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929)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曲雅勤姜新董丽华常鹏宇曲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放射性
  • 4篇干细胞
  • 3篇脂肪干细胞
  • 3篇放疗
  • 2篇调强
  • 2篇剂量学
  • 1篇电离辐射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定向分化
  • 1篇血管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肿瘤
  • 1篇有丝分裂
  • 1篇照射
  • 1篇脂肪
  • 1篇中核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曲雅勤
  • 6篇董丽华
  • 6篇姜新
  • 5篇常鹏宇
  • 4篇崔爽
  • 4篇曲超
  • 3篇罗景华
  • 2篇蒋鑫萍
  • 2篇崔司宇
  • 1篇石硙岩
  • 1篇陈祥
  • 1篇宋宇哲
  • 1篇赵钦
  • 1篇周菊英
  • 1篇张玉宇
  • 1篇涂彧
  • 1篇侯雪
  • 1篇张朦
  • 1篇孙小梅
  • 1篇时颖华

传媒

  • 6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脂肪干细胞修复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人源脂肪干细胞对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4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选取34只给予腹部15GyX射线照射。造模结束后,取17只立即给予P6代人源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移植的细胞数目为5×106/只;17只仅腹腔照射的大鼠作为对照;剩余6只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于照后10d,各组中抽签方法随机选取3只大鼠,并将其处死。取肠管进行HE染色、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凋亡检测、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mil免疫组化染色;提取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照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上皮细胞标记E-cadherin,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的表达量。分析各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人源脂肪干细胞(ADSC)可促进受照肠上皮细胞的增殖(t:18.30,P〈0.05),抑制上皮细胞凋亡(t=-32.48,P〈0.05),延长大鼠的生存时间(t=5.99,P〈0.05),提高生存率。结论人源脂肪干细胞对大鼠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常鹏宇姜新曲超罗景华蒋鑫萍董丽华崔爽曲雅勤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
肠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2015年
哺乳动物的肠上皮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据统计,哺乳动物肠上皮完全更新一次的时间约为96~120h[1]。肠上皮的快速更新主要依赖于隐窝中肠十细胞(ISC)的不断增殖与定向分化。以小肠为例,ISC细胞首先经过有丝分裂产生其子代细胞,即Transit-amplifying祖细胞(TA祖细胞)。后者通过4-5次增殖后最终分化为构成小肠上皮的4种成熟细胞,包括吸收细胞、内分泌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1]。
常鹏宇崔爽董丽华
关键词:小肠上皮自我更新能力哺乳动物定向分化内分泌细胞有丝分裂
脂肪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肠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价脂肪干细胞对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52只.随机数字表法选取46只给予全腹15 Gy X射线照射制作放射性肠炎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2h,随机数字表法从受照大鼠中选取23只受照大鼠给予P6代青年女性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Ad-MSC治疗组);取另23只受照大鼠给予双磷酸盐缓冲液(PBS)腹腔注射治疗(PBS溶剂对照组);剩余6只未照射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造模后首个10d内,分次抽取受照大鼠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分离受照大鼠胸腺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阳性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获取受照小肠组织,HE染色分析炎症细胞浸润程度,Masson三色染色分析胶原成分的沉积程度,髓系过氧化物酶(MPO)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浸润的炎症细胞类型.Kaplan-Meier方法对受照大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照射后30 d内,与PBS腹腔注射治疗的大鼠相比,接受脂肪干细胞治疗的大鼠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t=4.53,P <0.05).另外,脂肪干细胞能够上调受照大鼠外周血中IL-10的含量(7 d:t=13.93,P<0.05);上调外周血(3.5 d:t =7.72,7 d:t =11.11,10 d:t=6.99,P<0.05)和胸腺(7 d:t =16.17,10 d:t=12.12,P<0.05) CD4/CD25/Foxp(3)阳性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进而减轻炎症细胞在受照小肠中的浸润及胶原的沉积.结论 脂肪干细胞对放射性肠炎具有治疗作用.
常鹏宇崔爽罗景华曲超姜新曲雅勤董丽华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放射性肠炎细胞治疗
脂肪干细胞修复辐射诱导的肠血管损伤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人源脂肪干细胞对辐射诱导的肠血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34只,给予全腹部15 Gy X射线照射。造模后,取其中17只给予P6代人源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 Ad-MSC治疗组);另17只大鼠给予双磷酸盐缓冲液( PBS)腹腔注射治疗( PBS溶剂对照组)。照射后第10天,流式细胞分析绒毛内CD31阳性内皮细胞的数量,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血管结构的连续性;并提取受照小肠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照组织内基质细胞起源因子-1(SD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表达量。检测Ad-MSC治疗组的受损小肠内新生的内皮细胞来源。结果与PBS溶剂对照组相比,Ad-MSC能够显著增加受损组织内CD31阳性内皮细胞数量(t=12.15,P<0.05),提高受损组织内的血管密度(20 d:t=10.33,P<0.05;30 d:t=32.85,P<0.05),上调血管生成基因VEGF、bFGF、Flk-1以及SDF-1的表达量(t=10.34、11.25、6.73、6.73,P<0.05)。维持受损部位小肠绒毛内的血管完整,并促进CD31阳性造血干/祖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加速受损部位血管的新生。结论人源脂肪干细胞通过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来修复辐射诱导的肠血管损伤。
常鹏宇崔爽姜新曲超蒋鑫萍罗景华曲雅勤董丽华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血管
局部晚期胰腺癌容积旋转调强与五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RapidArc)与五野调强放射治疗(5F-IMRT)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10例,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RapidArc计划和5F-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优于5F-IMRT计划(P=0.01),其靶区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中脊髓最大剂量(D_(max))低于5F-IMRT计划(P=0.005);RapidArc计划中胃平均剂量(D_(mean))低于5F-IMRT计划(P=0.019);5F-IMRT计划中肾脏V20低于RapidArc计划(P=0.043);RapidArc计划中小肠平均剂量(D_(mean))低于5F-IMRT计划(P=0.011);RapidArc计划中小肠V10低于5F-IMRT计划(P=0.015);RapidArc计划中小肠V20低于5F-IMRT计划(P=0.14);RapidArc计划较5F-IMR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MU)减少了18.0%,治疗时间缩短了70.3%。RapidArc计划肝脏和肾脏等危及器官受量接近或略小于5F-IMRT计划。结论:RapidArc计划的主要优势为靶区适形度高,可减少MU和缩短治疗时间,能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受量。临床上建议设计RapidArc计划。
孙小梅夏文明姜新陈祥李涛曲雅勤
关键词:胰腺肿瘤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放射性脑损伤发生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 健康SD大鼠8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32只,给予相同的麻醉但不照射)和照射组(50只,单次全脑照射20 Gy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照射后1、3、7、14、28 d处死,断头取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质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F-κB蛋白在海马区域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组NF-κB mRNA水平在照后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表达高峰,其中第3、7天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79、35.30,P<0.05).NF-κB蛋白的表达在照后第1天即达最高峰,随后开始逐渐下降,至照后第28天恢复正常水平.ELISA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受照后第1、3、7、14天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4、14.87、27.17、13.27,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受照后第1、3、7天海马区域的NF-κB染色强度增强,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增多,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4.47、-3.46,P<0.05).结论 NF-κB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趋势均先升高后降低,促进了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
张朦熊耀祖涂彧周菊英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放射性脑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对延缓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评价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进展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共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选出36只大鼠,给予右侧全肺15 Gy X射线照射.造模结束后2h,随机数字表法将受照大鼠分为3组:PBS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治疗组和干细胞治疗组,每组12只,剩余12只未受照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于照射后第24周分别对受照右肺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测.后者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α-SMA及TGF-β1).分别获取受照大鼠的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受照肺组织内Ⅰ型胶原-α1(Collagen Ⅰ-α1)及Ⅲ型胶原-α1(CollagenⅢ-α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受照肺在造模后第24周出现高密度影,病变以右下叶最为明显.PBS对照组及成纤维细胞治疗组的大鼠右肺下叶受损程度较干细胞治疗组重.病理结果提示,PBS对照组及成纤维细胞治疗组的大鼠右肺下叶结构被破坏,表现为肺泡塌陷及肺泡间隔增宽.两组大鼠右肺下叶细胞外基质沉积明显;组织内Collagen Ⅰ-α1及CollagenⅢ-α1的表达量较干细胞治疗组提高(F =4.39、7.73,P<0.05).PBS对照组及成纤维细胞治疗组的大鼠右肺下叶α-SMA及TGF-β1的表达明显.ELISA结果提示,干细胞治疗组的大鼠血清中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HGF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余两组(F=14.97、41.13,P<0.05);TGF-β1的浓度低于其余两组(F=172.49、62.82,P<0.05).结论 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进展,对受照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常鹏宇夏诚诚侯雪石硙岩宋宇哲张玉宇赵钦马利新曲雅勤董丽华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肺纤维化电离辐射
三维适形与容积调强弧形放疗计划在小细胞肺癌全脑照射中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体发病率的15%,其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易早期出现转移。脑转移常是SCL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生存期超过2年的SCLC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概率高达50%~80%。对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的SCLC患者,行全脑预防性照射(PCI)可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
马利新曲超姜新时颖华倪凤明崔司宇曲雅勤董丽华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全脑照射放疗计划三维适形剂量学调强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精确放疗1例被引量:1
2014年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发生于黏液滑囊、关节滑膜及腱鞘的罕见良性增生性疾病,以滑膜增生、黄棕色绒毛结节突起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1〕。这种增生紊乱非常罕见,年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8〔2〕。好发于青壮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PVNS最常累及单个大关节,尤其以膝关节常见,约占80%〔3〕,其次为髋关节、踝关节、手和脚等小关节,肩关节极为少见。现将1例罕见的老年PVNS病例报道如下。
马利新姜新倪凤明崔司宇曲雅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