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YY007)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巫和雄郭莹张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电力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广东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英译
  • 5篇毛泽东
  • 5篇毛泽东选集
  • 4篇翻译
  • 4篇《毛泽东选集...
  • 2篇英译研究
  • 2篇语篇
  • 2篇政治语篇
  • 1篇译者
  • 1篇英译策略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话语
  • 1篇自信
  • 1篇脱节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自信
  • 1篇举隅
  • 1篇古诗
  • 1篇翻译实践
  • 1篇博弈

机构

  • 3篇上海电力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广东科技学院

作者

  • 2篇巫和雄
  • 1篇郭莹
  • 1篇张娇

传媒

  • 2篇上海翻译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与翻译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被引量:11
2012年
《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延续了数十年的时间,期间翻译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翻译策略的改变。本文从译本语言对比入手,对此作了历时和共时的考察。研究发现,《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呈现出由"松"到"紧"、由"意译"为主到"直译"为主、由"译语"取向到"源语"取向的历时变化过程。从共时的角度看,正文和注释的翻译也存在类似的差异。
巫和雄
关键词:《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
政治语篇翻译的文化自信——以《毛泽东选集》英译为例被引量:14
2018年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政治语篇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与态度,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政治语篇翻译是国际社会和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最权威的渠道。政治语篇翻译要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肩负好翻译使命、传承好传统文化、兼容好外来文化和展望好中国文化。《毛泽东选集》英译是凸显文化自信的政治语篇翻译典范。本文从译者方面探讨译者文化自信是当代翻译活动践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要求。
潘卫民郭莹
关键词:《毛泽东选集》翻译政治语篇译者文化自信
国家翻译实践中的《毛泽东选集》英译修订举隅被引量:2
2022年
国家翻译实践在向海外介绍中国经验、推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需要构建自己的政治话语,争取国家话语权。本文从国家翻译实践出发,通过比较《毛泽东选集》英译劳伦斯版和外文社版,认为外文社版的翻译更忠实于《毛泽东选集》原文,更能精准体现我国政治话语内涵。
冯为兰潘卫民
关键词:毛泽东选集英译政治话语
阐释与脱节博弈中的古诗“名词语”英译探赜
2022年
汉语古诗词中,省略述词、连接词而完全由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的诗句称为“名词语”。这种汉诗独有的句法结构简洁凝练,以逻辑的空缺召唤读者对诗意的建构和补全,为诗句带来多重解读空间。然而,由于英汉语在句法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名词语”英译无可避免地处于屈从英语句法和保留汉诗功能的两难之中。译者须深入了解“名词语”的句法和诗学功能、充分把握阐释与脱节两种常用翻译策略的得失才能做出合理决策。
钱屏匀
政治语篇中戏剧隐喻的英译研究——以《毛泽东选集》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戏剧隐喻是在政治语篇中最为常用的隐喻模式之一,其隐含的丰富文化信息不仅为政治语篇增添了语言艺术魅力,还有助于正确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以《毛泽东选集》中的戏剧隐喻为例,探讨戏剧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英译,通过保留、补全、转换或隐去源语隐喻意象等方式来传达隐喻意义。译者应从认知层面剖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在尽可能保留原作的形式下传递隐喻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信息。
潘卫民张娇
关键词:《毛泽东选集》翻译政治语篇
《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3
2008年
本文对《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述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缺乏创新,不够系统,讹误较多。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以发掘史料为基础,突破旧有的研究框架,从译本梳理、译者研究、过程研究以及文本分析等方面综合考察,立体阐释,多角度、多层次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巫和雄
关键词:《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