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69004)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树青叶志刚史海滨贾锦风丁雪华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地下水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化
  • 1篇盐渍化土壤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环境
  • 1篇埋深
  • 1篇节水
  • 1篇节水改造
  • 1篇矿化
  • 1篇矿化度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灌溉
  • 1篇灌区
  • 1篇河套
  • 1篇河套灌区

机构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3篇杨树青
  • 2篇叶志刚
  • 1篇马金慧
  • 1篇丁雪华
  • 1篇史海滨
  • 1篇贾锦风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盐渍化土壤环境下微咸水利用模式探讨被引量:22
2011年
为探讨盐渍化土壤环境下微咸水的利用模式,在内蒙河套灌区的典型盐渍化试验区开展了微咸水灌溉试验,并针对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变异性,以试验实测数据及SWAP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区域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系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盐渍化土壤上进行咸水灌溉,生育期土壤呈积盐状态,但其未对作物生长及产量构成较大威胁;基于区域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系统进行了不同微咸水利用方案的数值试验,结果显示,生育期各方案都有所积盐,但经过秋浇灌溉后,土壤积盐大幅度减少,研究区整体处于脱盐状态,并得出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对区域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生育期咸淡水轮灌优化方案,即1水90mm(淡水)、2水75mm(淡水)、3水115.5mm(3.84g/l微咸水)、4水115.5mm(3.84g/l微咸水)的"淡咸咸"灌溉模式。
杨树青丁雪华贾锦风叶志刚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
内蒙河套灌区咸淡水交替灌溉模拟及预测被引量:24
2010年
为探索一种适合内蒙河套灌区特点、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咸淡水轮灌模式,预测长期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区域环境的变化,在田间试验及土壤水盐信息空间结构性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描述非饱和—饱和水盐运动的耦合模型及其算法。通过对耦合模型的率定检验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耦合模型能进行较好的循环计算,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表明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耦合模型的咸淡水灌溉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淡水-咸水-咸水"的咸淡水交替灌溉模式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所有方案中最小;采用"淡咸咸"灌溉模式进行长期微咸水灌溉,整个研究区在非生育期的脱盐量大于生育期的积盐量,并且盐分主要通过排水沟系统排出区域外,土壤总体呈脱盐趋势;在模拟期内地下水位只有微小幅度的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及含水层中的盐分呈下降趋势。在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的形势下,"淡咸咸"灌溉模式为河套灌区提供了一条使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开源途径,耦合模型的构建将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及开发利用微咸水后的区域水土环境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及简便实用的途径。
杨树青叶志刚史海滨兰有廷
关键词:灌溉环境影响
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选择磴口、杭后、临河、五原、前旗和中旗为研究区,分析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前后灌区地下水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灌区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埋深呈增大趋势,增大幅度为0.07-0.80 m;灌区生育期地下水矿化度(除临河研究区外)呈增大趋势,上游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增大约20%,中下游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增大约60%。
马金慧杨树青张武军兰有廷
关键词:节水改造地下水埋深矿化度河套灌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