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1Z216)

作品数:18 被引量:210H指数:9
相关作者:沈国江孙优贤孔祥杰钱伟谢宜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交通流
  • 5篇时滞
  • 5篇时滞系统
  • 5篇协调控制
  • 4篇鲁棒
  • 3篇智能交通
  • 3篇线性矩阵
  • 3篇线性矩阵不等...
  • 3篇模糊逻辑
  • 3篇矩阵不等式
  • 3篇交通干线
  • 3篇LMI
  • 2篇短时交通流
  • 2篇智能交通系统
  • 2篇智能控制
  • 2篇智能体
  • 2篇中立型
  • 2篇中立型系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5篇浙江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沈国江
  • 7篇孙优贤
  • 6篇孔祥杰
  • 5篇钱伟
  • 2篇谢宜生
  • 1篇金稳
  • 1篇任沙浦
  • 1篇刘娟
  • 1篇吴琦灿
  • 1篇徐颖燕
  • 1篇张志华
  • 1篇梁胜杰
  • 1篇钟强晖
  • 1篇李伟

传媒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自动化博览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控制与决策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快速公路多层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对城市快速公路交通建模和多层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一个反映快速公路交通动态变化的改进的METANET模型,经过简化后用神经网络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快速公路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多...
沈国江朱伟良
关键词:城市快速公路交通流模型智能控制
文献传递
具有公交优先的路网交通流智能协调控制被引量:5
2009年
在分布式道路交通控制结构以及模糊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公交优先的路网交通流智能协调控制技术.把整个路网作为一个大系统,路网中的各个路口为子系统,每个路口设置一个网络型的多相位智能信号控制机,实现对当前路口的交通控制和相邻路口间的协调.核心部分由3个模块组成:公交优先模块、绿灯观察模块和相位切换模块.详细设计了每个模块模糊决策方法,并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模糊关系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目标通过相邻路口信号控制机的信息交互和协调,实现整个路网交通流的协调和公交优先通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变和大流量交通环境中,该技术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路口车辆感应控制方法.
孔祥杰沈国江梁同海
关键词:路网交通流公交优先模糊逻辑
具有公交优先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一类典型交叉口,提出一种具有公交优先的交叉口模糊信号控制技术。采用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进口道实现公交车辆在空间上的优先,通过具有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控制算法实现公交车辆在时间上的优先。信号控制算法的核心模块由绿灯相位模块、红灯相位模块和决策模块组成,分别设计这3个模块的模糊控制策略。控制目标是达到对公交车辆加权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与定时信号控制技术相比,该控制策略不仅大幅度减少了公交车辆的平均延误,而且提高了非公交车辆的通行效率,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徐颖燕沈国江孔祥杰谢宜生
关键词:交叉口交通流公交优先模糊控制
短时交通流量智能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被引量:58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时交通流量智能组合预测模型.该智能组合模型包含三个子模型:卡尔曼滤波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综合模型.卡尔曼滤波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良好的静态线性稳定特性,采用线性迭代方式对交通流量进行最优估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其强大的动态非线性映射能力,对动态交通流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满意度.模糊综合模型采用模糊方法来综合这两个单项模型的输出,并把它的输出作为整个组合模型的最终交通流量预测值.实际应用表明: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单项预测模型各自单独使用时的精度,发挥了两种模型各自的优势,是短时交通流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沈国江王啸虎孔祥杰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流预测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模糊逻辑
基于LMI的分布时滞系统输出动态反馈镇定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分布时滞系统的输出动态反馈镇定问题.基于闭环系统的中立型变换及相应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构造与解析技巧,建立了与时滞相关的控制器存在性判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器参数化设计方法,将控制器参数的求解归结为线性矩阵不等式解的形式.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钱伟沈国江孙优贤
关键词:时滞系统分布时滞线性矩阵不等式
城市交通干线双向绿波带智能控制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提出一种双向绿波带智能控制算法。利用两层递阶结构和模糊逻辑对城市交通干线进行实时协调控制。控制的目标是使进入干线上行和下行的车辆一路绿灯,明显降低车辆停车率和平均延误时间。实际应用表明该双向绿波带控制算法十分有效。
许卫明潘国安
关键词:交通干线智能控制协调控制
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时滞系统鲁棒容错控制被引量:2
2010年
考虑参数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为设计输出动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在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仍能保持渐近稳定。基于一种传感器故障模型,通过在解析过程中使用非线性变换和锥补线性化方法,得到了与时滞相关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容错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显式表示。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钱伟刘娟孙优贤
关键词:时滞系统容错控制锥补线性化
城市路网和快速公路交通流的分散协调控制
2009年
利用模糊理论对城市路网和快速公路交通进行实时分散协调控制。把路网和快速公路作为一个大系统,子系统为路网中的各个交叉口,每个子系统有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它自己和相邻子系统的交通流信息来动态管理绿灯相位及绿灯时间。控制器有三个模块组成:相序选择模块,绿灯判断模块和相位切换模块。控制器的控制目标是保持快速公路主线密度均衡和路网内各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最短。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较好。
朱伟良朱成荣
关键词:城市路网城市快速公路分散协调控制
短时交通流智能混合预测技术被引量:13
2010年
为了克服现有单项预测技术对不同交通流状况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短时交通流智能混合预测模型.该智能混合预测模型包括3个子模型:历史平均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综合模型.历史平均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利用一次指数平滑法良好的静态稳定特性,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常见的由S函数神经元组成的1.5层前馈神经网络,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动态非线性映射能力,该模型对动态交通流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满意度.根据上述2个单项模型的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它们对不同交通状况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整体预测效果,采用模糊逻辑来综合这2个单项模型的输出,并把模糊综合模型的输出作为整个智能混合模型的最终交通流量预测值.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混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单项预测模型各自单独使用时的精度,发挥了2种模型各自的优势,是短时交通流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任沙浦沈国江
关键词:短时交通流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
基于LMI的线性时滞系统输出动态反馈镇定被引量:9
2008年
考虑线性时滞系统的输出动态反馈镇定问题.利用自由参数矩阵对闭环系统进行适当变换,并结合相应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得到了时滞相关的控制器存在性判据.利用控制器参数化方法,将控制器参数与泛函参数的求解归结为线性矩阵不等式解的形式,从而克服了时滞无关性及求解非凸优化问题所导致的保守性.仿真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钱伟沈国江孙优贤
关键词: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线性矩阵不等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