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KJ0018)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何飞飞邹冬生陈恋万树明徐欢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紫色土
  • 1篇植被恢复模式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植物多样性研...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排序
  • 1篇人工植被
  • 1篇人工植被恢复
  • 1篇小生境
  • 1篇龙须草
  • 1篇RDA

机构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邹冬生
  • 2篇何飞飞
  • 1篇关文彬
  • 1篇徐欢
  • 1篇万树明
  • 1篇陈恋

传媒

  • 1篇作物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紫色土人工植被恢复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评价紫色土地区3种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2010年10月对湖南省衡阳县紫色土国家重点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内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引入龙须草能提高植物种类和数量,但与自然恢复模式相比,人工恢复模式下整个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对3种恢复模式下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群落研究表明,人工恢复地和乔木群落的丰富度、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heldon均匀度指数均明显高于自然恢复地,而灌木、草本群落无明显差异,说明经过4年的人工培育,人工植被恢复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处于恢复的演替阶段,群落结构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万树明何飞飞陈恋邹冬生
关键词:紫色土植被生物多样性
龙须草复合种植技术对紫色土小生境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紫色土的植被恢复是中国植被恢复难题之一。为了研究龙须草植被改善紫色土生境的效果,将引种龙须草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相结合,寻找最适宜紫色土地区生态恢复的龙须草植被恢复模式。设置3种龙须草植被恢复地模式(人工恢复地I、Ⅱ和自然恢复地Ⅲ),于2010年7月中旬在湖南松林村进行野外调查。通过群落分类双向指示种分析和群落排序冗余分析表明:1)土壤全氮量、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坡位和恢复模式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2)3种植被恢复地模式中,人工恢复地Ⅱ的群落Gleason丰富度指数最大(坡上位2.171,坡下位5.863),土壤全氮量和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有明显提高。因此,利用龙须草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优先选取恢复效果最好的人工恢复地模式Ⅱ。
徐欢何飞飞万树明邹冬生关文彬
关键词:紫色土龙须草植被恢复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