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077)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叶荭赵有斌刘俊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修辞
  • 2篇轭式搭配
  • 2篇笔法
  • 2篇春秋
  • 2篇春秋笔法
  • 2篇搭配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修辞解读
  • 1篇修辞研究
  • 1篇修辞运用
  • 1篇言外之意
  • 1篇隐喻
  • 1篇隐喻认知
  • 1篇隐喻认知功能
  • 1篇英汉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结构

机构

  • 6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篇叶荭
  • 2篇赵有斌
  • 1篇刘俊梅

传媒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策略
2014年
针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大学英语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构成、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三方面现状,提出"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教师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实现这一目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校方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灵活分类的考核标准。
赵有斌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知识结构通识教育
基于隐喻认知功能的英汉轭式搭配诠释被引量:3
2015年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叶荭
关键词:轭式搭配隐喻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春秋笔法”解读
2013年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具有微言大义、一字褒眨、婉而成章等特征的修辞手法。本文以钱钟书和简‘奥斯丁小说为例,从“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四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两位作家在运用“春秋笔法”提升作品审美价值,增强讽刺幽默效果,激发读者创造性参与和扩大阐释空间方面的不谋而合,探究“春秋笔法”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产生异曲同工之妙的深层修辞机理。
叶荭
关键词:春秋笔法钱钟书小说
原型理论视角下轭式搭配修辞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轭式搭配是指用一个词来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而这个词通常只和其中一个事物搭配,然后顺势把它连用到另一事物上。在原型理论的观照下,拈词界定了一个语义范畴,在此范畴中,本体成为原型成员,拈体因为和原型成员之间具有一定家族相似性而成为边缘成员,拈体和本体通过拈词连接起来。通过一定的家族相似性构成的搭配没有超越特定的语义范畴,因而并不牵强。这种顺势搭配由于拈体和本体之间距离远、家族相似性低,产生了新奇、生动、简洁和幽默的修辞效果。运用原型理论对轭式搭配进行新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解读其修辞效果。
叶荭
关键词:轭式搭配家族相似性
钱钟书对“春秋笔法”的修辞解读和运用被引量:2
2013年
钱钟书关注和重视修辞学研究,强调文学的"言外之意"。中国传统的"春秋笔法"的突出特点是"微言大义"和"尚简用晦",这和钱钟书重视文学的"言外之意"的修辞观是一致的。钱钟书在长期的修辞理论研究和修辞运用实践中非常重视"春秋笔法",不仅对"春秋笔法"进行修辞解读,开拓了"春秋笔法"的修辞研究,还把这种笔法大量地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叶荭
关键词:言外之意春秋笔法修辞解读修辞运用
两性之间的斗争——评劳伦斯作品中的两性观
2013年
劳伦斯是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在其作品中,他一直寻求灵与内合二为一、和谐的两性关系,并以此作为拯救腐朽的工业文明下处在黑暗中的人类的灵魂。在此主题下,劳伦斯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生动的男性形象。本文就劳伦斯作品中的三个男人形象《儿子与情人》中的莫瑞尔,《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梅勒斯和《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伯金来探讨劳伦斯如何在作品中确立一种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
刘俊梅赵有斌
关键词:灵与肉两性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