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1AA223116)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金奇彭俊平杨剑孙立连宾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药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组
  • 3篇亚群
  • 3篇志贺氏菌
  • 2篇志贺菌
  • 2篇志贺氏菌属
  • 2篇进化分析
  • 2篇菌属
  • 2篇比较基因组
  • 1篇性基因
  • 1篇质粒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基因
  • 1篇突变
  • 1篇突变体
  • 1篇突变型
  • 1篇微阵列
  • 1篇微阵列分析
  • 1篇痢疾

机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金奇
  • 4篇彭俊平
  • 4篇杨剑
  • 3篇孙立连
  • 3篇董杰
  • 3篇宾文
  • 3篇王璟
  • 3篇张笑冰
  • 2篇张景海
  • 2篇杨娥
  • 2篇徐星晔
  • 1篇陈立宏
  • 1篇刘墨青
  • 1篇徐星烨
  • 1篇陈淑霞
  • 1篇安黎哲
  • 1篇王勋陵
  • 1篇刘红
  • 1篇唐旭东
  • 1篇杨帆

传媒

  • 4篇中国科学(C...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志贺氏菌属鲍氏(S.boydii)亚群基因组组成与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法(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对志贺氏菌属鲍氏(S.boydii)亚群共18个血清型代表菌株的基因组结构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亚群基因组的“共有骨架”包含2552个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同源的ORFs.比对K12基因组,该亚群所有菌株基因组共同缺失ORFs为199个,主要涉及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和O-抗原合成相关基因,而属于亚群特异性的ORFs主要以噬菌体基因和未知功能ORFs为主,一些参与铁离子代谢、运输和Ⅱ型分泌系统基因在大多数的鲍氏菌株中存在.以比较基因组杂交法得到的进化分析显示:鲍氏亚群18个血清型代表菌株可分为4组,其中13型与其他菌株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分组结果与某些代谢相关的基因分布情况存在对应关系.通过对该亚群“共有骨架”、缺失基因和株特异基因,以及进化分类等方面的分析,以期探索该亚群基因组的进化规律,并为志贺氏菌属鲍氏亚群的致病机理、疫苗研制和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张笑冰王璟彭俊平杨娥宾文杨剑董杰孙立连徐星晔金奇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杂交比较基因组进化分析志贺氏菌亚群
痢疾志贺菌A1型IroN,ShuA单、双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构建了痢疾志贺菌A1型SD51197株IroN与ShuA基因缺失及插入的单、双基因突变体MTS-1,MTS-2和MTS.对各突变体在培养基、细胞水平进行了功能检测,并利用SD51197全基因组芯片对各突变株进行了铁丰富和铁限制条件下的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在添加铁螯合剂DIP条件下,各突变株生长水平都明显低于野生株,补加铁离子可以使突变株回复到正常生长水平;在HeLa细胞和U937细胞的胞内存活增殖和胞间扩散能力实验中,各突变株的生长状态都没有明显变化,但在HeLa细胞侵袭过程中添加DIP,MTS-1,MTS-2和.MTS的胞内存活增殖能力与野生株相比分别下降了23.4%,25.2%和43.6%.铁限制条件下的表达谱结果表明,各突变株对缺铁的变化比野生株更敏感,多个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上调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辅酶代谢、氨基酸代谢和功能未分类基因,而下调基因主要包括能量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功能未分类的基因;已知的转铁相关基因普遍上调.此结果表明,运铁相关基因IroN和ShuA可能影响着志贺氏菌的生长和毒力.
宾文刘墨青彭俊平孙立连徐星晔张景海金奇
关键词:微阵列分析
两株刚果红结合突变型志贺菌大质粒全基因组比较研究
2005年
对福氏志贺菌(Shigellaflexneri)5型及志贺氏志贺菌(Shigelladysenteriae)1型两株与刚果红结合突变菌株的大质粒pSF5及pSD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pSF5全长136694bp,包含165个ORFs,其中133个功能明确,32个功能未知.pSD1全长182726bp,共有224个ORFs,其中181个功能明确,43个功能未知.pSF5中IS序列为53787bp,pSD1中为49616bp,分别占整个基因组的39.3%,27.2%.二者中共有22种不同类型的IS出现,其中ISEc8,ISSbo6在志贺菌大质粒中为首次报道.与pCP301相比,pSF5和pSD1都发生了大范围基因缺失,并在多处发生基因片段倒置等现象.pSF5中除与侵袭相关ipa-mxi-spa基因岛完全缺失外,与O-抗原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shf-rfbU-msbB基因也部分缺失,而在pSD1中上述基因则完整存在,但pSD1中与侵袭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virF基因缺失.结果表明,在pSF5和pSD1中与侵袭相关的调控因子及侵袭基因的缺失是导致刚果红结合突变的原因之一,但是否是唯一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唐旭东熊朝晖杨帆张笑冰杨剑陈立宏聂桓燕永亮江艳王璟薛颖徐星烨朱亚芳董杰安黎哲王勋陵金奇
关键词:刚果红基因组比较突变型质粒
痢疾志贺氏菌亚群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与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大肠杆菌K12MG1655株全基因组ORFs和痢疾志贺氏菌A1型Sd51197株特异性ORFs探针制备的芯片,研究了痢疾志贺氏菌13个血清型代表株的基因组组成.结果显示,该血清群成员的基因组中包含有2654个保守的源于大肠杆菌ORFs;共同缺失了219个涉及前噬菌体基因、分子伴侣、特异性O抗原合成等大肠杆菌原有的基因;并通过水平转移获得了一些特异性基因,如Ⅱ型分泌系统相关组分、铁转运相关因子等.根据基因组组成所作的进化树,发现A1,A2,A8和A10这四型菌与其他痢疾志贺氏菌亲源关系较远.研究所得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痢疾志贺氏菌的生理过程、致病性和进化奠定了基础.
宾文杨娥彭俊平张笑冰王璟杨剑董杰楚雍烈张景海金奇
关键词:痢疾志贺氏菌比较基因组学进化分析亚群特异性基因进化树
志贺氏菌属各亚群菌株基因组“共有骨架”组成的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不同原核生物在基因组组成上的差异是其生物学性状差异的基础,然而,进化中亲缘关系较近的菌群,其基因组除了含有群或株特异的基因外,还含有反映它们起源和进化痕迹的“共有骨架”结构,而这些“共有骨架”恰恰是它们基本生存能力和共有生物学性状的基础.志贺氏菌在起源和进化上与大肠杆菌极为密切,目前倾向于将二者划为同一个种.利用大肠杆菌K~12全基因组及Sf301特异性ORFs的芯片研究了志贺氏菌4个群间的基因组组成.结果显示,分别有16%~22%K-12的ORFs序列没有在志贺氏菌的基因组中被检测出,而志贺氏菌的基因组中包含至少2800个保守的ORFs,组成了其共有的“共有骨架”.进一步分析提示,这些“共有骨架”是维持肠道细菌正常生命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组成此外,只有20%的Sf301特异性ORFs同时存在于其他3个菌株中,揭示了各菌株间基因组的异质性和菌属内的遗传多样性.
刘红彭俊平杨剑孙立连陈淑霞金奇
关键词:志贺氏菌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