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51074)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翟永明王晓晨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主题

  • 3篇大众
  • 3篇小说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转型
  • 2篇生命
  • 1篇代文
  • 1篇到处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烟火
  • 1篇仪式
  • 1篇余华
  • 1篇真实意图
  • 1篇正月
  • 1篇中短篇小说
  • 1篇人间
  • 1篇人间烟火
  • 1篇人性
  • 1篇舌尖
  • 1篇身体

机构

  • 9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翟永明
  • 1篇王晓晨

传媒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混乱的失焦与重聚的微光——余华《兄弟》中的大众形象
2018年
余华的小说《兄弟》贯穿了两个不同的时代,而文本的缝隙中存在大量夹缝中生存的大众形象、边缘人物。文章从"众生"所表现出的无理混乱、人性劣根以及人性微光的闪现等三个方面渗入,通过众生狂欢的人间闹剧、蛰伏在时代中的残忍与躁动,以及隐藏在苍茫天地中的人性微光等三个主要部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分析《兄弟》中险些被人遗忘的大众形象与边缘人物,进而探索作者隐藏在人群背后的现实指向。
赵玉婷翟永明
关键词:狂欢微光真实意图
文学的“断裂”与社会转型——对1985年前后文学的反思
2014年
学界习惯以1985年为界将1980年代文学"断裂"为两个阶段,这种描述不仅包含着文学简单从反映社会到追求文学本体的艺术转变,更重要的是潜在地含有此是而彼非、高扬文学审美性而贬低文学社会性的价值判断,背后隐含着一种对全新历史时代强烈渴求的心理,是以有意排拒社会变革转型为基础。实际上,1985年前后的文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在日常世俗生活、独特的都市经验、复杂的价值观念冲突等方面,不仅聚集了社会转型期所有的斗争和分化、裂变与重合、妥协与对抗,浓缩了社会转型期一代人的精神思想和心灵状貌,而且开启了1990年代大众文化狂欢的源头,为1990年代的文学埋下伏笔,体现出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翟永明王晓晨
关键词:1980年代文学社会转型
“大众形象”:当代小说研究的一种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来看,每一个文学潮流代表性的作品中都存在着生动而丰富的"大众形象",然而以"大众形象"为视角的小说研究却少之又少。"大众形象"虽在不同时代语境的小说作品中体现出相异的涵义,但他们具有匿名性、静态性、文化逼真性等共同的特质。在文学作品中,"大众形象"主要以文本难点或者文本"顽症"的曲折方式来协助完成文本主题意义的建构,这首先在于"大众形象"身上交织着复杂的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意识。同时,"大众形象"在事件冲突所支撑起的意义场域具有一种驳杂的动态性,这也是构成"难点"与"顽症"的重要原因。"大众形象"不仅丰富地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力量的相互交叠、重合、对抗以及妥协,而且还如滤镜般折射了作家审视和反思历史现实的价值立场与基本态度,成为解读转型社会特征的另一种独特方式。
翟永明
通往“善”的彼岸的殊途同归——“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对比研究
2016年
现代以来作家对乡村独特性的书写散发着浓郁的思乡情结,五四文人和京派文人对故乡的深切回望让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乡土小说"的长河中,因选取与现代文明对照的角度的不同,以及作家自身文学观的差别,"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然而在叩问现实之后,究其根本,其二者的文学宗旨最终都指向了对人性"善"的呼唤,对生活回归自然秩序的期盼。本文以"善"为考究的关键点,分析比较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的异同。
林佳娇
关键词:人性
神话与“反神化”的大众——李锐《人间》中的大众形象与社会转型被引量:3
2014年
李锐的小说《人间》是对神话的重述,其中的大众形象构成了情节的主要动力和意义的基本支撑点。小说中大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异类"的排斥和攻击,并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法海是《人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由于他身份的不断游移,不仅使大众群体的形象特征更为立体,而且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群体微妙的关系。《人间》是李锐向传统神话的致敬,但其中更融入了李锐的个人体验、关于文革的反思以及对当下市场消费为主潮的大众社会的警醒。
翟永明
关键词:神话社会转型
以“人”为核心的表达——李锐小说创作综论
2017年
李锐的小说创作一直强调以"人"的表达为核心,自觉甚至偏执地表现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李锐所秉持的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人性观,是一种注重人的生存需要、强调人性的自然本性、竭力去除种种遮蔽、张扬人的生命力的人道主义,其间透露出对个体生命的呵护与关怀。但是,李锐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将人还原为动物,张扬愚昧的反智主义,这是因为他的小说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生活,其中蕴含着一种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哲性提升。
翟永明
关键词:自然本性个体生命
“到处人间烟火”——迟子建中短篇小说论
2015年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始终扎根于富于生命力的日常生活,这使得那些平凡人的生活被推到小说舞台的聚光灯下,并且日常的琐碎与生动消融了僵硬理性带来的规训力量。生命之痛在迟子建的小说中绵密而刺目地存在着,但她利用出色的"控制",用希望和光明稀释了这些令人窒息的伤痛,这种朴素自然的苦难叙事在20世纪文学史中独树一帜。在迟子建小说中存在着诸多如放河灯、洗澡、葬礼、渔汛等仪式的描写,这是东北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仪式承载着象征的功能,具有修辞意义,不仅表达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情感,而且还包含了迟子建对于死亡及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翟永明
关键词:朴素仪式
历史变革中的褶皱与暗影——贾平凹《腊月·正月》中的大众形象分析
2015年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明显带有配合主流意识形态、图解国家农村新政策的功利性写作动机,但作品中也存在着没有被显明主题收编、吸纳和利用处于"无名状态"的叙事线索,这些没有被宏大历史主题消费殆尽的部分正是作品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大众形象。从人与土地的关系来看,《腊月·正月》中的大众被塑造成一种短视而愚昧的保守性力量。和平时代的大众群像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只以看客的形式围观当时的农村经济改革,体现出大众对于改革的"隔膜",并进而折射出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困境以及限度。
翟永明
关键词:经济改革
舌尖上的世俗与革命——陆文夫《美食家》中的大众形象分析
2014年
陆文夫的《美食家》通过描写各具形态的市井民众,反映了1980年代社会转型中世俗化观念建立的曲折,折射了上世纪80年初社会转型历史的丰富性与驳杂性:革命与世俗相互纠缠,最终却沉落于世俗的泥沼,以"平等""高尚"为名的对多元趣味的统一合并与尊重差异允许各阶层有自由选择空间构成了革命与味觉的奇妙辩证,嗜好美味的天性遭到革命、政治、文化观念的收编与规训,其实质是对身体本身的贬抑,而对于身体自然感觉的强调,正是社会走向"世俗化"的前奏。
翟永明
关键词:陆文夫《美食家》世俗身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