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083)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廖源李心然符文彬刘健华徐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镇痛作用
  • 2篇内脏痛
  • 1篇电针镇痛
  • 1篇镇痛
  • 1篇四白
  • 1篇四白穴
  • 1篇眶下神经
  • 1篇孤束核

机构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2篇刘健华
  • 2篇符文彬
  • 2篇李心然
  • 2篇廖源
  • 1篇刘雪芳
  • 1篇徐振华
  • 1篇陈杰斯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经蛇毒处理眶下神经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粗纤维在电针"四白"穴对内脏痛的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及其传入途径。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内脏痛组、电针组、眶下神经切断组,神经蛇毒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切断大鼠双侧眶下神经以及双侧眶下神经鞘内注射神经蛇毒选择性破坏A类纤维,然后电针双侧"四白"穴,再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观察大鼠内脏痛的行为学变化(扭体反应)以及孤束核(NTS)和三叉旁核(PTN)的c-fos表达。结果:电针组大鼠扭体次数较内脏痛组明显减少(P<0.01),眶下神经切断组大鼠扭体次数较电针组明显增加(P<0.01),神经蛇毒组大鼠扭体次数少于内脏痛组(P<0.05)。电针组NTS的c-fos表达较内脏痛组明显减少(P<0.05),眶下神经切断组较电针组明显增加(P<0.01),神经蛇毒组显著低于内脏痛组(P<0.05)。电针组PTN的c-fos表达较内脏痛组明显增加(P<0.01),眶下神经切断组较电针组明显减弱(P<0.01),神经蛇毒组较眶下神经切断组和内脏痛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粗纤维不是电针"四白"穴对内脏痛大鼠镇痛效应的主要传入纤维,口面部的躯体感觉传入可能经PTN中继后与内脏的感觉传入在NTS发生汇聚并进行整合,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刘健华符文彬徐振华廖源李心然
关键词:内脏痛电针电针镇痛
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对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电针四白穴对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组Ⅰ)、内脏痛组(组Ⅱ)、电针四白穴组(组Ⅲ)、电针非穴位+内脏痛组(组Ⅳ)、电针四白穴位+内脏痛组(组Ⅴ)。采用腹腔注射乙酸复制内脏痛模型。组Ⅲ、组Ⅳ和组Ⅴ分别电针刺激双侧四白穴及四白穴外侧旁开1 cm处20 min;电针结束后,分别腹腔注射9.0 g/L氯化钠注射液和乙酸。观察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以及孤束核(nucleus of tractus solitarii,NTS)内c-fos表达水平。结果组Ⅰ和组Ⅲ未观察到大鼠的扭体反应;组Ⅱ大鼠出现显著的扭体反应;组Ⅳ和组Ⅴ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低于组Ⅱ(P<0.05,或P<0.01)。组Ⅰ大鼠NTS内c-fos低水平表达;组Ⅱ大鼠NTS内c-fo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组Ⅰ(P<0.01);与组Ⅱ比较,组Ⅲ、组Ⅳ和组Ⅴ大鼠NTS内c-fos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电针四白穴对大鼠内脏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面口部穴位的躯体感觉传入在孤束核对内脏感觉传入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电针四白穴对内脏痛产生镇痛效应的基础。
刘健华符文彬刘雪芳廖源李心然陈杰斯
关键词:内脏痛镇痛孤束核电针四白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