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09500)

作品数:65 被引量:873H指数:17
相关作者:朱维耀宋洪庆王明王红军汪泽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气藏
  • 16篇低渗
  • 13篇低渗透
  • 13篇渗流
  • 11篇盆地
  • 8篇山岩
  • 8篇火山
  • 8篇火山岩
  • 7篇非均质
  • 7篇储层
  • 6篇压力梯度
  • 6篇油藏
  • 6篇核磁
  • 6篇核磁共振
  • 6篇成藏
  • 6篇磁共振
  • 6篇达西
  • 5篇动压力
  • 5篇油气
  • 5篇数学模型

机构

  • 4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吐哈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17篇朱维耀
  • 12篇宋洪庆
  • 9篇王明
  • 6篇王红军
  • 5篇李霞
  • 5篇郭和坤
  • 5篇王铜山
  • 5篇杨正明
  • 5篇汪泽成
  • 4篇孟仟祥
  • 4篇房嬛
  • 4篇耿安松
  • 4篇周宇
  • 4篇孙敏卓
  • 4篇魏国齐
  • 4篇徐茵
  • 3篇卞从胜
  • 3篇张玉广
  • 3篇许进进
  • 3篇徐兆辉

传媒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沉积学报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岩土力学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Scienc...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Scienc...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7篇2012
  • 15篇2011
  • 4篇2010
  • 22篇2009
  • 15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现状与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16
2012年
川中地区是目前须家河组已发现的储量集中区,由于气源的不充分性导致气藏含水饱和度高,规模经济开发难度偏大。在成藏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评价认为须家河组下一步勘探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川中西部的金华—蓬溪地区须二和须四段,以及川西北部的剑阁—柘坝场地区须三段,这些区域气源灶发育,生气强度大,储层保持较好,且构造和裂缝发育,多口高产气井和规模储量的发现表明其成藏潜力巨大,将成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
卞从胜王红军汪泽成徐兆辉
关键词:资源潜力致密砂岩气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两相渗流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依据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不同流动区域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反映压裂开采过程物理本质的三区模型,推导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基质非达西渗流、椭圆渗流和裂缝非线性流动的三区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裂缝越长,累积产量越高,含水率增加越快;裂缝的导流能力越低,其累积产量越小,含水率也越小,随着导流能力的增加,累积产量的增加幅度变小;注水井排与裂缝的夹角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井排距对产量影响明显,对压裂井应采取较大的井排距。
王明朱维耀李继山刘合宋洪庆
关键词:低渗透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源岩和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饱和烃馏分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对吐哈盆地煤系地层中下侏罗统煤岩、炭质泥岩、原油饱和烃组分的有机组分分析,获得以下认识:具有共同的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γ-羽扇烷、异降松香烷、C24-四环二萜烷、高丰度C29甾烷,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高等植物母质来源。较高Pr/Ph比值、以及γ-蜡烷相对丰度很低等指示环境的参数具有一致性,说明它们的早期沉积环境相同,都是水质偏淡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甾烷异构化参数C29-ββ/(ββ+αα)在研究的低演化煤岩及炭质泥岩(Ro:0.47~0.53)中显示明显的高比值(0.294~0.489),显示岩样在成岩过程中曾遭受过比较强烈的微生物作用,因此,煤岩早期的微生物作用可能是煤系地层早期生烃的动因。
房嬛孟仟祥孙敏卓王作栋李玉梅徐茵
关键词:原油生物标志物
迫使碳酸盐岩油气藏裂缝向下延伸的酸压技术被引量:5
2012年
碳酸盐岩油气藏非均质性强,受钻井工艺和地质条件的限制,井眼距下部储集体较远时,常规酸压工艺难以沟通下方的储集体。从人工隔层控制裂缝延伸方向机理出发,提出上浮转向剂形成人工高阻隔层迫使酸压裂缝在纵向上向下延伸的思路,研发了一种超低密度耐高温高承压的特殊上浮转向剂TBA,其密度为0.37 g/cm3,承压140 MPa,260℃高温下稳定,并对上浮转向剂TBA进行了上浮规律研究,使用数模的方法对上浮转向剂TBA的上浮时间、用量进行优化,获取了有效迫使裂缝向下定向酸压控制参数,使裂缝尽可能向下延伸沟通储集体。该技术已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进行了4口井酸压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周福建汪道兵伊向艺刘雄飞张福祥石阳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气藏酸压
致密气藏束缚水分布规律及含气饱和度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油气藏储层含气(油)饱和度是储量计算、储层评价及制定合理开发方案的关键参数之一.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孔喉细微、毛管力和束缚水饱和度较高的特点,经气水离心实验优选认为,2.07 MPa是致密砂岩气藏岩样的合适离心力,传统使用的0.69 MPa及适合于低渗油藏的1.38 MPa离心力均不适用于致密气藏.结合毛管压力方程,计算得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有效渗流喉道半径下限为0.07μm.结合低磁场核磁共振弛豫谱技术,发现致密气藏束缚水并不完全分布在微孔隙中,被小喉道所控制的较大孔隙中仍含有约16.39%的束缚水,这与该类储层喉道半径较小、孔喉半径较大有关.与密闭取心岩样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优选离心力2.07 MPa的离心实验结果与气藏原始状态束缚水分布规律及原始含气饱和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致密气藏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初始含气饱和度仅为26.76%.
孙军昌杨正明唐立根晏军
关键词:油气藏开发致密砂岩气藏含气饱和度束缚水孔隙结构
葡南扶余油层非达西渗流有效驱动理论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模拟研究注水井、油井间驱替半径和合理井距。在室内实验和低渗透非线性渗流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反映真实的低速非达西流动全过程的渗流数学模型和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有效驱动理论,以及压裂条件下有效驱动半径为核心的特低渗透条件下有效动用理论公式,推导出了低渗透油层驱替压力预测方法的新公式。并以扶杨油层试验区333区块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葡333区块合理注采压差界限,该计算结果并得到了试验和矿厂动态数据的证实。
麻成斗朱维耀姜福聪宋洪庆王明
关键词:特低渗透数学模型
基于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变化的参数反演数学模型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一般只能代表岩心或者井底周围附近地带情况,既不能描述油藏参数区域性非均质分布特点,也不能充分反映非均质油藏里流体的实际流动状态.基于储层渗透率的7种不同非均质构型,在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构造二维单相反演渗透率非均质变化分布的算法,以实现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构型分布参数.数值算例表明,验证算法可行,精度可信.
刘今子朱维耀张伟龙运前岳明
关键词: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压力梯度
开发技术对气藏阶段采收率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气藏开发阶段采收率与最终采收率密切相关。为了分析气藏生产井数、地层压降、采气速度、产量等开发技术因素对阶段采收率的影响,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各种因素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不同因素对气藏阶段采收率的影响。在气藏开发过程中,开发技术对气藏阶段采收率的影响比较复杂,适合运用灰色理论进行分析。该文选择无量纲化后具有保序效应的灰色斜率关联度计算方法求解关联度,排出关联序,确定主次影响因素。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对气藏阶段采收率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简便、对数据分布类型及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无特殊要求,其分析结果可为优化气藏开发技术、实现气藏的高效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杨茜茜李相方吴琼
关键词:气藏开发阶段采收率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大庆敖南特低渗油层非达西渗流压裂水平井优化技术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反映特低渗透油层基质-裂缝-水平井耦合流动的非达西渗流规律,完善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方法,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对大庆敖南油田压裂水平井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分布、水平井长度、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等对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揭示了整体压裂基质-裂缝耦合两相流动开采变化规律。该模型物理概念清晰,模型先进,计算结果与试验和矿厂动态数据变化规律相符和吻合,可有效指导现场进行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
朱维耀张玉广刘合王明王文军
关键词:特低渗透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
新疆牙哈凝析气田产能变化试井解释被引量:1
2008年
牙哈凝析气田是目前国内已投入开发的规模最大的整装凝析气田,投产以来开发效果很好。但目前牙哈凝析气田全面进入反凝析生产阶段,提气稳产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逐渐暴露。使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应用KAPPA公司的Saphir试井解释软件对牙哈凝析气田9口生产井历次压力恢复试井、产能试井进行了试井解释,分析了牙哈凝析气田产能变化规律及反凝析现象对产能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一般储层渗透率为20×10-3μm2,测试点测试产量在25万m3时,为产能测试曲线出现负斜率的分界线;(2)反凝析现象的存在造成试井解释模型多采用径向复合油藏模型。这些对正确认识气藏开发动态及生产特征、加强动态监测技术研究、获得良好的注气效果和显著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蒋漫旗肖香娇李保柱胡永乐杨思玉欧阳霆
关键词:凝析气藏反凝析试井解释产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