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308)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江洪胡笑容李雪飞刘自强谢菁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钟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6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灌注损伤
  • 5篇蛋白
  • 5篇迁移
  • 5篇迁移率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高迁移率族蛋...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高迁移率族蛋...
  • 3篇细胞
  • 3篇灌注
  • 2篇心肌再灌注
  • 2篇心肌再灌注损...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 1篇钟祥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江洪
  • 7篇胡笑容
  • 4篇李雪飞
  • 2篇刘自强
  • 1篇周晓亚
  • 1篇廖芫熙
  • 1篇谢菁
  • 1篇胡晶晶
  • 1篇周伟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IL-33对大鼠I/R损伤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IL-33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IL-33组(n=6)及IL-33特异性受体(ST2)抑制剂组(anti-ST2组,n=6)。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I/R心肌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麻醉、开胸、穿线,但不结扎。IL-33制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IL-33 10μg,anti-ST2组注射anti-ST2 0.2 m L(1mg/m L)。再灌注4 h后取血清或心肌组织检测各组以下指标: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2心肌组织Th1型炎症因子(TNF-α、INF-γ、IL-6)和Th2型炎症因子(IL-4、IL-5、IL-13)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3心肌组织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1LDH、CK水平: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L-33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anti-ST2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2心肌组织炎症因子表达:Th1型炎症因子模型组及IL-33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L-33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anti-ST2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h2型炎症因子模型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IL-33组明显高于模型组,anti-ST2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心肌组织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相对表达量:模型组明显高于、IL-33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IL-33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anti-ST2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L-33与anti-ST2组各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IL-33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减弱Th1型炎症反应,促进Th2型炎症反应而减轻心肌I/R损伤。
马瑞松李元红江洪胡笑容李雪飞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自噬炎症因子
miR-451对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miR-451对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心肌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变化。方法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制备缺氧再复氧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缺氧再复氧组(AR组)、AR+Ad-GFP组(空病毒组)、AR+Ad-miR-451组(miR-451上调组)、AR+Ad-asmiR-451组(miR-451下调组)。检测五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率以及HMGB1 mRNA、HMGB1和激活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利用荧光素酶检测法在HEK293细胞中进一步确认miR-451对HMGB1作用靶点。结果与Con组比较,AR组、空病毒组、miR-451上调组、miR-451下调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高,心肌细胞HMGB1 mRNA、HMGB1、激活caspase-3表达增高(P均<0.05)。与AR组比较,Ad-miR-451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增高、凋亡率降低,心肌细胞HMGB1 mRNA、HMGB1、激活caspase-3表达降低(P均<0.05)。miR-451识别HMGB1 mRNA的3'端非编码区并以此为作用靶点抑制HMGB1表达。结论上调miR-451对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有保护作用,此作用是通过miR-451抑制HMGB1 mRNA表达而实现的。
胡笑容谢菁马瑞松廖芫熙李雪飞江洪
关键词: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
青蒿素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细胞凋亡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缺血30 min,再灌注4 h)组和青蒿素组(A+I/R,青蒿素25 mg·kg-1,每天3次,造模前1 d灌胃)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 Tn 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活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caspase-3),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心肌损伤标志物(CK、LDH和c Tn I)、氧化应激水平(MDA和SOD)、HMGB1和凋亡蛋白(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与l/R组比较,青蒿素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水平、HMGB1和凋亡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HMGB1和氧化应激,抑制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I/R损伤。
马瑞松江洪李元红胡笑容刘自强
关键词:青蒿素高迁移率族蛋白1氧化应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交感消融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过度自噬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肾交感神经消融(RSD)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n=6),IR组(n=6)和RSD+IR组(n=6)。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去甲肾上腺素(iNE)浓度和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生化法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表达;WB法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中iNE浓度显著增加、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cTnI显著增加,心肌组织MDA表达显著增加,SOD、T-Aoc活性减低,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表达显著增加。与IR组比较,RSD可以显著抑制心肌组织iNE表达、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结论RSD是心交感消融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自噬,减轻心肌IR损伤。
胡晶晶周伟胡笑容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自噬
白介素33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1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是否可以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O)组(n=10)、I/R模型组(n=10)、IL-33组(n=6)、HMGB1抗体(HMGB1 Ab)组(n=6)。SO组大鼠开胸,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其余3组制作大鼠I/R模型,IL-33组于造模前30 min予尾静脉注射IL-33 10μg,HMGB1 Ab组于造模前30 min予尾静脉注射IL-3310μg及HMGB1中和抗体。检测各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HMGB1、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Caspase-3、Bcl-2、Bax表达,定量检测SO组、I/R组、IL-33组心肌组织中HMGB1 mRNA。结果再灌注4 h后,IL-33可明显降低I/R大鼠血清LDH、CK水平,降低心肌组织TNF-α、IL-6、HMGB1、Bax的表达和Caspase-3活化(P<0.05),升高Bcl-2表达(P<0.05);HMGB1可减弱IL-33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IL-33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HMGB1表达进而抑制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保护I/R心肌。
马瑞松江洪李元红胡笑容李雪飞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
IL-33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白介素33(IL-33)是(白介素1)IL-1家族成员。它可以在多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但最主要的是在基质细胞中,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IL-33与其特异性受体ST2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IL-33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胞因子,既可以作为核因子调控转录,也可以作为传统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根据微环境和激活的下游细胞因子的不同,IL-33既可以表现为促炎作用又可以表现为抗炎症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33对肥胖、糖代谢异常以及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在本文中作者对IL-33的结构及功能,尤其是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篇综述。
马瑞松李元红江洪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青蒿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雄性SD大鼠3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O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和青蒿素治疗组(A+I/R组,n=10,Artemisinin:25 mg/kg,Tid,造模前1 d灌胃)。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I(c Tn I);检测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6(IL-6);检测总p38(t-p38)和磷酸化p38(p-p38)。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中心肌损伤标记物CK[(3 891±245.44)U/L vs(1 539±140.57)U/L]、LDH[(1 917±140.54)U/L vs(889±87.23)U/L]、c Tn I[(66.34±2.13)pg/m L vs(26.45±1.72)pg/m L];炎症因子HMGB1[(0.423±0.059)vs(0.301±0.067)]、IL-17A[(149.29±5.88)pg/m L vs(55.26±4.33)pg/m L]、TNF-α[(185.27±5.61)pg/m L vs(95.34±3.56)pg/m L]、INF-γ[(418.86±12.37)pg/m L vs(223.35±10.51)pg/m L]、IL-6[(156.89±6.01)pg/m L vs(65.43±4.21 pg/m L]、p-p38[(0.416±0.025)vs(0.188±0.01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比较,A+I/R组中心肌损伤标记物CK[(1934±199.56)U/L]、LDH[(973±79.47)U/L]、c Tn I[(38.1±2.69)pg/m L]和炎症因子HMGB1(0.174±0.026)、IL-17A[(93.65±2.69)pg/m L]、TNF-α[(145.85±3.92)pg/m L]、INF-γ[326.54±9.81]pg/m L]、IL-6[(95.47±3.16)pg/m L]、p-p38[(0.297±0.021)]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减轻I/R中炎症反应;青蒿素亦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马瑞松江洪李元红胡笑容刘自强
关键词:青蒿素炎症P38MAPK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氢通过上调高迁移率族蛋白损伤心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_2O_2)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介导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胎鼠心肌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对照组,H_2O_2不同浓度组(100μmol/L、200μmol/L、500μmol/L),H_2O_2(200μmol/L)+乙酰半胱氨酸(NAC,200μmol/L)组,H_2O_2(200μmol/L)+HMGB1抗体(20μg/ml)组。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HMGB1表达。结果(1)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活性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t=-5.81,-9.59,-14.21,P均<0.05);NAC和HMGB1抗体可以明显减弱H_2O_2(200μmol/L)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t=-2.98,-3.03,P<均0.05)。(2)LDH和CK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LDH和CK的表达量随着H_2O_2的浓度增加而增加(t_(LDH)=9.78,15.37,18.13,t_(CK)=11.29,20.35,26.17,P均<0.05)。与H_2O_2(200μmol/L)组比,NAC和HMGB1抗体可以抑制LDH和CK的表达(t_(LDH)=-4.91,-4.22,t_(CK)=-4.17,3.29,P均<0.05)。(3)MDA表达和SOD活性:H_2O_2(100,200,500μmol/L)可以抑制心肌细胞SOD活性,增加MDA表达(t_(SOD)=-4.16,-6.59,-10.76,t_(MDA)=3.98,5.16,9.47,P均<0.05);与H_2O_2(200μmol/L)组比,NAC和HMGB1抗体可以拮抗H_2O_2对SOD和MDA的影响(t_(LDH)=-4.91,-4.22,t_(CK)=-4.17,3.29,P均<0.05)。(4)HMGB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H_2O_2(100,200,500μmoL/L)可明显增加心肌中HMGB1的表达(t=12.94,21.08,25.81,P均<0.05),与H_2O_2(200μmol/L)组比,NAC+H_2O_2和HMGB1-Ab+H_2O_2中HMGB1的表达明显降低(t=-10.24,-8.09,P均<0.05)。(5)心肌凋亡: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100、200、500μmol/L)心肌凋亡率明显增加(t=7.52,13.06,16.61,P<0.05);NAC+H_2O_2组和HMGB1+H_2O_2组心肌凋亡率较H_2O_2(200μmol/L)组明显增加(t=-4.89,-4.23,P<0.05)。结论 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可以通过上调HMGB1表达,损伤心肌。
马瑞松李元红周晓亚江洪胡笑容
关键词:过氧化氢胎鼠
白介素33激活P38-MAPK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是否通过调控P38MAPK通路影响心肌缺血再灌(I/R)损伤。方法:应用大鼠心肌I/R模型,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IL-33组、IL-33+SB230580(P38通路抑制剂)组。检测血清中LDH、CK水平及心肌组织中TNF-α、IL-6、总caspase-3、活化caspase-3、Bcl-2、Bax、磷酸化P38(p-P38)表达。结果 :再灌注4 h后,IL-33可明显降低LDH和CK、TNF-α、IL-6、Bax的表达和caspase-3活化,增加Bcl-2、p-P38表达(均P<0.05);SB230580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IL-33的作用。结论 :IL-33可以通过P38-MAPK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保护I/R心肌。
江洪马瑞松李元红胡笑容李雪飞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P38-MAPK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