汪建平黄奕华王吉甫
- 关键词:胃肿瘤吻合器全胃切除胃癌消化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