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ZW001)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凯韩清玉刘飞林秀孙孝峰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社科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西方文论人学资源的张力呈现及意义
- 2014年
- 西方文论中人学资源的多重悖立和冲突呈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对立,以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潮在人文价值上的趋同性;作为诗学观念的主客体倾向以及由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性革命所带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情结,推进到生态美学所暗含的人学精神;以生活美学为基础的文艺大众化问题所具有批判和鼓吹的双重维度及对当代文化批评的启示。对这些问题的整合阐发是建构当代文论形态的基础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更有实践意义的可能性。
- 韩清玉赵凯
-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创新与大众走向
- 2012年
- 科学发现与定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价值;自觉而理性地整合多种思想资源;紧密联系当代中国文艺运动实践;坚持大众化的努力方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正确途径。而"为何推进"与"如何推进"仍然是思想解读与实践验证中的一个问题。
- 赵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大众文化的定位与批评尺度——兼与陶东风商榷被引量:5
- 2013年
-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中国当代社会历史演进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大众文化审美与商业兼容的双重属性,使得它在追求消费市场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体现出作为文化艺术应有的艺术表现力与审美感染力等精神价值。本文认为,既往的大众文化批评往往偏向关注大众文化消费化、娱乐化与平面化等负面因素,而对其成长发展中已经获得大众认可的成功范例重视不够,导致对大众文化定位的审美抽离与历史趋向分析的缺失。本文从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精品力作的分析入手,探讨大众文化的定位与批评尺度的确立。笔者认为,恩格斯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的文艺批评尺度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对陶东风关于大众文化批评的某些观点提出商榷。
- 赵凯
-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批评
-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当代文学理论形态的建构
- 2012年
- 理论创新所体现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应该贯彻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建构中。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的大众化和人民主体性、超越自律/他律的理论潜质以及文艺的民族形式等几个重要方面,结合文艺基本原理和当下的文化艺术实践进行考察,以期发掘毛泽东文艺思想之于当下的时代感和实践意义。这一探索不仅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本身的丰富,更是建构更富时代精神和现实指向的文艺理论形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步骤。
- 韩清玉
- 关键词:毛泽东文艺思想人民性自律他律民族形式
-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被引量:9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既是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与中国社会实践、文艺实践的紧密结合中逐步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除了"领袖话语形态"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框架内的"学者话语形态"也是应为人们珍视的。
- 赵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形态
-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谈重构文艺的政治维度被引量:1
- 2012年
-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在文艺性与政策性两个层面,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艺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势。上个世纪末"去政治化"倾向,是对文艺长期从属于政治的"矫枉过正",理论上的偏颇与实践上的负面效应是有目共睹的。新世纪以后"再政治化"以及重构文艺的政治维度的呼唤,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艺自觉。但其对"政治"概念的诠释,显然赋予了新的时代解读。重释"政治"内涵的丰富性与开放性特征;通过重读马克思主义原典、梳理与甄别文艺与政治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功能等;认真反思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的经验教训,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构文艺的政治维度,真正实现文艺自觉,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 赵凯孙孝峰
- 古代文论横向研究的开拓之作——读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 2015年
-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建立了以文学批评为考察中心的研究范式。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且具良好发展趋势。相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写作来说,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属于对中国古代文论做横向研究的著述,其着重于对中国古代文论理论体系架构的探索,从问题出发,综合文献,从而对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其学术意图与贡献在横向研究上堪有筚路蓝缕之功,对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运用,亦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 刘飞
- 关键词:古代文论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成因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成因,是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与文化突变的必然选择;是辩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对其进行合理整合与改造的结果。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演绎的平台与历史选择的机遇。
- 赵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史成因
- 论审美意识形态及其遗产——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批评家,伊格尔顿文学批评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继承和创新。以《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这部理论著作为中心,我们可以考察到伊格尔顿从无意识和形式两个层面重立"审美意识形态"。这样的理论是一种创新,但仍然陷入了意识形态的悖论和本质主义的漩涡。
- 林秀
- 关键词: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本质主义
- 从“美学的革命”到“革命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艺术自律思想的批判性考察被引量:2
- 2014年
- 从康德到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自律思想可以描述为"从美学的革命到革命的美学"。阿多诺和马尔库塞侧重艺术功能论意义上的艺术自律性探讨,具体表现为对现代艺术的推崇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两个方面,主张通过艺术的自律性来实现社会批判和人的自由解放的革命目标。这样一来,以自身为目的的艺术自律性又成了实现他律性目标的手段,艺术自律性问题在社会批判视野中的悖论由此显现。对这一问题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批判理论的思想精华,也为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路。
- 韩清玉
- 关键词:社会批判文化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