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338)

作品数:11 被引量:139H指数:6
相关作者:牛汝楫徐永健熊盛道张珍祥叶笃筠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注射液
  • 7篇参麦
  • 7篇参麦注射
  • 7篇参麦注射液
  • 4篇慢性
  • 4篇氨茶碱
  • 4篇茶碱
  • 3篇膈肌疲劳
  • 3篇细胞
  • 3篇钙通道
  • 2篇蛋白
  • 2篇缺氧
  • 2篇膈肌
  • 2篇细胞L型
  • 2篇膜片
  • 2篇膜片钳
  • 2篇结合蛋白
  • 2篇基因
  • 2篇DNA结合
  • 2篇DNA结合蛋...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牛汝楫
  • 6篇徐永健
  • 5篇熊盛道
  • 4篇张珍祥
  • 3篇赵丽敏
  • 3篇叶笃筠
  • 2篇叶仕桥
  • 2篇刘先胜
  • 2篇刘辉国
  • 2篇黄卫卫
  • 1篇罗易宁
  • 1篇张希彤
  • 1篇余尚斌
  • 1篇杨丹蕾
  • 1篇熊维宁
  • 1篇刘珊珊
  • 1篇白明
  • 1篇白明
  • 1篇鲁昌珍
  • 1篇黄云峰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心肌肌质网DNA结合蛋白的提取及在急性气胸时的变化
2003年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肌质网是否存在DNA结合蛋白,并观察它在急性气胸时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气胸组,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和后肢骨骼肌肌纤维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膜蛋白,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离出SR DNA结合蛋白,并观察此蛋白在急性气胸时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心肌SR上存在DNA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kD和78kD。急性气胸时,此蛋白的量增加。结论:大鼠心肌SR上存在DNA结合蛋白,该DNA结合蛋白与心肌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黄卫卫叶仕桥白明叶笃筠
关键词:DNA结合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的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KV)活性变化。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COPD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香烟烟雾吸入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应用全细胞电压或电流膜片钳的方法,观察和比较正常对照大鼠与COPD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KV电流活性、膜电位和电容的差异。结果:(1)COPD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单个核细胞总数及AM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COPD大鼠BALF中AM细胞Kv电流幅度[(520.5±38.7)pA,+50mV,n=30]显著低于对照组[(713.6±44.4)pA,+50mV,n=30,P<0.01];(3)COPD组AM细胞电容[(101.6±7.6)pF,n=42]与对照组[(97.4±1.6)pF,n=67]无显著差异(P>0.05)。但模型组AM膜电位[(-24.6±4.5)mV,n=18]负值显著低于对照组[(-37.9±6.1)mV,n=34,P<0.01]。结论:COPD大鼠肺泡AM细胞KV功能下调,细胞膜电位负值降低,兴奋性升高。该机制可能与AM细胞促进COPD发病的形成机制有关。
刘先胜徐永健杨丹蕾熊维宁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膜电位钾通道
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对慢性缺氧大鼠膈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对慢性缺氧大鼠膈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蛋白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75只 ,随机分为空白组 (A组 )、参麦组 (B组 )和氨茶碱组 (C组 ) ,每组 2 5只 ,根据实验要求 ,3组再各分为缺氧前、缺氧 1周、2周、3周及 4周组 ,每组 5只。各组缺氧浓度均为 ( 10± 3 ) % ,7d/w ,8h/d ;B、C组在缺氧前分别注射参麦 ( 2ml/只 )、氨茶碱 ( 10mg/k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 ,检测各实验组Fas/FasL系统的表达及膈肌细胞凋亡 ,比较参麦和氨茶碱干预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 1)A组膈肌细胞缺氧前Fas、FasL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 2 77± 0 45) %、( 2 3 2± 0 61) % ,缺氧后其表达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经参麦干预后 ,B组在缺氧 1周、2周、3周、4周的Fas表达 [( 6 3 6±4 17) %、( 9 77± 4 12 ) %、( 18 0 2± 6 91) %、( 2 1 0 9± 8 0 9) % ]、FasL表达 [( 5 3 2± 6 16) %、( 9 58±3 79) %、( 12 0 1± 8 71) %、( 19 43± 10 3 1) % ]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而氨茶碱对其表达的作用不明显 ,C组Fas表达 [( 10 87± 3 62 ) %、( 2 4 13± 3 79) %、( 3 5 3 9± 9
赵丽敏熊盛道牛汝楫徐永健张珍祥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氨茶碱慢性缺氧FASL基因细胞凋亡膈肌疲劳
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治疗膈肌疲劳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隔肌疲劳效果的异同性。方法:64例COPD伴呼吸衰竭和膈肌疲劳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简称参麦组)和氨茶碱组,两组在抗感染、吸氧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膈肌疲劳消失的起效时间、24h维持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30min内有效率及24h维持有效率参麦组分别为75.76%、39.39%,氨茶碱组分别为51.61%、3.23%,参麦组疗效优于氨茶碱组(P<0.05, P<0.01);两组均能提高氧分压(P<0.01),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0.0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隔肌疲劳的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
熊盛道牛汝楫张希彤鲁昌珍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COPD呼吸衰竭膈肌疲劳氨茶碱
参麦注射液及氨茶碱对肺气肿大鼠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及氨茶碱对木瓜蛋白酶致大鼠肺气肿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TUNEL法 ,检测气管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后肺气肿模型 1、3、5、7、15、30天组和正常对照组 ,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Fas/FasL系统表达 ,以及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对其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气道平滑肌细胞Fas、FasL表达很低 ,阳性率分别为 (2 31±0 5 5 ) %、(1 2 8± 0 4 7) % ,气道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后 ,空白组小气道平滑肌细胞 (SASMC)Fas、FasL表达随着注酶时间的延长而阳性率也明显增加 ,参麦注射液有抑制大鼠SASMCFas、FasL表达的作用 ,而氨茶碱作用不明显。同时 ,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SASMC凋亡百分率也很低 (0 87± 0 32 ) % ,气道内注入木瓜蛋白酶后 ,空白组SASMC凋亡百分率随着注酶时间的延长而凋亡百分率也明显增加 ,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可使大鼠SASMC凋亡降低 ,而氨茶碱作用不明显。结论 :在肺气肿形成过程中 ,Fas和FasL参与了小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调控 ,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影响Fas和FasL蛋白表达和减少小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
牛汝楫傅娟刘辉国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肺气肿FASFASL氨茶碱
参麦注射液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钙通道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L型钙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L型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变化及静脉应用参麦注射液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哮喘气道平滑肌钙通道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②静脉应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下调增强的钙通道活性(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显著下调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钙通道活性,可能对哮喘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罗易宁牛汝楫刘先胜徐永健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哮喘气道平滑肌钙通道
慢性低氧对大鼠膈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研究慢性低氧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膈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 (wholecellpatchclamp)技术 ,记录并比较正常对照组与慢性低氧组大鼠单个膈肌细胞的膜电容 ,L型钙电流的峰值和电流 电压关系曲线。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慢性低氧组大鼠单个膈肌细胞的膜电容分别为 (15 0 0± 12 6 )pF和(174 0± 13 3)pF ,低氧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n =6 ) ;L型钙电流的峰值分别为 (- 1 0 5± 0 19)nA和(- 0 97± 0 16 )nA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当膜电位处于 - 2 0~ +40mV时 ,慢性低氧组大鼠单个膈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密度 [(- 5 6± 0 8)pA/pF]较正常对照组 [(- 7 0± 1 4 )pA/pF]显著下降 (P <0 0 5 ,n =6 )。结论 慢性低氧能使大鼠单个膈肌细胞的膜电容增加 ,L型钙电流的幅度不变 ,因此L型钙电流密度下降。
赵丽敏熊盛道牛汝楫徐永健张珍祥
关键词:慢性低氧L型钙通道膜片钳
参麦注射液改善疲劳膈肌舒缩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2
2000年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对离体大鼠膈肌条疲劳的发生和 (或 )发展过程的影响之异同性。方法 :设立参麦注射液组、氨茶碱组、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合用组 (合用药组 )及对照组 ,采用电刺激法 ,测定等长收缩膈肌条在疲劳和恢复过程中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膈肌疲劳发生时 ,其最大舒张速率(dR/dtmax)的降低较最大收缩峰值 (Pt)及最大收缩速率 (dT/dtmax)为早 ,dT/dtmax恢复较晚且不充分。参麦注射液能延长Pt降低 50 %所需的时间 ,且加快Pt的恢复 ;氨茶碱虽增加Pt,但使膈肌疲劳所需的时间缩短 ,并延缓疲劳膈肌功能的恢复。结论 :舒张功能障碍在膈肌疲劳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强舒张能力从而改善疲劳膈肌的功能 ;氨茶碱在增加膈肌收缩功能的同时 ,损伤其舒张功能 ,此副作用能被参麦注射液部分拮抗。
叶笃筠吴萍牛汝楫余尚斌黄云峰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氨茶碱膈肌疲劳舒张功能
膈肌肌质网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与膈肌功能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膈肌纤维肌质网是否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 ,并观察它与膈肌功能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气胸组和心痛定组 ,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膈肌纤维肌质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SR)膜蛋白 ,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离出SR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 ,并观察此蛋白在急性气胸和给予心痛定时的变化特征。结果 大鼠膈肌SR上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6 0 0 0 0道尔顿和 780 0 0道尔顿。急性气胸时和给予心痛定时 ,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的量有变化。结论 大鼠膈肌纤维SR上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 ,该DNA结合蛋白可能与膈肌功能状态和Ca2 + 信号系统密切相关 ,它在膈肌和骨骼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黄卫卫叶笃筠白明叶仕桥吴萍
关键词:膈肌DNA结合蛋白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胸骨舌骨肌收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胸骨舌骨肌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单纯随机抽样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B组)和参麦药物干预组(C组),对B、C组大鼠间歇缺氧(8h/d,5周)以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间歇性缺氧的特征。采用电刺激法测定等长收缩胸骨舌骨肌肌条在不同刺激频率下收缩性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在10~100Hz的电刺激频率下的肌张力分别为(19.5±4.7)、(23.8±4.7)、(33.0±5.1)、(45.1±5.9)、(54.2±7.0)、(66.1±9.1)、(74.2±9.1)、(79.7±9.0)、(82.0±8.4)、(80.7±11.8)g/cm2,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肌张力分别为(23.2±5.6)、(26.2±5.0)、(35.1±5.4)、(46.0±8.5)、(57.0±9.9)、(69.9±9.7)、(79.2±9.5)、(85.7±7.6)、(87.9±7.9)、(86.6±12.4)g/cm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5±2.3)、(40.0±5.4)、(56.2±7.6)、(72.2±6.4)、(82.0±5.5)、(92.4±4.6)、(98.1±4.0)、(99.2±7.4)、(101.8±3.9)、(102.2±4.0)g/cm2,P均<0.05]。(2)在诱导疲劳试验中,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1~5min张力百分比分别为(75.6±8.5)%、(41.6±7.3)%、(29.0±2.7)%、(20.4±2.9)%、(18.5±2.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5.7)%、(72.1±11.5)%、(55.6±9.6)%、(39.7±10.7)%、(33.2±10.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4.4)%、(67.9±14.1)%、(48.4±9.9)%、(38.2±7.0)%、(33.8±9.3)%,P均<0.05]。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能够增加上气道肌的疲劳,SMI具有显著增强上气道肌收缩力和抵抗疲劳的作用。
刘珊珊刘辉国熊盛道牛汝楫徐永健张珍祥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中药制剂慢性间歇性缺氧动物实验胸骨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