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865)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何光华杨正林赵芳明凌英华谢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水稻
  • 14篇杂交
  • 13篇杂交水稻
  • 6篇性状
  • 5篇杂交稻
  • 4篇籼型
  • 4篇产量性状
  • 3篇籼型杂交水稻
  • 3篇粒形
  • 2篇遗传率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籼型杂交稻
  • 2篇恢复系
  • 2篇基因
  • 2篇功能叶
  • 2篇干物质
  • 2篇干物质累积
  • 2篇AFLP
  • 2篇不同遗传背景

机构

  • 14篇西南大学
  • 10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贵州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绵阳市农业科...

作者

  • 15篇何光华
  • 12篇杨正林
  • 11篇赵芳明
  • 10篇谢戎
  • 10篇凌英华
  • 9篇查仁明
  • 7篇钟秉强
  • 6篇桑贤春
  • 3篇卢瑶
  • 3篇刘成元
  • 2篇彭涛
  • 2篇黄富
  • 2篇李云峰
  • 2篇罗洪发
  • 2篇吴丽君
  • 2篇李耘
  • 2篇张毅
  • 1篇邹志勇
  • 1篇王秋实
  • 1篇余国东

传媒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Rice s...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标记遗传效应预测杂交水稻产量性状被引量:4
2010年
选用13个水稻不育系和19个恢复系按NCII设计配制两套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51个,2005年分别在重庆和泸州种植,结合AFLP和SSR标记位点的遗传效应,预测7个产量性状值。用两套组合F1,产量性状对标记多态性位点进行筛选,获得阳性位点和增效位点及其加性和(或)显性效应值,通过逐步回归构建分子标记遗传效应预测产量性状模型,并对不同亲本组合(套间预测)及固定亲本组合产量性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阳性和增效位点进行套间预测的效果,绝大多数不理想(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一0.55~0.45),且预测效果不稳定;(2)阳性和增效位点对第二套固定亲本组合的预测效果相近,均优于套间预测,其中对固定恢复系组合的预测好于对固定不育系;(3)对固定亲本组合大部分产量性状的预测达到较理想水平,其中增效位点对固定不育系组合结实率、固定恢复系组合有效穗数、阳性位点对固定恢复系组合穗着粒数、单穗重的预测在0.6以上。用分子标记遗传效应预测产量性状,只需少数标记,应用方便,特别是对水稻育种亲本选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查仁明杨正林赵芳明桑贤春凌英华谢戎何光华
关键词:分子标记杂交水稻
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以籼型水稻13个不育系和19个恢复系为材料,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两套杂交组合(7×10和9×9),在四川泸州和重庆北碚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研究水稻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遗传特征。剑叶宽、倒2叶长和宽、倒3叶长的遗传变异是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引起的,但叶宽是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而叶长则以显性效应为主,剑叶长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显性效应引起,倒3叶宽的遗传变异则主要由加性效应引起。功能叶各性状的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不显著,而叶长的显性效应与环境互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套组合中叶宽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叶长,其中最大的是倒2叶宽,分别为58.65%和48.19%。叶长和叶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亲优势或负向超亲优势,其中,叶长和叶宽的中亲优势率变幅为4.46%(倒3叶宽,第1套)~27.53%(倒3叶长,第2套),而6个功能叶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则均大于100%。
凌英华杨正林钟秉强赵芳明查仁明谢戎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功能叶杂种优势遗传率
水稻抗稻瘟病资源与野败型骨干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被引量:3
2007年
对17份水稻抗稻瘟病资源的苗期进行叶瘟病菌接种、抽穗期进行颈瘟病菌接种,并测定它们的抗病性。选取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64对SSR引物,对抗病资源与21份不同时期育成的骨干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份遗传资源的抗病性较好,多数达到抗和高抗水平,尤以IR99-92、548、R41三份材料抗病频率为85%以上、抗颈瘟性好,颈瘟均为1级。SSR分析表明,64对引物在38份供试材料中一共检测到21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210条,多态率高达95.89%。用Nei和Li法计算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把38份材料聚为6类,优秀抗病资源IR99-92、548、R41与21份恢复系中大部分材料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因此,这3份抗病材料可被用来与其遗传差异较大的恢复系杂交,进行抗病新品种选育。
王秋实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抗病资源SSR标记
AFLP增效和减效位点预测杂交水稻产量性状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10年
选用13个水稻不育系和19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2套半双列杂交组合,分别用每套组合F1产量性状对该套亲本AFLP多态性位点(总位点)进行筛选,获得阳性、增效和减效三类位点。分别用基于总位点、阳性、增效和减效4类位点的亲本遗传距离构建AFLP标记预测模型,对另一套组合产量性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总位点中只有少数为阳性位点。与总位点相似,阳性位点用于产量性状预测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以下简称为预测系数)太低;(2)而单独利用增效或减效位点,以及同时利用该2类位点(构建二元模型),3类预测效果均大大提高,其中增效位点对结实率,增效或减效位点,及同时利用增效和减效位点对单株产量,4个预测系数在0.6以上,可以用于指导水稻育种;(3)利用2套组合均筛选到的共同增效和减效位点的预测也达到较高水平,其中4个预测系数在0.5以上,因其所使用的预测位点数大大减少,应用更为有利。
查仁明桑贤春赵芳明凌英华罗洪发李云峰
关键词:AFLP杂交水稻
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两套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性状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母体效应影响。大多数粒形性状的普通直接遗传率和普通母体遗传率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除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都以普通直接遗传率为主,糙米厚和整精米厚以普通母体遗传率为主,但因材料和性状的不同有所差异。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A、缙2A、N45、缙恢34、蜀恢527和泸恢17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缙香1A对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粒形性状改良效果较好。
卢瑶赵芳明钟秉强查仁明谢戎余国东李经勇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遗传率
不同遗传背景下杂交籼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09年
为明确水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以不同遗传背景下籼稻的10个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为亲本,按照NC II设计配制两套双列杂交组合,对水稻12个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性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片功能叶叶长与叶面积、剑叶宽、倒2叶宽等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功能叶夹角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遗传背景对夹角性状与9个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则存在明显差异,在第1套组合中,其相关系数均为负值,且相关均不显著;而第2套组合则相反。8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与平均穗长、着粒密度、穗实粒数以及穗着粒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穗长与穗着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遗传背景对产量组成上有较大影响,在第1套组合中单株产量主要由结实率、单株穗数以及穗实粒数等性状决定,而在第2套中则主要由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等性状决定。在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中,叶长、叶面积、剑叶宽、倒2叶宽与着粒密度、穗实粒数以及穗着粒数等3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2个水稻功能叶性状与8个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产量构成因素均主要受叶面积和叶夹角影响,两种不同遗传背景中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9.8%和84.0%。
凌英华赵芳明杨正林桑贤春何光华
关键词:籼稻功能叶产量构成因素
用SSR标记分析不同时期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差异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不同年代广泛应用的野败型杂交水稻9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较大,且在不育系与恢复系间>恢复系内>不育系内,较大的不育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是杂交水稻高产的原因;(2)与前期恢复系相比,虽然后期恢复系内的遗传差异没有显著增加,但选育出了以明恢63等为代表的遗传差异大的恢复系,这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杂交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提供了基础;(3)不育系内的遗传差异后期并没有扩大,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杂交水稻产量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增加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十分必要;(4)不同年代亲本的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变化与杂交水稻产量变化相关,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差异可为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查仁明罗洪发何光华
关键词:杂交水稻SSR
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株高的发育遗传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两种环境条件下株高的发育遗传规律。供试材料和环境均会影响水稻株高表现,且环境对株高的影响随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减小。在不同发育阶段,水稻株高主要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但影响程度会随供试材料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会对株高产生一定影响;控制株高的遗传效应在各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现,且加性效应的表达比显性效应的表达更为活跃;条件环境互作效应亦会对株高发育遗传产生一定影响,前期影响尤其大;水稻株高的群体平均优势总体上随发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至成熟期达到最大;群体超亲优势的变化规律因供试材料的不同而略微出现一些差异,但均在后期趋于稳定,且均为正值。在多数发育时期,水稻株高条件群体平均优势达到正向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条件群体超亲优势达到负向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在各时期均有新的表现,但其表现的大小和方向均有所不同。
彭涛钟秉强凌英华杨正林查仁明谢戎刘成元何光华
关键词:籼型杂交水稻株高发育遗传环境效应
分子标记增效座位在不同生长环境下预测籼型杂交稻籽粒外观性状的效应被引量:7
2008年
以两套杂交水稻不完全双列组合(按NCⅡ设计)及其亲本为材料,在重庆和泸州两个环境条件下种植,利用SSR和AFLP技术分析32个亲本材料的1085个标记座位,并从这1085个标记座位中筛选出与F1粒形性状相关的阳性位点和增效位点,分别用此两类座位计算的遗传差异对F1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的长、宽和厚共9个籽粒外形性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增效位点的亲本遗传距离与相应F1粒形性状的相关系数在0.321 ̄0.892间,平均0.736,高于阳性位点的相关系数。对不同亲本组合(套间)的预测结果表明,增效位点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阳性位点,其预测值为0.138 ̄0.805,平均0.451,其中对谷宽、糙米宽和整精米宽预测值分别为0.704、0.707和0.654,达到了可预测水平。同一套组合在不同环境下(环境间)预测结果表明,增效位点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阳性位点,预测值平均达0.653,除谷厚、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的6个粒形性状其预测值均在0.640以上,达到了可预测水平。部分性状在组合间和环境间达到可预测水平,这将为育种家们对这些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卢瑶杨正林赵芳明凌英华桑贤春谢戎刘成元邹志勇何光华
关键词:杂交水稻粒形性状环境因素杂种优势预测
Developmental Genetics Analysis for Plant Height in indica Hybrid Rice Across Environments被引量:14
2009年
The developmental genetics of plant height was analyzed from two groups of three-line indica hybrid rice at tw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NCII design, using the additive-dominant developmental genetics models and the statistic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ce 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uld both affect plant height, an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on plant height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plant development. Additive and dominant effects both governed the performance of plant height at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However, the degrees of effect varied among the rice genotypes.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s and genotypes also affected plant height. The genetic effects differed at most developmental stages. Furthermore, the expressJon of additive effect was more active than that of dominant effect. Conditional interaction effects with environment also influenced plant height during genet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t the eady stage. Mid-parent heterosis (HMP)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plant height, and maximized at the latest stage, whereas the heterosis over the better parent (HBP) showed small differences among the genotypes, and kept stable at the later stage, with positive numeric value. At most developmental stages, conditional HMP was positively significant, while conditional HBP was negatively significant. All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HMP and HBP have some new expressions in all developmental periods and the levels and direct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PENG TaoZHONG Bing-qiangLING Ying-huaYANG Zheng-linZHA Ren-mingXIE RongLIU Cheng-yuanHE Guang-hua
关键词:HETEROSI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