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24119029)

作品数:30 被引量:331H指数:10
相关作者:赵忠新黄流清李雁鹏张鹏张琳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三重三优”学科人才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3篇睡眠
  • 17篇睡眠剥夺
  • 9篇睡眠障碍
  • 8篇失眠
  • 6篇莫达非尼
  • 6篇海马
  • 5篇皮质
  • 3篇蛋白
  • 3篇眼运动
  • 3篇入睡和睡眠障...
  • 3篇睡眠结构
  • 3篇突触
  • 3篇突触可塑性
  • 3篇昼夜节律
  • 3篇疗法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评估
  • 3篇描记
  • 3篇描记术
  • 3篇节律

机构

  • 3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5篇赵忠新
  • 12篇黄流清
  • 9篇李雁鹏
  • 7篇张琳
  • 7篇张鹏
  • 6篇庄建华
  • 6篇吴惠涓
  • 5篇江波
  • 5篇郭筱华
  • 4篇张红菊
  • 3篇彭华
  • 2篇贺斌
  • 2篇田国红
  • 2篇张杰文
  • 2篇黄建欧
  • 2篇常大川
  • 1篇赵明霞
  • 1篇黄树其
  • 1篇叶晨静
  • 1篇储静

传媒

  • 8篇中国新药与临...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第2届中国睡...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0篇2008
  • 19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睡眠惯性(sleep inertia,SI)也称睡眠惰性,是指唤醒后立即出现的暂时性的低警觉性、迷惑、行为紊乱和认知能力、感觉能力下降的状态。睡眠惯性受前期睡眠情况、睡眠结构、昼夜节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当存在睡眠剥夺情况下明显加重,因此睡眠惯性对从事持续、复杂或单调但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如飞行员、雷达监控等)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参阅近期国内外文献作一回顾。
常大川赵忠新张鹏彭华
关键词:睡眠结构昼夜节律睡眠剥夺
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快速动眼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新型的中枢促醒药物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快速动眼(REM)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媒剂组和莫达非尼组,按REM睡眠剥夺及剥夺后恢复睡眠的时间每组分5个时间点(REM睡眠剥夺1、3、5 d及REM睡眠剥夺5 d后恢复睡眠6、12 h),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莫达非尼组予莫达非尼混悬液300 mg·kg^(-1)·d^(-1)灌胃,溶媒剂组予双蒸馏水配置的0.3%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16 mL·kg^(-1)·d^(-1)灌胃,对照组不予干预。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REM睡眠剥夺法进行REM睡眠剥夺,利用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对照组REM睡眠剥夺3、5 d时的错误反应次数(EN)明显多于REM睡眠剥夺1 d时(P值均<0.05),莫达非尼组各时间点E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与溶媒剂组大鼠各时间点EN和总反应时间(TR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莫达非尼组大鼠的EN在REM睡眠剥夺后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溶媒剂组(P值均<0.05),睡眠恢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莫达非尼组大鼠各时间点,TRT与对照组和溶媒剂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程度的REM睡眠剥夺均会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莫达非尼对REM睡眠剥夺后的认知行为下降有改善作用。
张琳郭筱华赵忠新
关键词:莫达非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引起患者认知障碍,其发生机制主要与睡眠结构紊乱以及慢性反复性可逆性低氧有关.而缺氧敏感区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则可能是认知障碍产生的病理基础。初步研究表明OSAHS认知障碍表现为全面认知功能缺损,且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一定的相关性。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拓展了认知功能的评估手段.但仍有待建立一套特异性高、操作性强的临床评价体系。早期积极治疗OSAHS可减缓认知障碍的发生,但仍缺乏认知障碍的针对性治疗。儿童OSAHS的发病并不少见且可能影响到儿童的认知行为发育,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张鹏赵忠新
关键词:通气不足
睡眠剥夺对内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睡眠对内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睡眠剥夺后,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睡眠剥夺能够影响3种下丘脑-垂体轴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在夜间的分泌。同时,睡眠缺失还会破坏瘦素同ghrelin的相对平衡,对能量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李雁鹏赵忠新
关键词:睡眠剥夺内分泌代谢失眠
睡眠剥夺对内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睡眠对内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睡眠剥夺后,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睡眠剥夺能够影响三种下丘脑-垂体轴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在夜间的分泌。同时,睡眠缺失还会破坏瘦素同 ghrelin 的相对平...
李雁鹏赵忠新
关键词:睡眠剥夺内分泌代谢
文献传递
正常睡眠及失眠的功能神经影像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6年
叶晨静赵忠新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睡眠觉醒影像研究快速眼动睡眠医学睡眠过程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被引量:4
2008年
生物之所以形成并维持24h周期性节律,主要是由于受到因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明暗变化的影响,当生物使这种节律变成自身固有节律后,生物本身就好像具有了感知时间的能力,这一机制被形象地称为“生物钟”,其专门负责从时间上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是高等动物生物钟的所在部位,其功能受光照调节,与发生24h昼夜变化的环境保持同步。
赵忠新吴惠涓张琳黄流清
关键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失调性生物钟生理功能
中枢性兴奋药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REM期睡眠剥夺及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及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型的中枢促醒药物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 REM 睡眠剥夺与睡眠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和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莫达非尼组与对照组,每组分5个不同的 REM 睡眠剥夺和恢复时间点(SD1...
张琳郭筱华赵忠新江波黄流清黄树棋
关键词:睡眠剥夺莫达非尼突触可塑性
文献传递
莫达非尼对REM睡眠剥夺后大鼠认知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新型中枢性兴奋剂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快速动眼(REM)睡眠剥夺与睡眠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和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莫达非尼组与对照组,每组分5个不同的REM睡眠剥夺和恢复时间点(SD1d,SD3d,SD5d,SD5d/RS6h,SD5d/RS12h),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REM睡眠剥夺法进行REM睡眠剥夺,利用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对大鼠海马突触素(SynapsinⅠ)蛋白作选择性半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的方法分析大鼠海马CA3区SynapsinⅠ的表达,观察突触可塑性变化。结果:莫达非尼组的错误反应次数(EN)在REM睡眠剥夺后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恢复后两组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应时间(TRT)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D1d,SD3d,SD5d/RS6h和SD5d/RS12h时莫达非尼组Syn- apsinⅠ表达比对照组增多(P<0.05),SD5d时两组SynapsinⅠ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其一致;电镜下观察SD1d时莫达非尼组的突触联系、突触前膜囊泡数量均较对照组增加。结论:REM睡眠剥夺会引起大鼠认知功能下降,大鼠海马CA3区SynapsinⅠ表达降低,而莫达非尼可以抑制睡眠剥夺后SynapsinⅠ的表达减少,诱导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变化,可改善REM睡眠剥夺后的认知行为。
张琳郭筱华赵忠新黄流清江波
关键词:莫达非尼突触可塑性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及恢复睡眠对大鼠海马和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和睡眠恢复对大鼠海马及皮质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为REM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CC组和环境对照组:TC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获取海马及皮质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REM睡眠剥夺13、、5及7天、恢复睡眠6、12、24及48 h大鼠皮质、海马nNOS mRNA的表达。结果CC组和TC组海马及皮质nNOS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REM睡眠剥夺1天和3天组nNOS mRNA表达增多,睡眠剥夺5天组nNOS mRNA表达明显升高,睡眠剥夺7天组nNOS mRNA达到峰值(0.691±0.008,P<0.01),睡眠恢复后6 h、12 h和24 h组nNOS mRNA表达仍高于TC组。结论大鼠REM睡眠剥夺增加皮质、海马nNOS mRNA的表达。
朱红莲赵忠新
关键词:睡眠剥夺海马一氧化氮合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