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C33713)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郭志勇黄丽玫刘汉湘罗振奎刘宏江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卫生监督所广东药学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饮水
  • 2篇直饮水系统
  • 2篇水系统
  • 2篇管道直饮水
  • 2篇管道直饮水系...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水净化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变化
  • 1篇水质变化趋势
  • 1篇水质变化趋势...
  • 1篇卫生学
  • 1篇卫生学调查
  • 1篇消毒

机构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深圳市卫生监...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珠海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黄丽玫
  • 2篇郭志勇
  • 1篇冯丽清
  • 1篇徐晓燕
  • 1篇刘宏江
  • 1篇罗振奎
  • 1篇刘汉湘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东省管道直饮水系统卫生学调查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卫生状况。方法2004年4月制作统一调查表格,分别选择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市的66、15、56、32套管道直饮水系统,对其选址与布局、净水机房卫生、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供水与管网系统、水质检测与管理进行调查;采集直饮水的原水、出水、用户龙头水样,现场检测pH值、电导率、臭氧等指标,实验室检测COD、总有机碳(TOC)、重金属、细菌总数等16项指标。结果169套管道直饮水系统中采用反渗透、纳滤、超滤水处理设备的分别占74.40%,19.05%,6.55%,采用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或臭氧和紫外线联合消毒分别占70.7%,14.7%,6.0%,8.6%。直饮水水质执行标准不统一,直饮水以每天循环2次居多,占45.8%,没有开展日检或周检验的直饮水系统达29%。直饮水中耗氧量、TOC等指标比原水显著下降(P<0.05),原水和直饮水TOC分别为2.23和0.23mg/L。用户龙头水的浊度、铅、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8.8%,99.4%,97.0%,铁、耗氧量等13个指标均合格。结论管道直饮水系统应选择适宜水处理工艺,加强水质常规检验和管理工作,其水质明显好于市政自来水。
甘日华张永慧叶兵吴智韶罗振奎黄丽玫麦永辉刘汉湘陈玉梅郭志勇李汝浪刘宏江
关键词:水净化管道直饮水系统消毒
广东省管道直饮水系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于2004-2008年,选择广东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管道直饮水系统进行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指标的净化效果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市政自来水经过净化后(直饮水)其硝酸盐、砷、氯仿、四氯化碳的去除率未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2001)的要求,耗氧量(82.55%)等指标去除率达到要求,反渗透膜脱盐率只有71.4%符合GB/T19249-2003的要求。微生物、重金属、电导率等指标在研究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而耗氧量从0.45mg/L上升至1.18 mg/L(P<0.01);浊度每月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高值为0.55 NTU,最低值为0.11NTU。不同直饮水系统的电导率、pH等特异水质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渗透设备脱盐率最高为99.1%,最低为90.7%。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市直饮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均值分别为13.3,76.6,37.9,20.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管道直饮水系统水质各不相同,耗氧量有增加趋势;浊度有变化,微生物和重金属没有变化。
甘日华叶兵李汝浪郭志勇黄丽玫冯丽清徐晓燕周志兵李海波
关键词:管道直饮水系统饮用水水质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