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548)

作品数:23 被引量:150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兴强阎斌伦叶建生马甡曹梅更多>>
相关机构:淮海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对虾
  • 8篇养殖
  • 6篇凡纳滨对虾
  • 5篇盐度
  • 5篇中国明对虾
  • 5篇草药
  • 5篇存活
  • 4篇中草药
  • 3篇对虾养殖
  • 3篇药制剂
  • 3篇制剂
  • 3篇中草药制剂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虾养殖
  • 3篇免疫
  • 2篇对虾养殖业
  • 2篇养殖技术
  • 2篇野马追
  • 2篇生化组成

机构

  • 19篇淮海工学院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江苏农牧科技...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淮安市康达饲...
  • 1篇赣榆县海洋渔...

作者

  • 19篇王兴强
  • 18篇阎斌伦
  • 15篇叶建生
  • 14篇马甡
  • 5篇曹梅
  • 3篇何执中
  • 2篇谭洪新
  • 2篇张海波
  • 2篇吴嘉敏
  • 1篇熊良伟
  • 1篇郑伟
  • 1篇苏跃朋
  • 1篇张庆起
  • 1篇李士虎
  • 1篇陈华新
  • 1篇董志国
  • 1篇姜滢
  • 1篇董双林
  • 1篇秦松

传媒

  • 4篇海洋科学
  • 3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水产科学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渔业经济研究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投喂蝇蛆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在试验生态水槽系统内,研究蝇蛆在日粮中不同配比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蝇蛆在日粮中的所占比例设计了5个梯度组合,经过35d投喂,对虾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升高,对虾肌肉水解氨基酸的总量及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增加;在配合饲料中混合投喂3/8以上的蝇蛆可显著提高中国明对虾幼虾的生长速率(P<0.05)。对虾肌肉中∑n-3HU-FA、∑n-6HUFA的相对含量随着蝇蛆投喂量的增加而增加,蝇蛆投喂组的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C22∶6n-3/C18∶2n-6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蝇蛆投喂量的增加比值增加。
郑伟董志国王兴强曹梅阎斌伦李士虎
关键词:蝇蛆中国明对虾氨基酸脂肪酸
盐度和草药野马追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经5周饲养,研究了盐度(10、30)和草药野马追(0、0.1%、0.2%、0.4%、0.8%、1.6%、3.2%)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野马追及盐度和野马追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明对虾的终末质量、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饲料系数。在2个盐度水平,随饲料中野马追添加量的升高,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最大值后,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随着野马追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而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达到最小值后,然后上升。
王兴强叶建生何执中马甡阎斌伦
关键词:盐度野马追中国明对虾
养殖密度和水温对沙塘鳢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养殖密度和水温对沙塘鳢生长的影响,分别设置20、40、60、80、100尾/m35个养殖密度和18、22、26、30℃及自然水温5个温度处理,3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和水温对沙塘鳢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沙塘鳢存活率、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饵料系数随养殖密度增大呈上升趋势,其中20尾/m3生长最快,40尾/m3组经济效益最佳;随着水温的升高,沙塘鳢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6℃水温处理组生长最快。
叶建生
关键词:沙塘鳢水温日增重特定生长率
脊尾白虾对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研究了不同饲料粗蛋白水平(52.59%,45.67%,38.91%,32.39%,26.60%)和粗脂肪水平(3.07%,5.03%,8.02%,10.96%,13.95%)对脊尾白虾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在饲料粗蛋白45.05%、粗脂肪8.67%达到最大值,且随着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继续增加,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
曹梅王兴强阎斌伦张庆起
关键词:脊尾白虾蛋白质脂肪
塑料增塑剂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在助溶剂Tween20的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DMP、DEP、DBP和DOP水平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24h、48h、72h和96h的LC50分别为40.33、35.29、25.48、19.14mg·L-1,30.52、23.45、16.96、15.38mg·L-1,7.51、6.97、6.57、6.06mg·L-1和6.85、5.87、5.01、4.47mg·L-1;DMP、DEP、DBP和DOP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随塑料增塑剂碳链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1、4.15、1.80和1.29mg·L-1.90d慢性毒性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蛋白含量、血清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以对照组和0.0400mg·L-1助溶剂Tween20处理组最高,而且显著高于1/100倍DMP、DEP、DBP和DOP安全浓度处理组(p<0.05).
王兴强曹梅阎斌伦马甡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塑料增塑剂存活免疫
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0%,1%,2%,4%)的中草药制剂,制成4种试验饲料。采用连续投喂的方法,饲喂对虾40 d,分别测定了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中草药制剂的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2%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中草药制剂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肠中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胰脏中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大于中肠(P<0.05);肝胰脏和中肠中脂肪酶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高于中肠(P<0.05)。试验表明:2%的添加量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提高消化酶活性。
叶建生马甡王兴强阎斌伦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中草药制剂消化酶活性
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氯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6.40%和12.80%)对体湿质量为1.041~1.104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3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钠显著地影响对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换效率,而对摄食量和吸收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在0.80%氯化钠水平,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3.20%,6.40%和12.80%氯化钠水平,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
王兴强马甡董双林阎斌伦
关键词:氯化钠存活
虾类营养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对虾广泛发病和大量死亡是全球虾类养殖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由于疾病的困扰,使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对虾养殖受到严重制约,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通过营养免疫学的手段控制虾病成为全球研究热点。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对虾类的营养免疫学研究空前高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从免疫指标和抗病力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虾类营养免疫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虾类营养免疫学今后的研究方向。
叶建生马甡王兴强阎斌伦
关键词:虾类免疫指标抗病力
溶菌酶和抗菌肽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张海波吴嘉敏谭洪新王兴强阎斌伦
关键词:对虾养殖业抗菌肽溶菌酶水质污染先天免疫
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1
2008年
研究了盐度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突变组(30~27、30~24、30~21、30~18和30~15)血细胞内O2-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酚氧化酶(PO)活力升高,盐度突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突变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盐度突变组(P<0.05)。
叶建生王兴强马甡阎斌伦
关键词:盐度突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