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03207)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伟珍叶志中黄霞陈芳尹志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深圳市福田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分析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NF)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等指标,筛选出可预测INF疗效的因素。方法:以应用INF治疗的4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和第14周的临床和实验等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分析法(PCR-RFLP)检测RA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308(TNFα-308)A/G的基因多态性。达到ACR50%-70%改善的的被判断为INF治疗反应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可预测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14周后,携带TNF-308G/G基因型的RA患者,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的患者人数的百分率分别为93%、64%和30%;A/G基因型,ACR20、ACR50、ACR70的百分率分别为60%、40%和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值中高DAS28评分和携带TNF-308G/G基因型的RA患者,对INF治疗反应好,其OR值分别为1.97(95%CI为1.74-3.13,P<0.01)和2.02(95%CI为1.93-3.91,P<0.01)。结论:高DAS28评分及携带TNF-308G/G基因型的RA患者对INF治疗有更好的应答。RA患者的DAS28评分及携带TNF-308G/G基因型可能可作为INF治疗RA疗效的预测指标。
- 何伟珍徐晓东叶志中尹志华李博郭粉莲陈芳黄霞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英夫利昔单抗LOGISTIC回归
- 联合检测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对中国汉族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中国汉族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在116例中国汉族早期RA患者及100例健康人中对GPI、抗CCP抗体与RF进行测定。其中GPI及抗CCP抗体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F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早期RA诊断的金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结果在单独检测任何一项指标时,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GPI (82.8%)、RF (81.0%)及抗CCP抗体(76.7%),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抗CCP抗体(97%)、RF(83%)及GPI (79%);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1.7%及98%;而在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时,其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9.1%及100%。和单独检测一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及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特异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和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有稍微降低,特异性上升到接近100%,但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仅检测单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显著提高到接近100%,有助于中国汉族早期RA的确诊。但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无明显优势。
- 李博何伟珍叶志中孔卫红陈雅硕谢燕李剑松张丽君庄俊汉
-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