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XJC630015)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进周坤颜珂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以九寨沟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旅游目的地在真正成为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方利益者的共同参与和运营。并且随着旅游景区发展阶段的递进,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和数量也会随之改变,他们与景区旅游形象的成功塑造、旅游市场份额比例及未来经营和管理关系密切。因此,明确旅游景区各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效益最大化,是旅游景区成功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建设智慧景区为例,阐释了旅游地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
- 王进周坤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旅游业生命周期
- 国内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基于“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角度被引量:4
- 2013年
- 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策划为当地自然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旅游吸引物的整合和优化提供了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注意到旅游地之间的"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现象,并以此为研究视角,尝试构建或更新能够提高旅游目的地区域竞争力的旅游形象。文章站在旅游地形象视角,对国内外"形象遮蔽"(Image Defilade)和"形象叠加"(Im-age Superposition)理论的应用及相关理论的拓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我国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策划提供理论指导,特别是为目前正处于"形象遮蔽"状态下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突破提供借鉴思路。
- 王进
- 关键词:旅游形象形象遮蔽
- 亚旅游目的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亚旅游目的地现象,是我国各省市旅游业在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瓶颈,也是我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梳理了"旅游资源阴影区"、"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相关定义,并进行对比分析,站在旅游者角度,提出亚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特征。随后,以四川省精品旅游路线("九黄线")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对线路上六大景点的游客消费和偏好特征进行调研,前瞻性地提出鉴定亚旅游目的地的方法,即线路设计鉴定法及综合因素评估法,并针对亚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 王进
- 重庆永川乐和乐都主题公园SWOT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西南地区大型综合主题公园,位于重庆永川的乐活乐都主题公园正面临客源市场拓展和园区升级转型的瓶颈。梳理目前的游客特征和心理特点,有助于该景区针对性的扩大市场份额。本文采用问卷方法,调研了该景区的旅游者态度,采用SWOT法。
- 颜珂邓仁静
- 关键词:客源市场SWOT分析法
- 基于乡村旅游功能区构建角度的亚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亚旅游目的地可以概括为一定旅游区域内被形象遮蔽的旅游景点统称。相较于主流旅游目的地,亚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资源品级、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不同程度处于相对弱势的尴尬局面。因此,亚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及知名度在特定区域内也相对滞后于开发成熟的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密集的亚旅游目的地构建旅游功能区是整合当地资源,提升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亚旅游目的地的角度,以成都乡村旅游为例,对比分析了成都主流旅游景点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对成都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瓶颈做出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地旅游功能区的构建思路。
- 王进周坤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重庆永川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客源市场分析
- 2015年
-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是主题公园类景区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乐和乐都客源市场的基本特征、时间结构及旅游者类型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度假群未来客源市场开拓的开发策略。
- 颜珂王进邓仁静
- 关键词:客源市场
- 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路径被引量:1
- 2014年
- 旅游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性,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依赖于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旅游产品供给的主体之一,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长期以来却缺乏学界的关注,是旅游城市理论研究的盲区。本文首次定义了亚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解析了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和特点,对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的优化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 周坤王进颜珂
-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 场所精神重解:兼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被引量:23
- 2015年
- 作为建筑现象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常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开发、建筑环境设计等。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形势严峻,引入场所精神理论并加以转化利用,可行且必要。在遵循场所精神理论渊源的前提下,场所精神可解构为情境、归属和文化三要素,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场所精神与场所认知的关系,可为深入研究场所精神、游客需求与建筑遗产再利用奠定基础。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场所精神理论应用的现实例证之一。
- 周坤颜珂王进
- 关键词:建筑遗产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