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02)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倪卓刘丽双李丹陈展明陈浩华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子墨水
  • 3篇微胶囊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蛋白激酶C活...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十八胺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紫癜
  • 1篇细胞
  • 1篇可溶性
  • 1篇活性
  • 1篇激酶
  • 1篇急性
  • 1篇急性特发性血...

机构

  • 4篇深圳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倪卓
  • 2篇李丹
  • 2篇刘丽双
  • 2篇陈展明
  • 1篇刘波
  • 1篇廖传东
  • 1篇王智勇
  • 1篇李岚
  • 1篇伍昌林
  • 1篇薛俭成
  • 1篇偰正才
  • 1篇陈辉
  • 1篇陈浩华
  • 1篇钟玉莲

传媒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柔板显示器蓝色电泳液的制备和表征
2009年
电子墨水是制备柔板显示器的核心功能材料。以十八胺化学修饰的酞菁蓝为电泳颗粒,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和乙苯为分散介质,通过电泳液组分正交设计实验,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采用红外光谱、粒度分布、电泳实验和显微镜技术对酞菁蓝BGS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电泳液构成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十八胺化学修饰酞菁蓝BGS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所制备的蓝色电泳显示液在110V/mm电场下实现了灵敏的电场响应。
倪卓陈辉陈展明
关键词:电子墨水十八胺
一种蓝色电泳液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十八胺对酞青蓝BGS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显示液.用该电泳液作囊芯,以尿素和甲醛进行界面反应形成囊壁,制备了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讨论了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条件等对微胶囊形貌与物理性质的影响.所制备微胶囊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平均粒径为100μm,包覆率达89%.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和电泳实验等方法,研究微胶囊结构及电场响应,蓝色电泳液微胶囊在电场作用下具有明显可逆移动响应.
倪卓刘丽双李丹
关键词:电子墨水微胶囊
永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2009年
采用十八胺对永固红F5R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以此电泳液为囊芯,脲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一种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投料比、合成温度、酸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合成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微胶囊形貌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强度较好,包覆率达到82%,囊芯含量达到76%。永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电场响应行为,可以作为柔板显示器的功能材料。
倪卓李丹钟玉莲刘丽双陈展明
关键词:电子墨水微胶囊
一种绿色电泳液及其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十八胺改性酞菁绿G形成电泳颗粒,以四氯乙烯和1,2-二溴乙烷的复配液为分散介质,Span-80和CH-6超分散剂为稳定剂,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显示液.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技术、粒径分布、紫外光谱和电泳实验,对绿色电子墨水电泳液的化学结构、分散稳定性、粒径分布和电场响应时间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化学修饰的酞菁绿G颗粒带负电荷,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所制备的绿色电泳液在直流电场下有响应行为.
倪卓刘波廖传东陈浩华偰正才王智勇
关键词:微胶囊
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在急性ITP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蛋白激酶C(protein kinese C,PKC)的活性变化及其与T细胞活化和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关系。方法无菌采集30例急性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富集柱法分离纯化T细胞,非同位素标记法检测T细胞PKC的活性,ELISA法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sIL-2R的表达,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的减少程度。结果急性ITP患者T细胞PKC的活性(0.94±0.23)nmol-1.min-1.ml-1高于正常对照(0.50±0.17)nmol-1.min-1.ml-1,差异有显著性(P<0.05),sIL-2R的表达(U/ml)以患者组(528±124)高于正常组(296±57),差异有显著性(P<0.05),PKC的活性变化与sIL-2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25,P<0.05),与血小板计数成显著负相关(r=-0.8107,P<0.05)。结论急性ITP患者外周血PKC活性增强可能导致T细胞活化,活性T细胞增多可能引起患者血小板的损伤,提示PKC信号传导在急性ITP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薛俭成伍昌林李岚
关键词: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细胞蛋白激酶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