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1Z202)

作品数:57 被引量:546H指数:12
相关作者:陆化普邓卫蔚欣欣卞长志张兵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军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交通工程
  • 8篇公路
  • 7篇经济圈
  • 6篇路网
  • 6篇公交
  • 5篇遗传算法
  • 5篇灰色关联
  • 5篇交通网
  • 5篇交通网络
  • 4篇用户均衡
  • 4篇快速路
  • 4篇交通分配
  • 4篇公路网
  • 3篇多用户
  • 3篇用户
  • 3篇双层规划模型
  • 3篇群算法
  • 3篇线网
  • 3篇离散交通网络...
  • 3篇灰色关联分析

机构

  • 36篇清华大学
  • 20篇东南大学
  • 4篇华东交通大学
  • 4篇中国城市规划...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国电子信息...
  • 1篇天津市渤海城...
  • 1篇江苏省交通工...

作者

  • 27篇陆化普
  • 18篇邓卫
  • 10篇蔚欣欣
  • 8篇卞长志
  • 6篇张兵
  • 5篇胡启洲
  • 5篇石京
  • 4篇易富君
  • 3篇钟绍鹏
  • 3篇刘小斌
  • 3篇李悦
  • 3篇程楠
  • 3篇吴照章
  • 3篇邵飞
  • 3篇孙煦
  • 2篇王继峰
  • 2篇周竹萍
  • 2篇吴娟
  • 2篇赵小强
  • 2篇姜秀山

传媒

  • 9篇公路工程
  • 8篇武汉理工大学...
  • 6篇交通运输系统...
  • 4篇东南大学学报...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物流技术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4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16篇2009
  • 5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际铁路和公路长途客运的定价博弈被引量:20
2010年
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加剧了经济发达地区城际客运交通市场的竞争,而竞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者是否能够采用吸引乘客的策略.本研究基于离散选择理论,使用Nested Logit模型分析出行者的城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确定不同交通方式客运量与运输价格的关系,建立各交通方式的运营利润模型.并以运营票价为竞争策略变量,建立城际铁路和公路长途巴士运输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给出了纯策略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解的存在性和计算方法.案例计算表明,传统的Logit模型与本研究的Nested Logit模型给出不同的均衡价格,且Logit模型会过高估计公共运输企业的利润.本研究对于合理配置城际综合交通方式具有参考价值.
卞长志陆化普尉欣欣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LOGIT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从时间维度看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对策研究——以东三省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试图从时间角度入手分析区域经济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依次讨论区域发展和交通系统战略目标的统一性、区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分布的同构性以及区域发展和交通运输投资的适应性,并以东三省为例,从上述三个角度逐一分析了东三省的交通战略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以及交通技术设施的投资决策,从时间维度上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交通对策。
程楠陆化普赵小强
北京市快速路速度—流量—密度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北京市快速环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实测交通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流量-密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据此来研究北京市快速环路交通流的运行特征;并利用不同的流密度模型进行相应的拟合,从而对各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进行北京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进行交通控制优化提供了基础。
孙煦陆化普吴娟
关键词:交通流
城市公共汽电车中途站人流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行人运行仿真问题,研究了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的中途站人流仿真模型。首先分析了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并以此为据采用元胞自动机建模技术进行行人仿真,在此之上开发了基于NetLogo的用于中途站行人交通流仿真的行人仿真分析平台,并介绍了该仿真平台在分析中途站行人交通组织中的应用。
刘小鼎李瑞敏刘庆楠赵曦
关键词:交通工程行人仿真元胞自动机NETLOGO
从空间维度看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对策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011年
本文利用扩大背景法分析空间维度上区域发展和交通体系的协调。从区域层面向上扩展,考虑国家层面的交通网络;同时从区域层面向下推进,考虑城市层面的交通活动。扩大背景的分析方法有助于认识区域交通系统的地位及作用。将国家层面下的空间交流投射在区域上,成为主要的交通干线;再分析城镇间的往来和具体的用地功能,从而了解区域交通的微观机理;进而可以形成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交通运输系统。
程楠陆化普王久梗
公路网布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现有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过于偏重机动性的缺点,在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中引入了可达性的概念,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考虑建设资金的约束,以公路网可达性最大和交通负荷度最小为目标函数;下层与传统的4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相结合,采用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为了反映上层模型的两个目标函数之间的trade-off关系,设计了基于Pareto最优的求解算法,并采用进化算法实现.文中提出的方法在北部湾区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得以运用.
王继峰陆化普
关键词:多目标决策PARETO最优进化算法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83
2009年
为解决城市交通规划问题,从定义、内涵和评价模型3方面对现有5种交通可达性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早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辨析了交通可达性与机动性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关系,提出了可达性导向的交通规划思路。与传统规划不同,该可达性导向的交通规划更加以人为本,更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陆化普王继峰张永波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可达性机动性
基于空间句法的道路布局与居民出行相关性研究——以扬州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以居民OD出行调查中形成的交通中区为分析对象,通过借鉴空间句法理论的思想,以GIS软件Arcview3.3中的空间句法分析模块为工具,分别对2003年和2007年扬州市道路网络与居民出行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句法理论与道路网关系的解析基础上,绘制了扬州市的轴线地图并运用Arcview软件得到空间句法分析变量,随后利用SPSS软件对各中区轴线句法指标的平均值与交通中区发生吸引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高相关性,这对于城市道路网络布局规划及评价、既定路网条件下各中区居民出行量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贺娟邓卫刘志明杨明
关键词:空间句法道路网
基于关联熵与复合物元的公交系统综合测度模型被引量:26
2011年
针对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态势问题,利用可拓学中的物元分析理论和信息论中的熵理论进行了定量研究.在考虑城市公交系统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公交系统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并用强弱准则对测度指标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利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信息熵、隶属函数和复合物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城市公交系统综合测度的复合物元模型.最后在关联熵确定测度指标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复合物元,将公交系统的多层次测定转化为单级测定,并用定量的数值来表示测度结果,该测度值能够简明确切地反映出城市公交系统发展现状水平.应用结果表明复合物元模型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性强,同时也为多层次多目标测定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测度方法.
胡启洲陆化普蔚欣欣程楠
关键词:公交系统
基于DPSIR模型的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8
2011年
为表征经济圈交通网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DPSIR分析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方面分析构建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新构建的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准则层、20个指标构成。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客观评价经济圈交通网络的发展状态,制定科学的经济圈交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兵邓卫
关键词:交通网络评价指标经济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