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3078)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吴成东张云洲卢紫微贾同程龙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图像
  • 4篇网络
  • 4篇无线传感
  • 4篇无线传感器
  • 4篇无线传感器网
  • 4篇无线传感器网...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4篇传感器网
  • 4篇传感器网络
  • 2篇视距
  • 2篇最小二乘
  • 2篇无人机
  • 2篇黎曼流形
  • 2篇流形
  • 2篇目标跟踪
  • 2篇结构光
  • 2篇非视距
  • 2篇高斯

机构

  • 20篇东北大学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2篇中国刑事警察...
  • 1篇奥维通信股份...

作者

  • 14篇吴成东
  • 6篇张云洲
  • 3篇贾同
  • 3篇卢紫微
  • 2篇谢英红
  • 2篇常东超
  • 2篇杨兵
  • 2篇郭强
  • 2篇张燕
  • 2篇陈东岳
  • 2篇贾子熙
  • 2篇付文艳
  • 2篇高海红
  • 2篇王炳楠
  • 2篇程龙
  • 1篇赵迎春
  • 1篇李龙
  • 1篇魏阳杰
  • 1篇于晓升
  • 1篇孙尧

传媒

  • 5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通信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控制工程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第3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内环境下基于IMM-EKF算法的移动目标定位被引量:12
2014年
如何在视距(line-of-sight,LOS)与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混合的室内环境中提高移动目标定位的精度,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移动目标在室内环境移动时,其与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的信号传播在LOS与NLOS之间随机切换,导致移动节点定位精度下降.提出一种交互式多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extended Kalman filter,IMM-EKF)定位算法.根据LOS?NLOS环境下不同的测距误差特性,在IMM框架中采用2个平行的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KF)模型对测量距离同时进行滤波,根据滤波结果和测量值计算2个模型的似然概率,模型间的转换通过Markov链实现,2个KF滤波结果加权融合后获得IMM距离估计值.在EKF定位阶段,通过位置预测和更新估计出移动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IMM-EKF算法能够有效抑制NLOS对目标定位的影响,其定位精度优于单模型算法.
张云洲付文艳项姝魏东飞杨兵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环境非视距交互式多模型
基于多特征分析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图像噪声成分复杂、路面裂缝损伤检测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多特征分析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首先将获取的高速公路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在每个分块图像上提取裂缝及其周围区域图像的灰度、局部熵和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纹理特征构建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训练,最后利用得到的决策函数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划分为裂缝区域或背景区域。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图像的灰度、局部熵和LBP纹理特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卢紫微张燕常东超吴成东
关键词:特征提取支持向量机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非视距定位算法被引量:25
2014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节点定位,在分析定位误差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高斯混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无需先验知识的节点定位算法。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含有非视距误差的距离测量信息进行训练,以获得接近真实值的距离估计值。为取得高精度的定位效果,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期望最大化(EM)算法进行优化。同时结合优选残差加权算法对所得的距离值进行定位估计,得出目标节点坐标估计值。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崔玮吴成东张云洲贾子熙程龙
关键词:非视距RSSI粒子群优化算法高斯混合模型
一种基于全向结构光的深度测量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深度测量是立体视觉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向图与结构光的深度测量方法.首先,根据测量系统特点,采用了基于多参考面的投影仪标定算法;然后,设计了一组"四方位沙漏状"编码结构光,实现待测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应点计算;最后,在移动条件下,研究基于先验约束迭代就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深度点云匹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准确地对室内场景进行深度测量,且抗干扰能力较强.
贾同吴成东陈东岳王炳楠高海红房卓群
关键词:结构光立体视觉
微纳米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特性建模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高精度地测量微纳米压电陶瓷的驱动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最优模板尺寸的改进图像块匹配位移测量算法;结合Preisach模型,建立了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特性模型.首先,研究了不同模板尺寸对位移测量精度的影响,得到了基于标准模板的最优模板尺寸;然后,介绍了Preisach模型用于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建模的原理;最后,使用纳米平台系统验证了改进的亚像素模板匹配算法和迟滞特性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魏阳杰吴成东
关键词:压电陶瓷驱动器PREISACH模型
基于在线判别分布域特征选择的鲁棒跟踪算法
2017年
针对基于检测目标跟踪中的特征描述子Haar-like表征能力不强和易引入错误训练样本导致目标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布域描述算子进行示例层级的在线判别特征选择跟踪算法.首先,用软直方图方法快速近似得到分布域特征,并利用此描述算子取代Haar-like特征有效表示目标的外观信息.然后,基于示例级样本的先验信息进行有监督学习,利用在线判别特征选择算法选择最佳的分布域层特征以减少漂移现象发生.实验利用多场景视频标准测试库及新的评价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性能优于对比算法.
郭强吴成东赵迎春
关键词:视觉跟踪
记忆梯度追踪压缩感知图像重构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重构算法是压缩感知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减少压缩感知方向追踪算法重建时间,并确保相对较高的重建精度,提出一种非单调记忆梯度追踪(MGP)重构信号处理算法。方法该算法建立在方向追踪框架下,采用正则化正交匹配策略实现了原子集的快速有效选择,对所选原子集,利用非单调线性搜索准则确定步长,用记忆梯度算法计算更新方向,从而得到稀疏信号估计值。结果该算法充分利用记忆梯度算法在Armijo线搜索下全局收敛性快速稳定的优点避免收敛到局部最优解,提升收敛效率。在原有记忆梯度方法方向参数公式基础上进行推导,得到更高效率计算公式,提出的MGP算法运行时间上比近似共轭梯度追踪算法缩短30%,可以精确重构1维信号和2维图像信号,当采样率高于0.2时,重构质量更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兼顾了效率和重建精度,有效提高信号重建性能,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优于其他同类的重构算法。
郭强吴成东
关键词:压缩感知图像重构记忆梯度
基于电磁效应的轮式智能车导航控制被引量:4
2013年
以智能交通概念原型系统为背景,引入电磁效应构建了微型道路交通线路,采用微型控制器设计了在缩微交通环境中行驶的轮式小车导航与控制系统.根据沙盘区域的实际几何参数,建立了可行的行驶路线网络,引入RFID设计了交叉路口的转向策略,实现了多辆车模按照设定路径的准确行驶.针对电磁效应导航线的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系统架构和传感器布局,以及小车偏航距离与方向的判断方法.实际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电磁导航控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可引导小车在复杂的道路网络上准确行驶.
张云洲杨兵李龙蒋建军
关键词:RFID
基于K均值聚类的二进制传感器网络多目标定位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存在错误报警的二进制传感器网络,提出基于均值聚类的二进制传感器网络多目标定位方法.在目标和节点间距离信息未知的条件下,提出基于均值聚类的改进加正减负算法(KMC-ISNAP)对目标位置进行估计,引入影响因子降低分类过程中模糊节点对多目标定位误差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均值聚类方法在多个目标随机分布情况下能够对报警节点进行准确分类,与质心估计算法和加正减负算法相比,KMC-ISNAP多目标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好的容错性.
黄月吴成东张云洲程龙孙尧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均值聚类
三维姿态实时显示的小型无人机飞控仿真系统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仿真系统,规划了合理的系统架构,由在环程序、飞行动力学模型、地面站程序及三维可视化显示等部分共同构成仿真系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飞行姿态的三维直观显示、动力学仿真模拟的方法,结合硬件在环和软件在环等两种方式建立了数据链路,构建了三维飞行器模型并导入仿真系统。仿真与实际飞行数据表明,所构建的仿真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型无人机姿态控制和飞行仿真,实现了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实时性。
张云洲胡禹超吴成东宋云宏
关键词:无人机飞行控制仿真系统数据链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