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22210)

作品数:26 被引量:280H指数:11
相关作者:车得福徐通模刘艳华惠世恩谭厚章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11篇
  • 8篇煤燃烧
  • 8篇
  • 7篇热解
  • 5篇污染
  • 4篇电子能
  • 4篇电子能谱
  • 4篇污染物
  • 4篇模型化合物
  • 4篇化合物
  • 4篇光电子能谱
  • 4篇X射线
  • 4篇X射线光电子...
  • 3篇氮氧化物
  • 3篇燃煤
  • 3篇燃烧
  • 3篇热解过程
  • 3篇吡啶
  • 3篇煤焦
  • 3篇FT-IR

机构

  • 2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车得福
  • 19篇徐通模
  • 11篇刘艳华
  • 10篇惠世恩
  • 5篇赵科
  • 5篇谭厚章
  • 4篇刘银河
  • 3篇廖晓伟
  • 3篇李荫堂
  • 2篇姚明宇
  • 2篇周屈兰
  • 2篇许卫疆
  • 1篇薛韩玲
  • 1篇李建伟
  • 1篇郝吉明
  • 1篇闫晓
  • 1篇朱惠人
  • 1篇于涛
  • 1篇程君
  • 1篇蔡宏

传媒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5
  • 1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型化合物吡啶加热氧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为研究煤中吡啶型氮的氧化规律,选取吡啶为煤的含氮模型化合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 Ir)和烟气分析仪连用,在600~1400℃温度范围内,对其氧化产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吡啶氧化产物主要是NO、NO2、N2O、CO和CO2.N2O在750~900℃生成量最大;氧气量大于或等于理论氧气量的76%时,CO在650℃存在一个高峰,NOx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氧气量等于理论氧气量的59%时,生成大量CO,抑制了NOx的生成.
赵科谭厚章周屈兰惠世恩徐通模车得福
关键词:模型化合物
利用配置长程气池的FTIR技术研究挥发份中氮赋存形态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3种不同煤阶的我国电站典型动力用煤———神木烟煤、铜川贫煤和宜宾无烟煤的挥发份中氮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为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微氮现象,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16m光程的长程气池。研究结果显示,红外光线在16m长程气池构造作用下多次穿过挥发份,检测出含量微少的氮元素,成功地克服了微氮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我国电站用煤的挥发分中氮的赋存形态有4种,分别为吡啶型氮化合物、吡咯型氮化合物、吡啶-N氧化物和腈类化合物。氮在煤与挥发分中赋存形态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煤分子中的大分子量含氮结构在温度作用下发生分解所致。
郭兴明惠世恩郝吉明
关键词:挥发份赋存形态
煤燃烧过程中吡啶型氮迁徙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选用纯净杂环化合物吡啶作为煤中氮元素有机形态的模型化合物,对其热解及氧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表明:吡啶杂环在750℃时开始裂解;在850℃时腈类物质生成量最大;高温下含氮产物几乎全部以HCN的形式存在;N2O主要由腈类物质转化而成;从氧气的摩尔比等于6 0开始,随着氧气量的增加,N2O的生成量急剧增加.在缺氧状态下,高浓度CO造成的还原气氛使NOx生成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当温度高于850℃时,N2O向NO、NO2转化,当温度大于1000℃时,N2O全部转变为NO、NO2.NO、NO2主要由HCN裂解转化而成.
谭厚章廖晓伟徐通模赵科惠世恩车得福
关键词:吡啶热解
悬移层风沙运动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04年
针对沙尘暴天气的风沙气固两相流 ,采用FLUENT软件 ,对悬移层的风沙运动进行了 2D数值模拟分析 ,比较了流体边界条件对流场的影响。风沙起动后 ,用紧贴地面的平面作为风沙起动床面的简化模拟面。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沙粒起动体积浓度的表达式 ,并在计算中作为边界条件。在模拟中 ,避免了对床面复杂状况的直接描述。计算结果揭示了风沙流起动阶段沙尘的速度、体积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在边界条件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于涛李荫堂郭毅李军
关键词:沙尘暴风沙运动数值模拟气固两相流
宜宾煤中氮的形态及其变迁规律研究被引量:28
2003年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宜宾煤及其煤焦中氮的官能团结构,分析了氮官能团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所有煤焦在马弗炉上制取,制焦温度分别为700、900、1100℃ 研究结果表明,宜宾煤中氮的官能团有4种,即吡啶(N 6)、吡咯(N 5)、质子化吡啶(N Q)和氮氧化物(N X),其中吡咯含量最大,煤中的N X就是N O,是煤中吡啶结构氮与氧直接结合的结果 在700℃热解时,由于煤的脱氧脱氢,吡啶酮和N O均向吡啶转化,N Q基本不变 当热解温度升高到1100℃时,N Q完全分解,残留在煤焦中的氮为吡啶结构,当有氧气存在时被氧化成吡啶酮和N
姚明宇刘艳华车得福
关键词:氮氧化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煤焦
西安城郊表层黄土的粒度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对西安地区表层黄土的粒度组成与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与沙尘暴发生时沙尘颗粒的来源、起动机理与迁徙过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筛分析法和密度计法,对西安城郊表层黄土土样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颗粒的赋存形态加以考察。结果 西安城郊表层黄土属级配良好土,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细沙和粗粉沙为主,沙粒尤其是粗沙粒的含量较表层以下的正常黄土偏大;土壤粒度分布曲线具有典型黄土粒度分布的双峰式特征。结论 西安地区发生的沙尘天气,与地表黄土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卫疆车得福蔡宏徐通模
关键词:沙尘颗粒
几种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5
2000年
利用热重 差热 热重微分仪实验研究了几种含铁化合物 ,如FeCl3、FeCl2 和Fe2 O3等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铁化合物能够改变煤的燃烧特性 ,不同种类的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不同 .FeCl3和FeCl2 能够提高煤燃烧过程低温段的燃烧反应速率 ,其机理是FeCl3和Fe Cl2 起催化剂的作用 ,改变了燃烧过程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从而加快了煤的燃烧速率 .FeCl3和FeCl2 的催化能力随其在煤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Fe2 O3是比较稳定的组分 ,对煤的燃烧过程影响不大 .
刘艳华车得福李荫堂惠世恩徐通模
关键词:氯化铁燃烧氧化铁
氧对宜宾煤中燃料氮迁移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研究了宜宾煤与煤焦中氮的形态 ,探讨了氧对煤中燃料氮迁移规律的影响 .制焦气氛为高纯氩气中的惰性热解和氧 /氩混合气氛 .制焦温度为 70 0℃和 90 0℃ .结果表明 ,煤焦中氮官能团的存在形式受温度控制 ,与气氛无关 ,但是温度和氧量对各官能团量的变化都有影响 .氧的参与造成热解时燃料氮迁移规律的改变 ,这种改变随温度的升高愈加明显 .有氧存在时 ,焦中氮的总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减少 .实验结果分析说明 ,煤焦N X中氧的来源是煤本身结合的燃料氧 ,而热解气氛中氧的参与不会造成N 6和N Q转变为吡啶酮和N X .各种氮官能团形式随温度的升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
姚明宇刘艳华车得福
关键词:氮氧化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解
煤中矿物质对燃煤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利用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煤中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对煤中氮与硫的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川煤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如硫酸盐、碳酸盐等对NO排放有促进作用,当将这类可溶性矿物质从煤体中除去后,煤的NO排放量下降;铜川煤中的矿物质对SO2 的排放有抑制作用,当这类碱性成分被脱除后,单位质量可燃硫的SO2 排放量升高。
刘艳华车得福徐通模
关键词:矿物质SO2煤燃烧
含铁物质对燃煤污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1年
利用DTA TG DTG设备实验研究了FeCl3、FeCl2 和Fe2 O3 等含铁物质对燃煤污染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实验所用的几种含铁化合物均能够改变燃煤污染物的排放规律 ,但不同种类的含铁物质对燃煤污染特性影响机理不同 ,所取得的污染物减排效果也不同 .在煤燃烧以及煤中S与N向SO2 及NO转化的过程中 ,FeCl3 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同时又起吸收剂的作用 .FeCl3 催化作用表现在降低了SO2 和NO生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使SO2 和NO能够在较低温度时迅速形成 ,加快了SO2 和NO生成反应的速率 .FeCl3 的催化效果与S在煤中的存在形态有关 .FeCl3 的吸收作用表现在FeCl3 本身能够参与SO2 的吸收反应生成FeSO4 或Fe2 (SO4 ) 3.此外 ,FeCl3还能够改变CO的排放特性 ,即能够改变煤的燃烧特性 .FeCl2 对烟气中SO2 、NO和CO排放特性的影响与FeCl3相似 ,但影响效果比FeCl3 略差 .Fe2 O3 也能够降低烟气中SO2 和NO的体积分数 ,但Fe2 O3 只是吸收剂 ,对SO2 和NO的生成过程没有催化作用 .Fe2 O3对CO排放特性的影响不大 .
刘艳华车得福惠世恩徐通模
关键词:煤燃烧污染物排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