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578)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齐静吴飞云秦斌王德杭徐青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4篇骨骼肌
  • 4篇磁共振磷谱
  • 2篇代谢
  • 2篇正常人
  • 2篇能量代谢
  • 2篇常人
  • 1篇动态监测
  • 1篇短跑
  • 1篇短跑运动
  • 1篇短跑运动员
  • 1篇氧化磷
  • 1篇氧化磷酸化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运动员
  • 1篇在体
  • 1篇在体研究
  • 1篇脂肪
  • 1篇脂肪变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齐静
  • 4篇秦斌
  • 4篇吴飞云
  • 3篇徐青
  • 2篇徐化凤
  • 2篇王德杭
  • 1篇陈婷
  • 1篇刘许慧
  • 1篇陆永刚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磁共振动态磷谱对正常人骨骼肌运动状态功能的定量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用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31P-MRS)无创性在体评价骨骼肌的功能。资料与方法对10名成年人和6名青少年受试者骨骼肌进行动态31P-MRS分析,对磷酸单酯(PME)、无机磷(Pi)、磷酸二酯(PDE)、磷酸肌酸(CP)、γ-ATP、α-ATP和β-ATP进行半绝对定量分析,同时计算二磷酸腺苷(ADP)和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潜能(PP)以及细胞内镁离子的浓度。分析在静息期、运动期和恢复期两组受试者能量代谢特点及肌肉做功效率。结果肌肉运动时CP和PP含量明显降低,Pi、Pi/CP和ADP升高,而ATP维持恒定。青少年肌细胞内ATP明显高于成人,而CP和PP含量相似,动态变化趋势相同。成人做功较多,但肌肉的效率与青少年组相同。结论动态磷谱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骨骼肌不同运动状态能量代谢特点,为肌肉的功能影像学提供客观信息。
齐静王德杭徐青吴飞云
关键词:磁共振磷谱功能影像学骨骼肌
肌肉^(31)P-MRS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定量研究人体组织细胞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方法。磁共振磷谱(31P-MRS)可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高能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是在体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有力工具。动态磷谱技术可测量肌肉在静息状态、收缩过程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变化,评价骨骼肌做功时的能量的转换效率,实现对线粒体功能的无创性评价。本文将对肌肉磷谱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尤其侧重于动态磷谱的应用,为以后利用磷谱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
秦斌齐静
关键词:骨骼肌氧化磷酸化能量代谢
3.0T磁共振磷谱对短跑运动员骨骼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3.0T磁共振磷谱(31P-MRS)技术分析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骨骼肌能量代谢特点。方法:对14名短跑运动员和16名普通志愿者的股四头肌进行31P-MRS采集,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β-ATP的定量分析,同时计算二磷酸腺苷(ADP)和细胞内pH值,比较两组受试者与能量代谢相关化合物的含量差异。结果:运动员组骨骼肌的PCr、ATP含量高于普通志愿者组,pH值略低于普通志愿者组。ADP等其他含磷化合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ATP及PCr明显高于非运动员,31P-MRS能够定量分析骨骼肌的能量代谢特点,对评价体育运动中科学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
秦斌徐化凤陈婷吴飞云齐静
关键词:短跑运动员磁共振磷谱骨骼肌能量代谢
3T动态磁共振磷谱对正常人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在体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运用3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31P-MRS)在体评价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情况。方法:对20名正常人受试者骨骼肌进行动态31P-MRS采集,后期利用Matlab软件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化合物的峰下面积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计算在静止期,运动末期及数个恢复期骨骼肌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同时计算二磷酸腺苷(ADP)和细胞内PH值,评价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对研究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价值。结果:肌肉运动时PCr含量明显降低,Pi、Pi/PCr和ADP升高,恢复期各含磷化合物含量逐渐恢复至静息水平。结论:3T高场强动态磷谱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骨骼肌线粒体功能,为肌肉的功能影像学提供客观证据,为以后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提供了理想的方法。
秦斌吴飞云刘许慧陆永刚齐静
关键词:磁共振磷谱骨骼肌线粒体功能
^1H-MRS动态监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监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脏脂肪含量变化的可行性及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在GE1.5T磁共振仪上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加呼吸门控技术,对30例乳腺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3、6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肝脏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采用jMRUI软件包测定水峰和脂质峰峰下面积,计算肝细胞内相对脂肪含量。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随着疗程的进展,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其中21例化疗前即出现脂峰,肝脏平均脂肪含量在化疗前为(5.59±4.86)%,3个疗程结束后为(8.79±6.02)%,6个疗程结束后为(15.81±10.73)%,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另外5例化疗前无脂峰出现,随疗程的进展出现脂峰。有4例在整个化疗过程中肝脏的脂肪含量无变化(无明显脂峰的出现,仅有水峰出现)。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可以无创动态监测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发现化疗相关的肝脏损害。
徐化凤齐静秦斌徐青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肝脏脂肪变性乳腺癌化疗
校正灌注因素后实际扩散系数评价肌炎不同病理阶段的扩散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计算校正灌注因素后的实际扩散系数(D)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定量分析肌炎不同病理阶段的组织特征。资料与方法对8名健康志愿者和10例肌炎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DWI),采用22个扩散敏感梯度进行扫描。用双指数函数拟合方法计算D、灌注体积分数(f)及灌注系数(D*)。同时用单指数函数方法计算ADC值。对正常肌肉、肌肉炎性病变、肌肉脂肪浸润和正常皮下脂肪等组织的扩散特点和微循环灌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肌肉、皮下脂肪、肌肉炎性改变及脂肪浸润等各组织的ADC值均高于D值。正常肌肉的ADC、D、f和D*值分别为(1.62±0.14)×10-3mm2/s、(1.44±0.10)×10-3mm2/s、0.11±0.07和(19.4±12.12)×10-3mm2/s。肌肉炎性病变的D和ADC值均高于正常肌肉;肌肉脂肪浸润的D低于正常肌肉,明显高于皮下脂肪,肌肉脂肪浸润的ADC值虽低于正常肌肉,但与皮下脂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肉炎性病变的f值较小,与病理所示血管床密度减低一致;肌肉脂肪浸润的f值低于皮下脂肪,同时其D*低于正常肌肉和皮下脂肪。结论DWI可定量评价肌炎不同病理阶段的组织特征,使得MRI对疾病的研究从形态学上升到病理生理学水平。校正灌注因素后的D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组织的扩散特征。
齐静王德杭吴飞云徐青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肌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