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50)

作品数:163 被引量:1,761H指数:24
相关作者:吴爱祥王洪江王贻明高谦高永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冶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矿业工程
  • 25篇建筑科学
  • 11篇冶金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8篇尾砂
  • 18篇充填
  • 17篇采矿
  • 16篇全尾砂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12篇铜矿
  • 12篇膏体
  • 11篇边坡
  • 10篇矿山
  • 9篇铁矿
  • 9篇微震
  • 8篇岩体
  • 8篇稳定性分析
  • 8篇空区
  • 7篇支护
  • 7篇浓密机
  • 6篇堆浸
  • 6篇压强度
  • 6篇抗压

机构

  • 158篇北京科技大学
  • 14篇金川集团股份...
  • 9篇教育部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湖南涉外经济...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武汉钢铁(集...
  • 3篇堪萨斯大学
  • 3篇蒙自矿冶有限...
  • 2篇贵州大学
  • 2篇长沙有色冶金...
  • 2篇西澳大利亚大...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中国瑞林工程...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包头钢铁(集...
  • 2篇西山煤电(集...
  • 2篇紫金矿业集团...

作者

  • 65篇吴爱祥
  • 34篇王洪江
  • 24篇王贻明
  • 22篇高谦
  • 21篇高永涛
  • 18篇吴顺川
  • 17篇宋卫东
  • 13篇焦华喆
  • 13篇周喻
  • 13篇杨志强
  • 12篇刘晓辉
  • 11篇韩斌
  • 10篇杜建华
  • 10篇尹升华
  • 9篇胡乃联
  • 8篇李辉
  • 8篇付建新
  • 8篇黄明清
  • 8篇李健
  • 7篇于少峰

传媒

  • 26篇金属矿山
  • 1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3篇中南大学学报...
  • 1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采矿与安全工...
  • 9篇黄金
  • 9篇岩土力学
  • 9篇现代矿业
  • 3篇有色金属(矿...
  • 3篇铜业工程
  • 3篇采矿技术
  • 3篇中国矿山工程
  • 2篇科技导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湿法冶金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7篇2015
  • 40篇2014
  • 51篇2013
  • 32篇2012
  • 13篇2011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纵向变形曲线是隧道开挖面空间约束效应的直观反映,多数纵向变形曲线的研究并未考虑围岩质量和应力水平的影响。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采用有限差分法,提出了能够量化不同围岩质量及应力水平下开挖面空间效应差异的纵向变形曲线函数表达式,可以简便地得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通过误差分析及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值相同时,围岩纵向变形曲线随着埋深增加变得更加平缓,即围岩应力及位移的释放过程越缓慢,埋深相同时,随着围岩基本质量指标值的降低,围岩纵向变形曲线显示出同样的趋势,相对于开挖面前方,开挖面后方纵向变形曲线的这种特点更加明显;开挖面处纵向变形也是围岩质量与应力水平的函数,最大值不超过隧道径向变形最终值的30%。
吴顺川耿晓杰高永涛赵国军李健严琼
关键词:隧道工程
堆浸散体颗粒结构对溶浸液渗流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分析了高泥浸堆的堆体结构,运用CT扫描技术对溶浸柱浸出前后进行扫描,构建了二值化图像,将堆体孔隙率计算直观地转化为图像的几何运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颗粒与堆体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均匀性差的堆体,其松散颗粒容易在浸出过程中发生迁移,导致溶浸柱下部颗粒结构变致密,浸出后的平均孔隙率降低2.63个百分点,浸出5 h后的渗透系数降低37.5%;提高入堆颗粒结构的均匀性,浸堆渗透系数可增大2~100倍,对高泥氧化矿采取水洗-分级浸出,浸出率可从1%提高到60%。
吴爱祥王少勇杨保华
关键词:CT扫描堆浸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岩爆烈度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综合分析了岩爆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岩石应力系数σ_θ/σ_c、岩石脆性系数σ_c/σ_t和弹性能量指数Wet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岩爆烈度预测。以国内外比较典型的32个岩石地下工程实例作为基础样本数据,结合ID3算法建立了判定岩爆烈度的决策树模型。再选取15个工程实例,运用建立好的决策树模型对其岩爆烈度进行分级,并与实际岩爆等级以及采用模糊灰关联法、距离判别法、ν-SVR算法的评判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决策树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准确可靠、预测效率高的特点。
陈顺满吴爱祥王贻明许梦国
关键词:岩爆烈度决策树
等效岩体随机节理三维网络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由于目前仍难以将建立的结构面网络模型直接应用于岩体力学行为的分析,构建反映节理真实空间状态的等效岩体模型是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计算的研究基础。以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东矿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节理测线法调查,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节理倾向、倾角、间距和迹长进行统计分析、偏差校正并建立概率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Monte Carlo随机模拟理论并采用Matlab软件,获取节理模拟数据,并通过OPEN GL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能充分反映工程岩体节理分布特征的等效岩体随机节理三维网络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统计相似性。该研究成果可为等效岩体技术所利用,并为后续开展节理岩体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尺寸效应、各向异性、表征单元体积(REV)、关键块体识别、开挖效应、破裂机理等量化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吴顺川周喻高永涛MISRA A
关键词:岩石力学概率统计MONTE
一株产氨浸铜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从内蒙古某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分解尿素的产氨细菌(命名为 JAT-1),革兰氏阴性,菌落表面平整湿润,乳白色,短杆状.菌体尺寸为φ0.2~0.4μm ×1.5~2.0μm.结合16S rDNA 测定和菌株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与 Providencia Sp. Sam 130-9A 同源性高达99%.对其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JAT-1以10 g×L -1柠檬酸钠作为碳源,20 g×L -1尿素作为氮源,最佳生长pH 值范围为8.0--9.5,最佳初始接种浓度20%.采用该细菌进行碱性铜矿摇瓶浸出实验,144 h 后铜浸出率可达42.38%,表明该菌株具有应用于碱性铜矿浸出的潜力.
王洪江吴爱祥熊有为胡凯建黄明清
关键词:铜矿细菌
高陡边坡下充填法开采挂帮矿稳定性数值模拟与安全监测被引量:15
2013年
充填法开采挂帮矿不但可以充分回采矿石,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下滑和控制采场围岩变形。以武钢大冶铁矿尖山挂帮矿体采用充填法开采为工程背景,运用CMS三维空区探测系统对原有空区进行探测,通过CMS及3D mine-FLAC3D耦合的方法对开采充填过程中采场围岩及露天边坡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提高了数值模拟的可靠程度。计算结果表明,采空区的充填可有效地控制围岩及露天边坡的变形,实现安全开采。在挂帮矿体开采过程中,建立应力、断面收敛及全站仪联合监测网,对采场围岩、矿柱及边坡的位移、应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吴姗宋卫东杜建华张兴才周家祥
关键词:挂帮矿高陡边坡数值模拟
基于层次分析法-正态云模型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被引量:11
2016年
鉴于边坡问题是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之一,基于云模型理论,综合考虑坡高、坡度等多个影响因子,选出10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指标,由此计算分析各指标隶属于不同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并结合正向正态云模型和指标权重,计算待评估边坡的综合确定度,最终确定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以某水电站库岸边坡为例进行建模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对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预测,正确率较高,为比较合理快速地分析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袁爱平
关键词:岩质边坡云模型层次分析法稳定性
基于AHP-FCE法的高海拔地区采矿方法优选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对高海拔地区的采矿方法进行科学评判,避免经验类比法的主观随意性,以西藏自治区某多金属矿为工程背景,将采矿方法的选择转化成系统工程决策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安全、环境和资源5大因素,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合理的权重矩阵;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隶属矩阵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理论最优方法;最后提出了一套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优采矿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不仅能为高海拔地区的采矿方法选择提供依据,也为类似的方案优化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龚剑胡乃联张延凯王孝东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高海拔地区采矿方法
崩落法转阶段嗣后充填法采场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6
2013年
借助修正后的RMR方法对和睦山铁矿工程岩体进行了分级.分别采用厚跨比法、结构力学梁理论以及普氏拱理论对矿柱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嗣后采场破坏模型以及采场失稳演化过程.分析了采场尺寸、矿岩坚固性系数、抗拉强度以及内摩擦角对崩落法转阶段嗣后充填法采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极限平衡法建立了阶段嗣后充填法矿柱安全系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矿岩的坚固性系数和抗拉强度对顶板临界厚度影响明显;矿岩的内聚力对矿柱的安全系数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将上述结果应用到和睦山铁矿嗣后采场稳定性分析中,得到了块矿地带的采场顶板临界厚度和矿柱安全系数,并从理论角度分析19~#矿房跨塌的原因.
徐文彬宋卫东杜建华王文潇
关键词:采矿嗣后充填采场失稳模式
深长隧道断层带施工方案优化被引量:5
2011年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断层带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法对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进行动态开挖模拟,对比分析了中隔壁法和上下台阶法2种方案引起的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带围岩变形主要受最大主应力控制,剪应变主要呈"沿隧道纵向中间小两边大,沿断面竖向两边小中间大,沿断面横向右边小左边大"的变化趋势;围岩破坏主要为剪切破坏,断层上盘为最危险地带;此工程背景下,中隔壁法优于上下台阶法,中隔壁法导坑一的施工是关键环节。
李兵金爱兵王宇邓富根
关键词:隧道工程断层深埋特长隧道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