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30030)
- 作品数:7 被引量:151H指数:6
- 相关作者:季军远王向东周渝生李福德瞿建国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高效降氰真菌的分离筛选及降氰条件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从电镀废水、含氰污泥及电镀车间渡槽液中分离筛选出三株高效降氰真菌,并对其中Fw菌株氰化物降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降氰条件为温度20 ̄30℃、pH5 ̄7、摇床转数100 ̄180r/min、接种量6% ̄20%。在最佳降氰条件下,Fw菌株降氰率达到95%以上,剩余氰化物质量浓度低于1mg/L。该菌株可以直接利用CN-作为碳源和氮源,并且在培养基中不外加碳源和氮源时,氰化物剩余质量浓度分别为0.25mg/L和0.49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利用真菌处理含氰废水的依据。
- 季军远王向东李福德曾媛乔勇
- 关键词:氰化物
- 六价铬还原细菌Bacillus cereus S5.4还原机理及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从宝钢电镀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六价铬还原细菌Bacillus cereus S5.4,在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72 h完全还原2 mmol/LCr^6+.测定该菌株六价铬还原后细胞内外六价铬和总铬浓度,检测细胞各组分六价铬还原能力,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六价铬还原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的细胞壁膜能阻止六价铬进入细胞,是六价铬发生还原的主要场所,其通透性的改变将影响六价铬还原酶的作用;该菌株六价铬还原酶为非分泌型,在细菌细胞内侧发生作用.测定六价铬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其最适温度范围25-37℃,最适pH 7,Cu^2+有增强六价铬还原酶活性的作用;在37℃,该菌株六价铬还原酶Km为125.61μmol/L,Vmax为7.68 nmol/(min·mg).
- 肖伟王磊李倬锴张思维任大明
- 关键词:六价铬还原酶
- 无铬钝化技术研究的进展被引量:57
- 2003年
- 评述了文献报道和各种不同的无铬钝化工艺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目前还没有一种无铬钝化工艺能够完全代替铬酸盐钝化工艺 ,某些无铬钝化工艺在某些方面已经与铬酸盐钝化相当 ,但其市场前景。
- 周渝生
- 关键词:无铬钝化铬酸盐钝化表面处理
- 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硫化亚铁被引量:11
- 2003年
- 采用硫代乙酰胺(TAA)和硫酸亚铁铵(AISH)为主要原料成功地合成出了纳米FeS微晶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动态光散射分析(DLS)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所制备的样品为均匀纳米晶体,外表呈细丝状,单分散性良好,细丝长度在55~70nm之间,长度与宽度的平均比值为20.合成体系的浓度对产物性质影响较大,而pH和温度影响相对较小,适量柠檬酸三钠起着抑制副反应发生和控制粒径增大作用.
- 陈凡励亮孙晓宇乐英红胡建华
- 关键词:均相沉淀纳米晶体FES
- 一种硫酸盐还原菌的亚硫酸盐还原酶基因(dsr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微生物.从一种具有还原六价金属铬能力的复合硫酸盐还原菌SRBⅢ中克隆了它的亚硫酸盐还原酶A亚基的完整基因.该序列带有亚硫酸盐还原酶 亚硝酸盐还原酶中保守的CX5CXNCX3C的序列.与已报道的同类基因相比,该基因与脱硫脱硫弧菌(Essex6株)的异化型亚硫酸盐还原菌最为接近,核苷酸序列的同一性为89%,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约为94%.
- 李亚萍钟江
-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
- 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进展被引量:20
- 2004年
- 综述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中所用的菌种及不同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氰化物的降解方式和在含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方向。
- 季军远王向东李昕李福德
- 关键词:氰化物生物降解废水处理
- 硫酸盐还原菌还原Cr(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 2005年
-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几株抗Cr(Ⅵ)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能在含800 mg/L Cr(Ⅵ)的培养基中生长,其中2-S-8菌株在含75 mg/L Cr(Ⅵ)的培养基中生长36 h后,培养液中的Cr (Ⅵ)已全部消失.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脱硫弧菌.试验结果表明:高毒的Cr(Ⅵ)可被SRB还原成为低毒的Cr(Ⅲ),SRB对Cr(Ⅵ)的还原与SO42-还原作用密切相关,主要是由SRB的代谢作用所产生的还原性产物(S2-)来完成.
- 瞿建国申如香徐伯兴李福德
-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生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