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1120377)

作品数:47 被引量:519H指数:15
相关作者:吕西林蒋欢军钱稼茹鲁亮党像梁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抗震
  • 16篇混凝土
  • 15篇抗震性
  • 15篇抗震性能
  • 14篇剪力
  • 14篇剪力墙
  • 8篇应力
  • 8篇预应力
  • 8篇自复位
  • 8篇钢筋
  • 8篇钢筋混凝
  • 8篇钢筋混凝土
  • 7篇振动
  • 7篇振动台
  • 7篇振动台试验
  • 7篇台试
  • 7篇阻尼
  • 7篇静力
  • 6篇静力试验
  • 6篇混凝土框架

机构

  • 38篇同济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4篇海南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唐山学院
  • 1篇中国航空规划...
  • 1篇上海市建筑科...
  • 1篇浙江省电力设...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江苏省建筑设...

作者

  • 34篇吕西林
  • 7篇蒋欢军
  • 6篇钱稼茹
  • 5篇鲁亮
  • 5篇党像梁
  • 4篇周颖
  • 4篇纪晓东
  • 4篇赵作周
  • 4篇陈聪
  • 3篇李宁波
  • 3篇钱江
  • 3篇刘霞
  • 3篇刘中坡
  • 2篇乌建中
  • 2篇叶列平
  • 2篇吴浩
  • 2篇徐佳琦
  • 2篇陆新征
  • 2篇张颖
  • 2篇李鸿

传媒

  • 14篇建筑结构学报
  • 7篇结构工程师
  • 5篇振动与冲击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OpenSees的RC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被引量:41
2014年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分析多基于商用软件,限制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该文在通用开源有限元程序OpenSees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合理的剪力墙构件模型和混凝土本构模型,实现了RC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弹塑性分析,并以一系列剪力墙和一栋141.8m高框架-核心筒超高层为例,通过与试验结果和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单元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为进一步开展基于开源有限元程序OpenSees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灾变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解琳琳黄羽立陆新征林楷奇叶列平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弹塑性分析OPENSEES
高烈度地震区带软钢阻尼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减隔震技术是当前抗震研究的热点,其中,软钢阻尼器是结构被动控制中耗能减震装置的一种。软钢阻尼器在地震时,通过软钢发生塑性屈服滞回变形而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由于构造简单,力学概念明确,技术性能可靠且易实现,软钢阻尼器已成为较多应用于高层建筑抗震的减震技术之一。本文利用NosaCA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该高层建筑应用软钢阻尼器进行设计,计算中用斜向阻尼器进行模拟。基于9度罕遇地震进行设计,通过分析结构的位移响应、损伤发展以及阻尼器的滞回曲线等性能指标,验证了软钢阻尼器对于高烈度地震区高层建筑减震的作用。
徐佳琦吕西林
关键词:非线性时程分析软钢阻尼器高层建筑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R-RCFC)是一种新型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根据CR-RCFC摇摆机制及其节点构造,建立了CR-RCFC和常规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作用下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基底剪力响应,对比分析了CR-RCFC与常规框架的抗震性能,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建模及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CR-RCFC结构因节点刚度弱化、抗侧刚度降低,其地震加速度响应比常规框架的小;通过设置层间阻尼器耗能装置使得CR-RCFC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在遭遇罕遇地震作用时,CR-RCFC主体框架保持完好,无明显损伤,抗震性能良好。
鲁亮张会会代桂霞江乐
关键词:数值模拟抗震性能
梁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采用梁柱铰接节点,后张预应力钢筋提供结构整体恢复力,并采用层间阻尼器耗散地震能量、控制结构整体位移。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介绍了CR-RCF结构的摇摆机制及摇摆节点的构造形式,设计了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常规框架两个振动台试验模型,输入El Centro地震波,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CR-RCF结构较常规框架具有更小的抗侧刚度,故其地震加速度响应更小;CR-RCF结构设置了层间阻尼器耗能装置,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在经历罕遇地震作用后,仅层间阻尼器进入屈服状态,主体框架承重构件保持完好,无任何损伤,表现出优异的'免损伤'特征。
鲁亮李鸿刘霞吕西林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侧刚度抗震性能
自复位耗能支撑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传统的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强震产生屈服后,通常震后具有较大的残余变形,对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支撑自身修复代价昂贵。因此,近年来部分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支撑形式,它具有在强震后支撑的残余变形小和自复位的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自复位支撑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国内外已有的自复位支撑进行了分类,介绍了不同类型自复位支撑的工作原理,所采用的材料和其优缺点。除此之外,还阐述了作者开发的几种自复位支撑的组成形式和部分研究结果。
陈云陈奕柏蒋欢军杨东全曹宝珠
关键词:自复位耗能支撑防屈曲支撑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筋框架-支撑体系
RC框架结构采用软钢剪切板阻尼器的计算分析及阻尼力对框架梁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一个典型的6层框架结构为算例,对纯框架结构和安装有墙式支撑软钢剪切板阻尼器的消能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通过Pushover分析结果的对比,在研究采用墙式支撑软钢剪切板阻尼器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阻尼力对框架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墙式支撑软钢剪切板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但是通过墙式支撑传递的阻尼力对框架梁靠近连接部位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吕若石吕西林
关键词:PUSHOVER分析抗震性能框架梁
带有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55
2014年
带有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是指,在结构中适当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通过集中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保护结构其余部分不受破坏,地震后不影响结构的使用,更换构件后结构全部恢复正常功能。本文介绍了带有可更换构件结构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带有可更换构件的桥梁结构、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剪力墙结构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领域。
吕西林陈聪
关键词:耗能减震
带可更换连梁的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近年来,国内外的部分学者提出了在剪力墙中设置可更换连梁,即在连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耗能构件,称之为保险丝,通过保险丝的塑性变形耗散能量,而且震后易于对保险丝进行修复更换。根据之前提出的可更换连梁实用设计方法,将作者开发的一种可更换连梁保险丝安装在一个超高层Benchmark模型的部分连梁中,对带可更换连梁的结构和带传统连梁的结构分别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比较两个结构在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基底反力以及损伤状况,研究表明:带有可更换连梁的超高层结构层间位移角会有所减小,剪力墙的损伤也会有所减轻,基底反力变化不大,而且可更换连梁的损伤集中在保险丝,易于震后修复更换。
陈云吕西林蒋欢军
关键词:剪力墙层间位移角
非线性能量阱刚度优化计算与振动台试验被引量:10
2016年
介绍了一种通过几何非线性产生非线性回复力的NES,并对它的宽频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解析方式求得1∶1共振下频率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并绘制频率能量图,频率能量图直观的表达了当NES与线性振子连接到一起的时候,其相对于线性振子的振动频率与系统中能量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然后,在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模态空间中使用解析的方法将NES刚度与线性振子的能量、频率与振型建立起相关的表达式。由表达式得到振动系统在一定能量水平下,NES达到较优控制效果所需要的非线性刚度。根据较优刚度计算方法,设计了NES振动控制试验并进行振动台试验。为了试验NES宽频控制特性,振动台台面输入采用了针对频域测试的Chirp信号,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NES的弹簧刚度与增加被控框架质量来改变框架动力学特性的方法以检验NES宽频控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NES有较好的宽频控制效果,即使其刚度偏离优化值或被控对象动力学特性发生一定改变,NES依然能发挥较好的振动控制作用。
刘中坡吕西林王栋乌建中
关键词:振动控制振动台试验
震后可快速恢复功能的双钢管混凝土柱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外方内圆双钢管高强混凝土(CFDT)柱能否在大震后快速恢复其结构功能,完成了4个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试件方钢管壁板宽厚比为24.7。结果表明,位移角达到1/100时,方钢管壁板未鼓曲,外观无损坏,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试件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饱满,极限位移角大于1/40;轴压比设计值为0.8及1.0的CFDT柱试件,其抗震性能基本相同;方钢管的加劲板与圆钢管焊接,使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增大。
钱稼茹李宁波赵作周纪晓东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