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90015)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斐王海萍张新芝王鑫磊刘耀彬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两极分化
  • 4篇城乡
  • 4篇城乡收入
  • 3篇中国城
  • 3篇中国城乡
  • 3篇收入两极分化
  • 3篇区域产业转移
  • 3篇区域经济
  • 3篇综合评价
  • 3篇协整模型
  • 3篇面板协整
  • 3篇面板协整模型
  • 3篇经济发展
  • 3篇产业转移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1篇东部发达地区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政府间

机构

  • 13篇南昌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陈斐
  • 4篇王海萍
  • 3篇孙向伟
  • 3篇张新芝
  • 2篇王鑫磊
  • 1篇俞彤晖
  • 1篇周杰文
  • 1篇刘耀彬
  • 1篇张延峰

传媒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本研究以省级区域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ER指数度量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在对省级区域极化程度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各省级区域划分为三类区域;然后对全国及不同类型区域分别构建省级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
陈斐孙向伟
关键词:经济发展面板协整模型
基于交通运输成本的环鄱阳湖区“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针对湖域物流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基于交通运输成本的"轴-辐"物流网络分析思路,考虑到多种交通运输因素提出了科学测度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得到分析结果确定物流网络各等级轴心城市,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时间成本,利用势能模型确定轴心辐射范围,构建环鄱阳湖区"轴-辐"物流网络体系。研究认为:环鄱阳湖区已形成以南昌市为一级轴心,九江市等5个县市区为二级轴心,其他县市区为三级轴心的物流网络;环鄱阳湖区物流网络呈现"一核五心"的运输成本空间格局;轴心城市之间已形成4条主要的物流轴线,二级轴心城市辐射范围与实际的地级市行政区划范围基本吻合,三级轴心城市辐射范围与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划基本对应;环鄱阳湖区物流水平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西强东弱、中部突出"的空间格局,并出现北部区域不均衡、东部部分区域较弱、南部整体较弱的情况。
王鑫磊刘耀彬
关键词:网络分析
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综合分析1996-2010年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分两类地区说明了地区分异情况,也对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进行了比较。模型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总体上是相同的;在全国总体层次上,1996-2012年间,政府间转移支付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两种估计结果均显示,政府间转移支付能够显著性地带来接近0.03%的经济增长速度,且政府间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全国总体水平;从地区分异来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的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得到的估计效应更大。此外,两种估计结果均显示,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都抑制了区域间的经济收敛。
陈斐张延峰
关键词:政府间转移支付系统广义矩估计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研究——基于发生势差的综合评价与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借鉴了物理学中势差的概念与原理,用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与欠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至各欠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的评分结果。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各发达地区转移至各欠发达地区的转移趋势可以用产业转移发生势差加以估计,各地区的产业转移发生势差综合评分与各地区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基本保持一致。
张新芝陈斐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综合评价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分析及其时空特征变化被引量:10
2012年
ER型指数测算表明,中部地区88个地市(州)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和地区分异;根据2000年、2009年各地市ER指数值,分别将88个地市分为四大类型区,根据2000—2009年各地市ER指数值的变化情况,将88个地市又分为三类地市,综合分析2000—2009年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的时空特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9年,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绝大多数地市的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呈现出加速上升或一般化上升趋势,各省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各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省收入极化程度变化不同类型区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陈斐俞彤晖王海萍
关键词:时空变化特征
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标在省、市和县三级空间尺度重复使用的方法,选取人口、GDP和人均GDP三项指标,分析1990~2007年间中国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市、县尺度上的结论较为一致,但与省尺度上的结论相差甚多。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市际和县际差异是造成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省际差异的影响很小。
周杰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多尺度分析
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度量与比较——基于东部发达地区10省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文章通过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进行分析,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势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检验。
张新芝陈斐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综合评价
中西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文章借鉴了物理学中势差的概念与原理,用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省级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欠发达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结果检验。
陈斐张新芝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综合评价
中部地区经济格局动态演变的空间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以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加权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近20年的经济重心偏移、经济差异与集聚、经济增长等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加以分析。研究表明:(1)1991年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重心总体上呈现出"北→西南→西北→南"方向"M型"偏移的趋势,中部地区西部与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要优于东部和南部;(2)中部各地区经济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现象明显,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汉、郑州等省会城市,并与周边区域形成城市群与经济增长极;(3)中部各地区经济增长聚现象明显,1998-2005年更强烈,2006年以后集聚情况减弱,从不同时间段来考虑,经济增长集聚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王鑫磊陈斐王海萍
关键词:经济重心空间自相关
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本研究以省级区域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ER指数度量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在对省级区域极化程度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各省级区域划分为三类区域;然后对全国及不同类型区域分别构建省级区域面板协整模型,考察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发展...
陈斐孙向伟
关键词:经济发展面板协整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