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63406)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黄发木伦增珉王锐吕成远许明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低渗
  • 6篇低渗透
  • 5篇油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油田
  • 3篇特低渗
  • 3篇注水
  • 3篇采收率
  • 2篇腰英台油田
  • 2篇英台油田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特低渗透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气藏
  • 2篇驱替
  • 2篇混相
  • 2篇二氧化碳驱
  • 2篇CO
  • 2篇CO2驱
  • 2篇值模拟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作者

  • 4篇黄发木
  • 2篇吕成远
  • 2篇王锐
  • 2篇许明静
  • 2篇伦增珉
  • 2篇赵淑霞
  • 1篇何应付
  • 1篇彭一宪
  • 1篇李中超
  • 1篇聂法健
  • 1篇田巍
  • 1篇王科战
  • 1篇马涛
  • 1篇高慧梅
  • 1篇赵淑霞
  • 1篇国殿斌
  • 1篇周宇
  • 1篇潘伟义
  • 1篇周霞
  • 1篇王海涛

传媒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英台油田CO2驱油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腰英台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差和松南气田天然气脱碳埋存问题,开展高含水低渗透油藏注CO2驱先导性试验。根据腰英台油田的具体地质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对CO2驱油注采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腰英台油田注入CO2气中CHn的含量应低于10%,CO2注入速度在45~50t/d,注入总量为0.8HCPV,生产井流压控制在6~7MPa,预测连续注气可提高采收率6.65%。
靖伟赵淑霞
关键词:特低渗透CO2驱油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CO_2驱替过程中的混相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低渗透油藏CO2驱替过程中注采压差大导致的压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开展了低渗透油藏CO2驱替过程中的沿程压力分布监测实验;根据最小混相压力测定实验,计算并获得了低渗透油藏CO2驱替过程中的混相程度;基于混相程度的概念,分别进行了不同注入模式下的CO2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CO2驱替过程中的沿程压力分布呈动态变化特性,随着CO2的注入,CO2驱混相程度逐步提高;不同注入模式下的混相程度不同,高压低速注入混相程度最高、驱油效果最好,低压高速注入次之,低压低速注入最差.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应当补充能量,尽可能提高混相程度,才能达到较好的驱油效果.
王锐吕成远伦增珉赵淑霞潘伟义周宇
关键词:低渗透CO2驱
精馏与低温提馏耦合——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产出气回收新工艺被引量:10
2012年
油田产出CO2气回收处理方法有:吸收法、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的特点是将CO2作为杂质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提出的精馏与低温提馏耦合处理油田CO2驱产出气的回收方法,是一种逆处理流程,即将油田产出气中的甲烷和液态天然气作为杂质剔除,达到分离、回收CO2的目的。其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成本低,适合于中小规模油田CO2产出气的回收。为我国大范围开展二氧化碳驱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产出气回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示例。
彭一宪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蒸馏提馏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修正毛管数理论及参数优化被引量:9
2016年
由于注采压差较大,使得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注采井间同时存在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3种状态,因此仅通过传统的最小混相压力来评价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综合考虑二氧化碳驱过程中的扩散作用、溶解膨胀作用、粘度降低作用、界面张力降低作用、气油粘度比与密度比变化及润湿性改善作用等,对传统的毛管数理论进行改进,建立了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的修正毛管数理论。运用该理论,结合二氧化碳溶解前、后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和不同条件下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并优化了腰英台油田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的注采参数。结果表明,目标油藏二氧化碳驱的临界毛管数为4.5×10^(-7)~6.0×10^(-7),二氧化碳驱的最佳注入速度为0.4 mL/min,最佳平均注入井底流压为28.84~33.43 MPa。自2011年4月起,将优化获得的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应用于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二氧化碳矿场试验,截至2015年3月,累积注气量为16.7×10~4m^3,累积增产原油19 253 t,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伦增珉王锐吕成远王海涛周霞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驱替特征混相
流动物质平衡法在复杂气藏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准确计算气藏动态储量,对指导气井初期配产、产量调整和井网优化部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理想模型而建立的流动物质平衡方法不需要关井,只需使用日产气量和井底流动压力数据计算动态储量。本次研究通过建立复杂气藏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流动物质平衡法同样适用在边界形状不规则储层以及多井开采的气藏。
黄发木许明静
关键词:复杂气藏井底流压地层压力
注CO2解堵后注干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以中原油田某区块凝析气藏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为深化研究中原油田某区块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效果,以中原油田某区块沙三下低孔低渗凝析气藏为例,基于物质平衡方程和状态方程的理论支撑,通过PVT相态、物理模拟等室内实验,揭示了该气藏的衰竭开发规律,对该气藏低产无产原因深度剖析,认清目前现状。首次提出符合该区块凝析气藏地质特征的近井地带双向(产转注+生产井)解堵后注干气保压开采提高采收率开发方式,分别对注入端和采出端的天然岩心开展了注CO2解堵物理模拟实验,解堵后渗透率恢复分别为60.44%、63.15%,表明了注CO2解堵效果良好,在解堵的基础上,开展注干气保压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气藏一开始在原始地层压力41.19 MPa下注干气保压开采,凝析油采收率可达91.41%;衰竭至堵塞压力21.14 MPa再进行注干气保压开采,凝析油的采收率为44.28%。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开发过程中因近井地带压力低于露点压力造成油水乳化堵塞的地层物理模型,为中原油田低渗致密凝析气藏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杨雪
关键词:近井地带凝析气藏流体模型提高采收率
腰英台油田储层裂缝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裂缝是腰英台油田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之一,其复杂分布严重影响该油田的开发生产。通过区域地应力研究、岩心构造解析和成像测井观察,结合露头资料与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了区内裂缝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控制因素。通过预测腰英台油田裂缝发育程度及展布方向,分析了裂缝对注水的影响。指出随着开发的不同阶段应调整注采井网,防止油井的强烈水淹。
王科战黄发木
关键词:腰英台油田注水开发
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深入研究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文中采用了回压应力敏感评价测试方法对储层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回压降低,渗透率先是急剧降低而后降低幅度越来越缓;应力敏感曲线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渗透率下降幅度较大,超过了45.00%,以微裂缝受压闭合和大孔隙被压缩的拟塑性变形为主,第2阶段渗透率下降幅度低于15.00%,以岩石骨架颗粒本体被压缩的弹性形变为主;应用整个应力敏感曲线来评价储层会夸大储层敏感性,应用第2阶段来评价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较大,研究区日产量下降率达到了4.57%,因此,油田现场要适时地采取措施防止应力敏感的发生。
聂法健田巍国殿斌李中超
关键词:产能
低渗透油藏CO_(2)驱气窜影响因素分析及模糊评判预测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特征参量法推导了低渗透油藏CO2驱相似准则,并分析了影响CO2驱效果和气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O2驱气窜模糊评判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高慧梅何应付赵淑霞马涛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气窜
改善特低渗透特高含水严重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的途径
2015年
腰英台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后,目前已处于高含水期,长时间水驱后,油层高渗带形成大孔道,造成层问动用不均衡的状况,以及常规注水开发已很难再提高采收率的难题,基于不稳定注水的机理,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合理的注入强度和注入周期,并制定相关技术政策。矿场试验表明不稳定注水效果明显,可以大幅度控制自然递减,提高注水效率,为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保障,同时也对类似油藏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黄发木
关键词:周期注水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