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41404)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柴天佑周晓杰姜慧研孙鹏岳恒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篇回转窑
  • 4篇支持向量
  • 4篇支持向量机
  • 4篇向量机
  • 4篇模式识别
  • 3篇熟料
  • 3篇向量
  • 2篇氧化铝
  • 2篇优化控制
  • 2篇智能优化控制
  • 2篇软测量
  • 2篇烧成
  • 2篇烧成带
  • 2篇识别方法
  • 2篇图像
  • 2篇回转窑烧成带
  • 2篇SVM
  • 1篇悬浮焙烧
  • 1篇悬浮焙烧炉
  • 1篇氧化钙

机构

  • 1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1篇柴天佑
  • 8篇周晓杰
  • 4篇姜慧研
  • 3篇乔景慧
  • 3篇孙鹏
  • 2篇岳恒
  • 1篇迟瑛
  • 1篇景世磊
  • 1篇王晓丹
  • 1篇郑秀萍
  • 1篇梁宵
  • 1篇李健
  • 1篇方正

传媒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控制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铝回转窑烧成带火焰图像识别系统被引量:9
2008年
In the rotary kiln alumina production proces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of rotary kiln burning zone conditions, some important quality index related process parameters can not be detected continuously on-line.Detecting the different burning zone conditions on-line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whole process automation of alumina industry. The current method depends on flame observation by naked eye.In order to realize automated recognition of burning zone conditions, a method which learned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from naked eye observation was proposed to recognize burning zone conditions by utiliz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pattern classification method.At first,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from flame images of rotary kiln burning zone and were combined with some important process parameters to constitute a hybrid feature vector.Then a model with a binary tree based 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as constructed.At last, a flame image recogni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The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 domestic alumina plant,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 was realized.
孙鹏柴天佑周晓杰岳恒
关键词:回转窑烧成带模式识别
基于SVR的回转窑烧成带温度软测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回转窑烧成带温度的软测量方法。首先利用大津方法从烧结图像中分割出物料区和火焰区,并提取相应的特征值,然后采用最速下降法选择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参数,基于这些参数建立了烧成带温度的软测量模型,最后利用前向滑动平均进行滤波提高拟合优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铝业公司山西铝厂的3#回转窑的氧化铝烧结过程,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烧成带温度的软测量结果与实测值的拟合优度达到0.927,表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姜慧研王晓丹周晓杰柴天佑
关键词:软测量SVR回转窑
基于多级SVM的回转窑烧结状态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级SVM分类器的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回转窑的正常烧结、过烧结和欠烧结3种烧结状态的识别.即首先利用改进的双快速行进法从烧结图像中分割出物料区、黑把子区、火焰区、充分燃烧区等关心区域(ROIs),然后从ROIs中提取颜色、形状与纹理等特征,基于One-Versus-Another方法建立烧结状态预处理分类器模型,进行烧结状态的多类别分类;其次研究预处理分类器出错样本点的分布,将容易混淆的样本点作为一类;最后基于多级SVM方法重新建立分类器模型,进行烧结状态的分类.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准确、推广性强.
姜慧研周晓杰柴天佑
关键词:SVM模式识别回转窑
基于火焰图像特征与BT-SVM的窑况识别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氧化铝回转窑烧成带工况变化复杂难以实现连续在线检测,长期依赖人工看火操作的难题,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模拟传统的人工看火过程进行窑况识别研究的方法,方法包括两个部分:提取烧成带火焰图像特征,融合关键工艺过程数据组成混合特征;建立具有准正态二叉树结构的支持向量机窑况识别模型对混合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最后,应用该方法对采集得到的火焰图像数据与过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孙鹏周晓杰柴天佑
关键词:回转窑支持向量机
基于可信间隔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传统的特征选择方法没有很好地考虑数据的模式特性而导致性能下降.RelierF是较为有效的特征选择方法,但存在特征权值随样本波动和不能去除冗余特征的问题.对此,从数据本身的模式特性出发,提出了可信间隔的概念和基于可信间隔进行特征选择的方法.以氧化铝回转窑烧结过程数据为实验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和烧结工况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去除冗余特征,有效地提高了识别率.
姜慧研柴天佑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
内嵌脚本的组态软件策略模块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于目前组态软件存在逻辑控制与算法开发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策略流程图和有限状态机(FSM)相结合的策略模块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控制策略进行流程图绘制,采用有限状态机方法生成相应脚本,利用编译器进行解释执行实现控制策略。软件采用Visual C++平台开发,经该软件生成的系统可根据组态结果直接实现控制策略、实时曲线和工艺流程绘制等功能。最后通过对某回转窑控制系统组态,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方正梁宵周晓杰柴天佑
关键词:组态软件控制策略有限状态机脚本
基于纹理粗糙度的回转窑火焰图像FCM分割方法被引量:10
2008年
在深入研究氧化铝回转窑火焰图像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将基于图像灰度值的模糊C-MEANS(FCM)算法与图像纹理粗糙度特征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利用加窗自相关系数表征图像中火焰区与物料区在纹理粗糙度方面的差异,对FCM聚类的结果隶属度矩阵进行去模糊化运算,改善了火焰区与物料区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图像灰度值信息和纹理粗糙度特征的融合对于提高氧化铝回转窑火焰图像的分割精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孙鹏周晓杰柴天佑
关键词:FCM
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过程控制系统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过程工艺复杂,结构庞大,设备众多,各设备之间联锁程度要求高,同时主炉温度受众多因素影响,难以用常规PID实现闭环控制。以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新建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焙烧过程的特点和控制要求,提出了包括过程控制层与过程监控层的氧化铝生产焙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硬件设计,开展了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将下料量作为前馈引入主炉温度控制,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该系统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的前景。
李健迟瑛
关键词: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前馈控制控制系统
基于SVM和PSO的烧结工况预报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滚球算法对在线采集的烧结工况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利用大津方法和双快速行进法从去噪后的图像中分割出物料区、火焰区和充分燃烧区等关心区域,再从这些关心区域中提取特征.基于ReliefF-GA方法对特征进行约简,利用PSO优化SVM模型参数,建立烧结工况预报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烧结工况预报.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烧结工况的预报率.
姜慧研景世磊柴天佑周晓杰
关键词: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
基于案例推理的篦冷机熟料冷却过程智能优化控制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篦冷机熟料冷却过程关键工艺指标的游离氧化钙和料层厚度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且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的难题,将案例推理和常规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篦冷机熟料冷却过程工艺指标优化控制方法.以稳定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料层厚度的区间控制为目标,由智能优化设定模型自动更新各基础控制回路的设定值,从而避免了人工设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某水泥厂篦冷机熟料冷却过程,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乔景慧柴天佑孙明岩岳恒
关键词:篦冷机游离氧化钙料层厚度熟料冷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