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7)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 H指数:7 相关作者: 吴国林 李君亮 肖峰 刘振 陈凡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东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宗教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广东专业镇核心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4 2014年 在论述核心技术涵义的基础上,从起源、类型、生产方式、创新投入等方面分析广东专业镇核心技术的现状,提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培养核心技术的创新意识,加强与核心技术相联系的科学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优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强化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群体创新"惰性",加大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等促进核心技术发展的思路。 吴国林 李侠广技术形态情境下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1 2013年 人与自然的关系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规律知之甚少,占主导地位的是经验型技术形态。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实体型技术形态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开始借助所掌握的自然规律去驾驭自然,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开始破坏自然环境。新技术革命以后知识型技术形态取得主导地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在全面异化的同时反思能力也在提高,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张文国 陈凡 马会端波函数的实在性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研究主要是检验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完备,仅有少量量子技术产品问世。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发表的《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提出了EPR关联——量子纠缠,直接引发了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论争。(Einstein,Podolsky and Rosen,pp.777-780)基于EPR量子纠缠,1993年本内特(Bennett)等6位科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题为《经由经典和EPR通道传送未知量子态》的重要论文,引发了一系列有关量子信息与量子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量子信息理论、量子控制论、量子技术等新的量子科技理论。量子纠缠从佯谬到科学事实的确认,是量子技术成立的重要基础。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A.Aspect)所说:“不夸大地说,纠缠的重要性与单体描述被澄清已经成为第二次量子革命之根本。”(Aspect,P.XIX) 吴国林关键词:波函数 实在性 量子纠缠 物理实在 科学实在论 EPR 技术知识的认识论追问 被引量:1 2016年 柏拉图以信念、真和辩护为三要素对知识作出了定义,此传统知识定义不能涵括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且"柏拉图定义"的"葛梯尔问题"也存在技术知识之中。考察技术知识分类的历史演进,其演进过程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且效用性为技术知识的主要特征。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以有效、信念和辩护为要素的三元技术知识定义,使各类型的技术知识都统一在这定义之下,其中"技术知识是有效的"为该定义的核心部分,技术知识在人的实践下成功制成技术人工物为其有效性作出辩护。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技术知识作进一步探讨,有助于解析技术本身并呼应技术知识本体论。 林润燕 吴国林关键词:有效性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哲学的新探索 被引量:24 2013年 作为"第三代信息技术"的物联网,使互联网在网络对象、网络功能和网络范围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由此引发了新的哲学思考。对物联网已有的哲学探索揭示了它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物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但物联网的哲学意义还应涵括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信息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并深入探讨它对人的异化、对物的自然性即自身的限度等方面提出的新问题。 肖峰关键词:物联网 互联网 哲学 信息技术 哲学视野下的会聚技术探析 被引量:2 2013年 会聚技术从被提出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技术会聚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会聚技术蕴含着物质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性。由于会聚技术的发展涉及人之为人的本性,我们应该慎重发展会聚技术并将技术伦理贯穿于会聚技术的设计及应用之中,确保会聚技术的发展是有益而不是危及我们人类自身。 陈凡 杨艳明关键词:伦理 中国技术哲学:历史、现状和趋势(下) 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技术哲学作为一种当代学术现象,经历了从技术辩证法传统、论技术或技术论到技术哲学学科确立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国技术哲学,可以从两方面考察其思想脉络:一是把它作为一种部门哲学加以对待,主要包括技术的经济哲学、社会哲学和伦理哲学;二是把它作为一种哲学纲领加以对待,主要包括现象学技术哲学、分析的技术哲学、解释学技术哲学和实用主义技术哲学。这种考察表明,中国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发展是体制性的,已有相当发展也有较广的扩散,而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才作为一种"国际引进"刚刚兴起。也就是说,中国技术哲学正在从部门哲学向哲学纲领构建发展。这种转型意味着,中国技术哲学必须要在思想渊源、传统文化关联和时代特色呈现方面走向更深入的发展。 李三虎关键词:中国技术哲学 部门哲学 技术解释研究——兼评皮特对哈勃望远镜的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皮特的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对技术进行思考,有其独特之处,但是,他对技术的定义和技术失效的技术解释过多地涉及技术之外的因素。以哈勃望远镜的失效为例,引入三值逻辑,从逻辑分析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技术解释。在技术解释中,对应原则存在不足。在从结构到功能的技术解释模式中,应当用原子结构-功能子来替代,这使得技术解释具有了演绎推理的形式,称之为赖欣巴哈的技术逻辑。皮特关于技术是"人性在运作"的定义过于宽泛,而实际上技术是理性的实践能力,技术人工物需要不断地检验。 吴国林 陈福关键词:实用主义 哈勃望远镜 技术逻辑 量子技术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量子力学,并随着20世纪末量子信息理论的出现,近年来兴起了量子技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对量子技术展开深入的哲学研究。本文简要讨论量子技术的源起,探讨量子世界的确定性与量子技术的本质等问题。 吴国林关键词:量子力学 哲学意蕴 哲学研究 学术界 论技术知识再分类的可能进路 被引量:6 2017年 技术知识是指以人为主体关于设计、制作和使用技术人工物所需的知识体系。卡彭特、罗波尔、文森蒂和德维斯等哲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技术知识进行归类,而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技术知识的内容框架也在不断演变,技术知识的分类需再探讨。以模块化理论为基础,将技术知识体系分解为设计知识模块、改造或制作知识模块、操作和使用知识模块。再对三大技术知识主模块细分子模块,技术知识模块之间的动态整合有利于技术知识的流动,为技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和评价反馈提供直接的理论基础。 林润燕 吴国林关键词:模块化 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