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5019)
- 作品数:9 被引量:96H指数:6
- 相关作者:黄勇翟菁王雪芹官莉冯妍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江淮流域两次暴雨过程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 2010年7月与9月在江淮区域发生了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其中7月12-13日发生在安徽沿江江南中西部的特大暴雨由大尺度降水系统中的中尺度对流活动所造成梅雨暴雨;而9月6日安徽淮北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暴雨则是由对流系统发展过...
- 黄勇
- 关键词:暴雨过程遥感监测江淮流域
- 文献传递
- 2009年江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遥感监测被引量:14
- 2012年
- 以卫星水汽图为主,结合可见光云图、雷达资料和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分析2009年6月5日发生在江苏徐州沛县的一次冰雹、龙卷天气,结果表明:卫星水汽图中动力异常区与对流系统的交界处和可见光云图上两个对流云团出流边界处触发的新的雷暴云团区域容易产生龙卷等强对流天气;水汽图上的水汽输送带与可见光云图的对流云系相一致,并且水汽图像特征与导致垂直运动和气流变形场的大尺度天气过程有关系,代表着对流层中上部的动力特征;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亮温对流云团中。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和雷达遥感资料很好地反映了短时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发展与演变,有效地补充了常规天气资料分析的不足,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 官莉王雪芹黄勇
- 关键词:雷达图像冰雹龙卷强对流天气
- 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增雨条件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新一代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安徽省秋季旱期一次降水过程的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模式预报的云降水结构与实况在总降水量及分布、云系回波特征、移动趋势方面基本一致,模式产品具有一定可信度,对云降水结构的分析表明,云中含有一定过冷云水且配合有上升气流的存在,这是有利的增雨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MM5模式结果计算了冰面过饱和度,散度差,K指数和850 hPa水汽含量,并由此得到综合增雨潜力指标,将指标与云结构、降水和卫星雷达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些指标揭示了云系中有利于增雨作业的动力、热力、微物理条件,对云系发展和降水过程有良好指示意义,与雷达卫星的观测结果较一致。最后,卫星反演产品、雷达回波以及雷达反演产品如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等特征与模式描述的云系结构特征一致,可判断作业的具体位置和时间,数值模式产品与观测资料结合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及时精确的指导。
- 翟菁黄勇胡雯蒋年冲陈晓红曾光平
- 关键词:增雨中尺度模式新一代天气雷达
- 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直观,但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观测到在雷达回波图中无法分析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且通过Tir=Twv线所处位置的分析,能够跟踪对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从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回波强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中,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系统的小尺度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高度的径向速度特征。综合两种探测信息可以相互弥补不足,提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 黄勇翟菁邱学兴
- 关键词:天气雷达卫星
- 局地分析预报系统在龙卷强对流天气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融合多种探测资料的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能够提供包含中尺度信息的高分辨率中尺度分析场,利用LAPS资料同化分析场分析2009年6月5日发生在江苏徐州的一次冰雹、龙卷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对流发生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2)动力不稳定条件,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能量;而充足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强对流的维持。(3)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对流运动的产生和发展。(4)强对流发生时会伴随强烈的上升气流。(5)从可降水量和水成物分布可以很好的识别出降水区和冰雹发生区。应用结果表明,LAPS输出的各种物理量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有较好的解释应用能力,能清楚地反映强对流系统的中尺度特征。
- 官莉王雪芹黄勇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
- 两类对流云合并过程及微物理特征模拟
- 基于MM5数值模式,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安徽、湖北、江苏等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这次过程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和实况资料结合进行对比,重点分析对流云合并过程。结果表明,模拟的云系整体分布位置和实况基本一致,模式可以模...
- 翟菁黄勇胡雯
- 关键词:强对流对流云
- 文献传递
- 江淮夏季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卫星观测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GMS-5、FY-2B和FY-2C等3颗静止气象卫星的资料,对2001年—2009年夏季发生在江淮区域内的35次暴雨过程和43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暴雨、冰雹这两种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只有65%冰雹过程中出现对流云合并,平均每个过程出现1.9次合并;而暴雨过程中,不仅有94%出现了合并,而且平均每个过程发生合并的频次也高达11.6次。从对流云之间的距离Dis、面积比Ar、云顶亮温最低值Tmin、最低亮温差异dTmin以及最低亮温变化幅度ΔTmin这5个量的统计与对比发现,两种强天气中的合并现象既有相同规律,也有不同的特征。通过进一步分析数值差异,得到不同云顶亮温最低值Tmin和最低亮温差异dTmin组合下,两强天气过程中不同面积比合并过程发生的可能性。结合距离Dis、面积比Ar得到了区分对流云合并后是产生冰雹还是引起暴雨的线索。
- 黄勇王雪芹苏爱芳冯妍翟菁
- 关键词:对流云合并卫星观测
- 黄山山脉地形对暴雨降水增幅条件研究被引量:32
- 2013年
- 利用103个自动气象站、6个人工观测站资料和5km×5km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资料,分析了黄山山脉的日雨量和短时雨量极值分布,发现日雨量极值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运用凝结函数、水汽收支和增幅系数方法诊断并计算了暴雨的地形增量,结果表明,降水系统经过黄山山脉时,扰动加强是降雨增幅的主要原因。扰动风场辐合与地形高度有利配合形成的地形抬升速度是降雨增幅的主要动力因子,地形抬升导致的水汽垂直通量和水平通量辐合是降雨增幅的直接原因。
- 刘裕禄黄勇
- 关键词:降水增幅地形抬升
- 基于多雷达和卫星的区域降水估测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及时开展降水监测以减少暴雨灾害损失,将气象卫星分析云类型与天气雷达估测降水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基于多雷达和卫星的区域降水估测系统。气象卫星资料与天气雷达数据在经过资料预处理、云类型分析以及降水量估测等3个处理步骤后,生成了空间分辨率为0.01°×0.01°的云类型分析和降水估测产品。应用情况表明,降水估测产品能够准确、细致地反映出区域内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
- 黄勇何永健冯妍叶金印
- 关键词:多雷达
- 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 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西南低涡东移过程中,对流不稳定区内,在低层显著气...
- 黄勇覃丹宇邱学兴
- 关键词:对流云合并暴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