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31001084)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任桂萍李德山徐黎明田辉王文飞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2篇细菌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型胶原
  • 1篇双特异抗体
  • 1篇双特异性
  • 1篇双特异性抗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抗体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体
  • 1篇抗体库
  • 1篇高抗
  • 1篇PCR
  • 1篇REAL-T...
  • 1篇CII
  • 1篇FAB
  • 1篇FCM
  • 1篇IL-17

机构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德山
  • 3篇任桂萍
  • 2篇田辉
  • 2篇徐黎明
  • 2篇王文飞
  • 1篇牛泽杉
  • 1篇白福良
  • 1篇阚方明
  • 1篇郭茉
  • 1篇尹成凯
  • 1篇丁良君
  • 1篇叶贤龙
  • 1篇齐剑英
  • 1篇张宇
  • 1篇郝智超
  • 1篇王雪琴

传媒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筛选Fab抗体库的细菌展示技术的建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利用NlpA蛋白的前六个氨基酸(CDQSSS)将抗体锚定在细菌内膜建立筛选Fabs抗体库的展示技术,为今后抗体的研发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从pNAD质粒中克隆出NlpAleader(含有CDQSSS序列)基因序列,利用相应的酶切位点将该序列插入pComb3表达载体中构建成用于展示Fab的重组质粒pBFD。将从pEAI质粒克隆得到的anti-human IL-1β抗体的重链Fab和全长轻链分别插入到NlpAleader和pelBleader(pComb3载体自带的果胶酶基因前导肽)的下游。将pBFD-Fab转入到E.coli DH5α中诱导表达,原生质球制备后,采用梯度浓度的抗原进行孵育,最后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抗体展示情况并且分选阳性群体,利用质粒提取的方法来替代PCR方法拯救阳性基因,转化E.coli DH5α,利用FCM再次检测该群体展示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情况。结果:所展示的anti-hIL-1β Fab抗体依次与抗原和FITC标记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孵育后,用FCM实时检测,结果显示出很强的荧光信号并且表现出抗原浓度依赖性。拯救出的pBFD-Fab-原生质球的FCM检测结果与首次展示的FCM结果一致,该系统能够稳定的展示抗体。结论:经过该细菌展示系统展示的Fab抗体能够有效的折叠,与相应的抗原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成功改进该展示技术的基因拯救方法,避免了基因突变和链置换的发生。此外还证明了该展示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筛选Fab抗体库的细菌展技术。
徐黎明尹成凯任桂萍田辉王雪琴丁良君李德山
关键词:FAB抗体库
scBsAb1/17双特异性抗体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scBsAb1/17对Ⅱ型胶原(CII)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scBsAb1/17双特异性抗体与单价抗体(anti-IL-1βscFv和anti-IL-17scFv)在CIA模型小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CII建立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成模后开始治疗,每2 d给药1次,治疗29 d。治疗结束后对小鼠关节炎指数进行临床评分,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CII抗体、CII特异性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指数和脾脏中IL-2、IL-1β、IFN-γ、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A模型对照组相比,所有治疗组都能明显减轻CIA小鼠的临床症状,并明显降低血清中CII抗体水平、脾细胞增殖指数及脾脏中TNF-α、IL-6、IL-2、IL-1β和IFN-γ的表达量。相同剂量下scBsAb1/17治疗组的脾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于anti-IL-1βscFv治疗组(P<0.05);并且scBsAb1/17治疗组小鼠脾脏中IL-6、IL-2、IL-1β和IFN-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anti-IL-1βscFv和anti-IL-17AscFv单独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 scBsAb1/17及单价抗体对CIA模型小鼠都有治疗效果;不同剂量scBsAb1/17对CIA模型鼠的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相同剂量条件下,scBsAb1/17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价抗体。
齐剑英郭茉叶贤龙阚方明张宇郝智超徐黎明任桂萍王文飞李德山
关键词:双特异抗体IL-1Β
错配PCR技术提高抗hIL17A单链抗体亲和力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错配PCR技术提高1株人源化抗hIL17A单链抗体(scFv)的亲和力,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人源化抗体药物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错配PCR和重叠PCR的方法,对抗体的重链、轻链可变区分别随机引入突变,并将细菌内膜展示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FCM)相结合进行高通量筛选,获得高亲和力突变株。由于hIL17A能刺激HeLa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因此scFv突变株经表达纯化后,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在mRNA转录水平上检测其阻断hIL17A刺激HeLa细胞产生IL-6和IL-8的能力。结果:筛选出5株突变株,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有3株亲和力与亲本相比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株与亲本相当,而且所有突变株均保留了亲本与hIL17A的结合能力,经real-time PCR检测证明这5株突变株均有阻断hIL17A刺激HeLa细胞产生IL-6和IL-8的能力,突变株的亲和力与中和效果成正比。结论:错配PCR技术是抗体体外亲和力提高的一种可行性方法,在保证与抗原结合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其亲和力和中和活性。该实验结果为RA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候选药物,而且也为抗体的体外亲和力的提高提供了参考方法。
田辉白福良徐黎明王文飞牛泽杉任桂萍李德山
关键词:FCMREAL-TIMEPCR单链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