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3009)
- 作品数:32 被引量:64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键吉轩小朋赵扬张虎成卓克垒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浓度NaBF_4/DMF溶液中的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被引量:6
- 2005年
- 利用振动光谱技术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NaBF4/DMF溶液中的离子缔合和离子溶剂化现象。DMF分子的谱带变化表明,Na+ 与DMF分子的相互作用是通过DMF分子羰基上的氧原子进行的。Na+ 的溶剂化层内含有4个DMF分子,呈近似的四面体结构。而BF-4谱带的变化表明,溶液中存在着离子缔合,有直接接触离子对生成。直接接触离子对的含量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大。
- 轩小朋汤俊明王键吉汪汉卿
- 关键词:离子溶剂化离子缔合DMF量子化学方法NA^+谱带
- 溶液中离子对的光谱指认:量子化学研究
- 2005年
- 轩小朋张树霞赵扬王键吉
- 关键词:振动光谱密度泛函理论
- 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的电化学性能与微观结构被引量:9
- 2003年
- 将煤焦油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MCMB)在一定的工艺条件和不同最高热处理温度(HTT_(max))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利用XRD和Raman光谱分析了不同HTT_(max)下MCMB试样的微观结构。借助恒电流充放电和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试样的宏观电化学性能,探讨了中间相炭微球宏观电化学性能与其微观结构间的联系。研究表明,随着HTT_(max)的升高,中间相炭微球从低温热解炭的结构特征向石墨晶体结构转变,材料的电化学贮锂机制相应地也从微孔贮锂向石墨层间嵌锂机制转变。MCMB特殊的弧状碳层走向使得石墨微晶的L_a值未能随HTT_(max)的升高而大幅度增长,这是高温热处理MCMB的宏观电化学性能随HTT_(max)的升高而不断提高的内在原因。
- 郑洪河张虎成王键吉苏玉长徐仲榆
- 关键词: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电化学性能微观结构炭电极负极材料
-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溶剂分子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Ⅲ.LiClO_4/PC-DMF体系
- 2000年
- 轩小朋王键吉岳永魁卢锦梭
- 关键词:锂电池电解质溶液
-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的体积性质研究 I.锂盐+PC+共溶剂被引量:1
- 2002年
- 赵扬王键吉岳永魁轩小朋卓克垒
- 关键词:锂盐偏摩尔体积定标粒子理论电解质溶液体积性质
- 离子在PC+DMF混合溶剂中的体积行为研究
- 2003年
- 赵扬王键吉林瑞森
- 关键词:PCDMF混合溶剂偏摩尔体积离子溶剂化
- 中间相石墨微球与液体非水电解质的配伍性被引量:4
- 2003年
- 郑洪河张虎成高书燕
- 关键词:配伍性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充放电性能
- NaBF_4/DMSO溶液微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利用红外、拉曼光谱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高浓度四氟硼酸钠 /二甲基亚砜 (DMSO)溶液中的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现象 .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 ,Na+ 与DMSO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破坏了DMSO分子间的缔合 ,改变了DMSO分子的微观结构 ,使DMSO分子的谱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对Na+ 与DMSO分子相互作用的溶剂化构型的量子化学计算表明 ,Na+ 与DMSO分子的相互作用是通过SO基团上的氧原子进行的 ,钠离子的溶剂化数为 4.另外 ,BF-4离子的ν1 谱带的分裂表明 ,溶液中存在着直接接触离子对 ,形成的Na+
- 轩小朋张虎成王键吉b汪汉卿
- 关键词:DMSO微观结构二甲亚砜离子缔合振动光谱密度泛函理论
- 亚硫酰基存在下石墨负极界面的SEI膜机制被引量:1
- 2004年
- 使用恒电流充放电和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亚硫酰基添加剂对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电化学嵌脱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所使用的亚硫酰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石墨负极在PC基电解液中首次充电过程的层离现象, 添加剂活性基团的吸电子能力是决定添加剂在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形成电位的重要因素, 成膜电位与Li+在电解液中的溶剂化状况无关,表明电解液组分在电极界面的还原反应, 特别是还原反应的初始反应是电子从电极本体到电解液组分活性中心的迁移。在所使用的亚硫酰基添加剂中, 亚硫酸乙烯酯(ES)可以在碳负极/电解液相界面形成优良的SEI膜, 有望在石墨类负极材料的锂离子蓄电池中得到应用。
- 郑洪河秦建华卓克垒王键吉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碳阳极
- 四氟硼酸钠直接接触离子对的光谱和结构
- 2004年
- 轩小朋张虎成王键吉汪汉卿
- 关键词: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密度泛函离子对电解质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