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48)

作品数:24 被引量:280H指数:11
相关作者:胡锦矗廖文波张泽钧齐敦武张文广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大熊猫
  • 7篇种群
  • 4篇动物
  • 4篇生境
  • 3篇生境选择
  • 3篇头骨
  • 3篇群落
  • 2篇大熊猫种群
  • 2篇珍稀
  • 2篇生态学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种群生存力
  • 2篇种群生存力分...
  • 2篇种群数量
  • 2篇聚类分析
  • 2篇姬鼠
  • 2篇黑线姬鼠
  • 2篇繁殖
  • 1篇大熊猫生境
  • 1篇动物地理

机构

  • 19篇西华师范大学
  • 5篇四川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市第一中...

作者

  • 23篇胡锦矗
  • 7篇廖文波
  • 3篇张文广
  • 3篇周材权
  • 3篇齐敦武
  • 3篇张泽钧
  • 2篇吴攀文
  • 2篇章敬旗
  • 2篇徐伟霞
  • 2篇唐中海
  • 2篇吴华
  • 2篇郭延蜀
  • 2篇吴红
  • 2篇李操
  • 2篇张君
  • 2篇胡远满
  • 1篇吴庆贵
  • 1篇侯万儒
  • 1篇黄小富
  • 1篇易宏国

传媒

  • 8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兽类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嘉陵江下游黑线姬鼠(Apodernus agrarius)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的形态学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2008年4-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作了形态学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分别在各样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种群差异.对外形量度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合川东岸的黑线姬鼠种群与江北区的种群之间存在差异;而四川短尾鼩在合川西岸与合川东岸的种群之间、沙区西岸与北碚东岸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以上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研究初步说明嘉陵江对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的种群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地理隔离作用.
尹彦强胡锦矗吴攀文艾永斌黎运喜
关键词:黑线姬鼠头骨
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对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作者通过随机设置112个20m×20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iva选择指数对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竹鼠喜欢选择东南坡、中坡位、坡度适中(25-45°)、上层乔木郁闭度大于50%的常绿落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采食青川箭竹,对于基径较粗(大于10mm)、密度适中(20-40株/m2)、距水源较近且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的青川箭竹林更加青睐.
黄小富李家烈
关键词:中华竹鼠坡位落叶阔叶林郁闭度生境选择基径
大熊猫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7
2003年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濒危动物,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籍中就有记载.1869年由戴维(A.David)订为新种发表后,开始从形态学、动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及遗传学、繁殖和兽医学、应用技术学等现代学科对大熊猫进行了多学科研究,截至2001年(部分刊物至2002年8月),有关大熊猫研究已发表的论文达1450篇,出版的专著与论文集约30余部,将这些论文和专著按其主要内容与学科综述成本文.
胡锦矗胡杰
关键词:大熊猫动物地理学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兽医学
南充城区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微尾鼩的性比特征被引量:15
2004年
采用夹日法对南充城区的居民区、河谷、风景区和校园4种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微尾的性比及其月变化和年龄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城区共有微尾(Anourosorexsquamipe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flavipeci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大足鼠(Rattusnitidus)、小家鼠(Musmusculus)和灰麝(Crociduraattenuata)等8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以微尾为主.优势种微尾的总性比(♀/♂)为1.07(χ2=0.64,P>0.05),差异不显著,种群性比存在明显的年龄变化,但月性比变化不明显.
廖文波刘涛刘亚斌吴攀文胡锦矗
关键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社鼠黑线姬鼠月变化
行为生态学在中国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6
2003年
动物行为生态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行为生态学是在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与动物行为的存活值、适合度和进化意义,是生态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在我国这一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以来,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张君胡锦矗
关键词:行为生态学动物行为适合度进化论
九江城市及郊区麻雀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调查被引量:4
2005年
2003年10月-2004年5月期间对九江城市及郊区麻雀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现状及其历史变迁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麻雀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锐减,直至2000年,麻雀又重新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迹象,并最终形成以九江县城为消失区、在产粮区罕见以及在九江市区、蔬菜区和产棉区广布的现有空间分布格局.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农药及工业性大气污染两个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所致.
付义强郭延蜀胡锦矗
关键词:种群数量麻雀历史变迁环境因子产粮区工业性
四川南充城区鼠形小兽群落结构被引量:1
2005年
2003年9月~2004年8月对南充城区的鼠形小兽群落进行研究,应用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3种群落:C1以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主的居民区附近的垃圾地带鼠形小兽群落;C2以微尾鼩+大足鼠(Rattus nitidus)为主的河谷-风景区鼠形小兽群落;C3以微尾鼩+褐家鼠+黑线姬鼠(Apodernus agrarius)为主的校园鼠形小兽群落.其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以C3最高,C2次之,C1最低,导致其原因可能与生境和食物丰富度有关.
廖文波吴庆贵胡锦矗刘涛吴红林玲
关键词: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家燕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被引量:14
2005年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卵重(2 5 7±0 3 8)g。孵卵期(1 6±1 )d ,育雏期2 2~2 3d。雏鸟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体长、翅长及1 3日龄前的体重增长曲线均呈“S”型。
田丽周材权易宏国胡锦矗
关键词:家燕繁殖生态生长发育雏鸟
川中方山浅丘地区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及其变动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川中方山浅丘地区室内、外生境的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及其时期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境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生态优势度4个变量均不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而是处于明显的时期交替升降变动过程;室内生境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第1时期最大,第2时期最小,生态优势度第1时期最小,第2时期最大;室外生境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第1时期最低,第2时期最高,生态优势度第1时期最高,第2时期最低,室内、外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与生态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室内群落鼠形小兽优势种褐家鼠数量年变动为周期性波动,室外群落鼠形小兽优势种微尾、大足鼠与黑线姬鼠数量年变动均为周期性波动;室内群落鼠形小兽优势种褐家鼠相对密度与室外群落优势种微尾呈不显著负相关,与黑线姬鼠呈不显著正相关,但与大足鼠呈极显著正相关.
廖文波胡锦矗李操刘涛将北平
关键词:群落结构
评估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两种方法比较:以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为例被引量:14
2006年
采用景观因素赋值法(方法Ⅰ)和主成分分析法(方法Ⅱ)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Ⅰ的结果中中等适宜、适宜等级和最适宜等级所占的面积分别为94.62、45.46和0.21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4.17%、2.00%和0.01%;而方法Ⅱ的结果中,中等适宜和适宜等级所占的面积分别为623.03和170.27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27.49%和7.51%。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和景观因素,发现2种方法均能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生境进行评价,但差异较大。方法Ⅰ评判因素较少,各因素所占比重较大,因素对整个评价结果影响很大,评价结果不精确,但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方法Ⅱ所需评判因素较多,野外搜集所需资料困难,累计贡献率很难达到95%,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为了减少评估误差,应将2种方法结合对动物生境进行评估。
张文广唐中海齐敦武胡远满胡锦矗白丹
关键词:大熊猫栖息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