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623905)

作品数:40 被引量:134H指数:6
相关作者:李世普闫玉华万涛殷义霞张秀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裕元医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3篇壳聚糖
  • 5篇微球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原代培养
  • 4篇生物相容
  • 4篇生物相容性
  • 3篇嗅鞘细胞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3篇神经再生
  • 3篇亲和
  • 3篇亲和性
  • 3篇周围神经
  • 3篇自组装
  • 3篇细胞亲和性
  • 3篇降解
  • 2篇导电
  • 2篇多孔

机构

  • 27篇武汉理工大学
  • 15篇清华大学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武汉市黄陂区...

作者

  • 25篇李世普
  • 12篇闫玉华
  • 10篇万涛
  • 8篇殷义霞
  • 6篇公衍道
  • 6篇张秀芳
  • 5篇严琼姣
  • 5篇王晨
  • 5篇昝青峰
  • 5篇徐海星
  • 5篇袁琳
  • 5篇董利民
  • 4篇王永红
  • 4篇万志涛
  • 4篇严琼娇
  • 4篇赵南明
  • 4篇敖强
  • 4篇田杰谟
  • 3篇黄继锋
  • 3篇征华勇

传媒

  • 15篇武汉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5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17篇2007
  • 4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BV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在磷酸钙骨水泥中添加一定量的PHBV微球来制备在初期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后随着PHBV微球的降解,在磷酸钙骨水泥基体中形成三维孔隙结构的PHBV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选用的骨水泥的固相成分以α-TCP为主,液相成分为NaH_2PO_4/Na_2HPO_4、KH_2PO_4/K_2HPO_4缓冲溶液,PHBV微球直径为100μm~300μm,主要研究不同的固化液,固液比以及PHBV微球添加量对PHBV/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制备出凝固时间在15min~30min,具备一定可注射性,抗压强度达到10MPa~30 MPa的PHBV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最终制备的PHBV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能够满足骨修复材料的要求。
刘海兰董利民王晨昝青峰田杰谟
关键词:骨水泥复合材料
仿生多层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对兔骨缺损的修复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仿生多层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及其结合自体骨髓后对兔腓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清华大学生物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2只,材料植入组4只,材料+骨髓植入组4只。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为基础材料,制备仿生多层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在兔腓骨造成5mm的缺损,分别旷置缝合(阴性对照组),植入仿生多层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植入组),以及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仿生多层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骨髓植入组)。分别在术后8周和12周,X射线检测缺损部位的钙化情况。麻醉处死动物前10d和3d注射四环素(25mg/kg),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四环素荧光检测和VonKossa染色,检测实验动物骨缺损部位新生骨钙化情况。脱钙骨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缺损部位的骨修复情况。结果:纳入兔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8周时,X射线检测显示阴性对照组缺损部位无明显钙化,材料植入组和材料+骨髓植入组均有钙化。术后12周时,阴性对照组缺损部位大部分仍无明显钙化,材料植入组和材料+骨髓植入组钙化明显,材料+骨髓植入组钙化更完全。②不脱钙骨切片VonKossa染色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骨缺损处充满纤维组织,并有少量肌肉组织压迫侵入,无明显的钙化区。材料植入组兔的骨缺损的中心区域,出现染成黑色的钙化区,中间夹杂着中性红复染的组织细胞。材料+骨髓植入组兔的骨缺损部位的中心呈现多个“钙化岛”,成骨更加完全。③不脱钙骨切片四环素荧光检测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两个断端之间未见钙化荧光出现,材料植入组材料的中心有零星的小片钙化区域,材料+骨髓植入组缺损部位的中心有许多的“
孔丽君敖强王爱军龚锴王曦公衍道赵南明张秀芳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骨再生骨髓仿生
PNGF复合材料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性能被引量:9
2010年
应用自行设计的RGD接枝的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复合聚乳酸、β-磷酸三钙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缓释材料(PNGF)。在体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对NGF的释放量进行检测,并应用PC-12细胞培养法检测NGF活性。结果显示,NGF能够持续释放达到30 d,且保留80%以上的比活性,第26 d释放的NGF依然能够显著提高PC-12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存活。
万志涛殷义霞王永红严琼姣袁琳李世普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缓释ELISAPC-12细胞
壳聚糖交联特性对壳聚糖/β-TCP微球成球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反相乳液悬浮法制备壳聚糖/β-TCP复合微球,在乳化前通过向壳聚糖/β-TCP溶液中加入戊二醛溶液的方法引入初交联工艺,目的在于提高复合微球的交联强度。通过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发现,加入交联剂后,壳聚糖溶液的粘度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后形成凝胶。根据所需微球的形貌及球径要求选择适当粘度的壳聚糖/β-TCP溶液作为水相进行乳化.结合所制备微球的形貌特点发现,在加入3m10.5%(质量分数,下同)的戊二醛溶液,初交联时间为10min时,制得的微球形貌最佳,其球径在100~450μm范围内且分布均匀。
昝青峰成鹏李兆新王晨董利民田杰谟
关键词:壳聚糖Β-TCP微球交联
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08年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GD接枝量为6.9~14.3μmol/g;PRGD膜和聚乳酸(PLA)膜的水接触角分别为43.63°和62.45°;PRGD膜表面黏附的嗅鞘细胞较PLA组活性高,细胞密度大,生长状态好。PRGD较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严琼姣李世普殷义霞李娟
关键词:RGD细胞亲和性
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细胞亲和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将成骨前体细胞株MC3T3-E1,分别接种于含10%壳聚糖微球的复合材料和磷酸钙骨水泥基体上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值情况,通过对碱性磷酸酶活性ALP的测定,表征前成骨细胞向成熟成骨细胞的分化状况,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增值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在含10%壳聚糖微球的复合材料表面增殖、分化能力更强,表现出了比磷酸钙骨水泥基体材料更好的细胞亲和性。
董利民王晨李兆新昝青峰刘锐田杰谟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细胞亲和性
磷酸钙基组织工程化多孔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以β-磷酸三钙(β-TCP)和壳聚糖(CS)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悬浮法制备出β-TCP/CS复合微球,并经1150℃条件下烧结,得到主要成分为β-TCP的无机微球。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经烧结后微球相成分主要为β-TCP,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貌表明微球成球性好、表面粗糙,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微球粒径主要分布在150~450μm。生物实验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成鹏王晨昝青峰董利民田杰谟
关键词:Β-磷酸三钙微球骨组织工程
壳聚糖-L-乳酸复合不对称膜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9
2007年
对不使用任何化学引发剂在真空下使壳聚糖与L-乳酸接枝共聚进行研究,结合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一种用于周围神经再生的复合不对称膜材料。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等进行表征。研究复合不对称膜在磷酸缓冲溶液(pH=7.4)中的溶胀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不对称膜具有较好的接枝效果;具有内层致密,外层疏松、排列整齐的多孔结构,孔径约100μm;复合不对称膜的玻璃转变温度为192.982℃;溶涨率为接枝前的1/2到1/6;复合不对称膜的力学性能随L-乳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变化而变化,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断裂伸长率等先升后降,当L-乳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时,具有最大值。
徐海星闫玉华万涛李世普
关键词:壳聚糖L-乳酸
氯乙酸溶剂法合成聚羟基乙酸被引量:10
2006年
以氯乙酸为原料,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乙胺的作用下,溶剂为丙酮,加热温度为65℃,在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乙酸(PG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的聚羟基乙酸进行表征,并在与乙醇酸直接缩合法和乙交酯开环聚合二步法等合成方法的比较中,得出氯乙酸溶剂法合成聚羟基乙酸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合成PGA的成本。
于娟万涛李世普
关键词:聚羟基乙酸氯乙酸乙醇酸
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被引量:6
2006年
以聚乳酸(PDLLA)为基材、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添加剂、加入免疫抑制剂FK506,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通过观察复合导管在磷酸缓冲溶液中降解时pH值变化、质量损耗及材料微观形貌,研究了该复合导管的体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改善聚乳酸降解的酸性问题并提高其力学强度。免疫抑制剂FK506的加入对导管材料的降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
陈蕾闫玉华万涛李世普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FK506神经导管降解性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