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HZ009)

作品数:18 被引量:169H指数:5
相关作者:黄玉顺沈顺福孔德永孙铁骑杨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儒学
  • 6篇儒家
  • 4篇哲学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儒学现代化
  • 3篇情感
  • 2篇儒学史
  • 2篇情感论
  • 2篇重写
  • 2篇西方哲学
  • 1篇大众化
  • 1篇当代视域
  • 1篇道家
  • 1篇帝国
  • 1篇帝国时代
  • 1篇电影
  • 1篇对象性
  • 1篇心境
  • 1篇心灵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白城师范学院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作者

  • 3篇沈顺福
  • 3篇黄玉顺
  • 2篇孙铁骑
  • 2篇刘宏
  • 2篇杨虎
  • 2篇孔德永
  • 1篇石永之
  • 1篇孟朝
  • 1篇郭萍
  • 1篇王义
  • 1篇张笑添

传媒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现代哲学
  • 1篇理论探讨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潍坊工程职业...
  • 1篇原道
  • 1篇当代儒学
  • 1篇国际儒学论丛

年份

  • 1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建与超越:新世纪儒教问题的诉求被引量:2
2015年
儒教分为广义儒教和狭义儒教。广义的儒教是指在新世纪有关以儒家的一些基本观念为信仰的传播活动,包括现代宗教意义上的"儒教"、读经运动、儒家的宪政运动以及全球文明对话等问题。而狭义的儒教是指儒家宗教(confusicion religion),它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具有同等的性质,其演化形式还有国教和公民宗教。在此处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儒教,即儒家宗教或建制化的儒教。在新世纪,儒教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理论上,儒教是否具有超越和神圣的维度;第二,儒教是否能对现代性的问题有所回应;第三,在实践上,儒教应该如何重建。当考察了有代表性的重建模式后,我们发现其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这就将现代性局限于"西方的现代性",理解有所偏狭,因此,我们应当寻求一种更高的视域——当代视域。
王义黄玉顺
关键词:当代视域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关系的认识与省视
2015年
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至今,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互冲突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57年,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进入了既排斥又融合阶段。第三阶段,从1957年中共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起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止,此阶段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认识再一次对立,出现全盘否定和排斥儒学的现象。第四阶段,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中共在这一时期对儒学的态度经历了由批判继承到继承发扬再到弘扬创新的过程。认识并省视这一发展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笑添孔德永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儒学
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被引量:94
2012年
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从儒学到马克思主义的变迁过程。目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构面临各种复杂环境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二者在中国先后居于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联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与认同建构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传播方式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借鉴儒学认同的经验。其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具有根本性,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和增强党的信任就构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孔德永
关键词:意识形态儒学马克思主义
儒家的情感观念被引量:25
2014年
在汉语中,"情"从一开始就兼有两层基本含义:情感(人情);情实(事情)。在中国观念史、儒学史上,当"情"浑然不分地兼指人情与事情并且"情"与"性"并无截然分别的时候,此"情"为本源之情,这是原典儒学的观念,也是当代儒学正在复兴的观念;当"情"严格地分别各指情感与事情并且情感被置于"性→情"架构之中的时候,此"情"为形下之情,这是帝国时代儒家形而上学的观念。总之,在本源层级上,儒家的情感观念不是一个伦理概念,而是一个存在观念。
黄玉顺
关键词:儒家人情情感
信他与信我——中西信仰观之比较
2015年
中西方传统皆有信仰。中国古代的信仰之信,源自本性之真与诚,并由他者之真而转换为相信者之信,故是信他,即因其有信而信之。西方传统的信仰,根据普兰廷格的A/C模型理论,皆出自相信者之固有的、知性的官能,即"神圣感"和"内在鼓动"而产生的合理的知识。相信出自自己,故是信我。这便是中西方信仰产生的不同机制。这种不同体现了思维方式的不同。
沈顺福
关键词:信仰
儒家情感论批判被引量:3
2014年
儒家情感理论的第一原理是情由性定:性情一体、情由性出、性善情邪、性体情用。人性是情感的基础,情感则是人性的自发与自然发展的结果。这揭示了情感的器质性或生理性基础,但是这类情感是被动的。当情感不当时,人类只能够依靠外力来控制情感。在控制情感的过程中,行为人也失去了自己。这和西方的依靠自由意志而产生的情感以及自己能够掌控情感的思路完全不同。后者能够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而在儒家情感理论体系中,情感是被动的,自己无为。
沈顺福
关键词:儒家西方哲学意志
中华帝国晚期儒学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围绕“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的思考
2015年
现代化意味着市民社会的出现和现代性观念的觉醒。就此而言,儒学的现代化应当追溯到晚明时期。中华帝国晚期,儒学现代化经过了三个阶段:晚明时期出现的"尊情反理"思潮是现代性观念的先声;明清之际完成了儒学政治理念的转型和儒学经典的复兴;乾嘉时期在重新阐释原始儒学中"情""理""礼""仁"等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迥异于程朱理学的新义理观。重新认识此段时期儒学现代化的历史脉络,有助于为正在构建的中国现代性服务。
刘宏
关键词:儒学历史脉络
情性论:儒家情感论的再省察被引量:2
2014年
"仁"无疑是儒学的基础观念。在本真原始意义上,"仁"作为情感是先于主体性、先于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但秦汉以来的传统儒学形而上学架构"性→情"论遮蔽了作为存在本身的情感。故有必要基于一种既是最新的又是最原始的思想视域和观念架构——"情→性"论的考察,重新追问本源情感。这个观念在根本上说乃是作为存在本身的无。正是这种本源的情感才给出了存在者,给出了主体性。
杨虎
关键词:儒家
自然与中国古代道德纲领被引量:5
2014年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构成的中国哲学均追求自然。道家倡导道法自然与无为,顺其自然是其道德主旨。儒家强调依仁义行、人心顺于道心、由心自然知仁义孝礼,顺德性而为即成人之正道。佛教双遣有无,以为中道,由无心于物,进而无作,顺其自然,终至涅槃人生。从儒释道三家来看,自然或顺其自然便成为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的共同纲领。
沈顺福
关键词:儒家道家佛教
微电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引量:1
2014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化大众"。微电影以其自身传播优势,成为现代社会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桥与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传播空间的拓展、传播效率的增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之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孟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