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CA04900)

作品数:10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宗灵李瑞香李艳孙萍傅明珠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浮游
  • 5篇浮游植物
  • 2篇细胞
  • 2篇粒级结构
  • 2篇南黄海
  • 2篇浮游植物初级...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悬浮体
  • 1篇养殖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A
  • 1篇荧光
  • 1篇鱼卵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溶解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属性
  • 1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10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局海...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9篇王宗灵
  • 6篇李瑞香
  • 4篇李艳
  • 3篇傅明珠
  • 3篇杨玉玲
  • 3篇黄凤鹏
  • 3篇孙萍
  • 2篇朱明远
  • 2篇张学雷
  • 1篇夏滨
  • 1篇宋洪军
  • 1篇张伟滨
  • 1篇吕瑞华
  • 1篇刘萍
  • 1篇石学法
  • 1篇方习生
  • 1篇陈士群
  • 1篇魏建伟
  • 1篇孙爱荣

传媒

  • 7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州湾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及固碳能力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根据2006年3月—2007年2月逐月对胶州湾浮游植物分粒级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海湾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粒级结构特征以及碳流途径,计算了胶州湾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碳量以及其对富营养化物质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胶州湾的初级生产力平均为408.8 mgC.m-2d-1,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微微型浮游植物(Picophytoplankton)对总初级生产的贡献率最高(42.14%),小型浮游植物(Microphytoplankton)和微型浮游植物(Nanophytoplankton)贡献率相当(分别为27.81%和30.03%);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超过50%通过微食物环再向高营养级传递并入经典食物链,微食物环在胶州湾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胶州湾海域每年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碳量为52 809.1 tC,按照Redfield比值(C∶N∶P=106∶16∶1)每年吸收N和P的量值分别为9 299.7 t和1 287.0 t,浮游植物对大气CO2的吸收及对富营养化物质的净化均具有重要作用。
傅明珠王宗灵李艳李瑞香吕瑞华孙萍夏滨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固碳能力
胶州湾悬浮颗粒现场剖面测量与结果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应用LISST-100现场激光粒度仪于2003年3月在胶州湾首次进行了悬浮颗粒剖面测量,获得了2个剖面的悬浮颗粒现场粒度分布光衰减资料。2个剖面的悬浮颗粒分布自上而下非常相似,颗粒平均大小多为38~74μm,其中1~20μm细颗粒组分所占的比重高。水柱表层悬浮颗粒略粗于底部悬浮颗粒,而且内湾悬浮颗粒比外湾粗。水柱近底层悬浮颗粒粒径同底质浮泥颗粒粒径大小相近,颗粒组成也非常相似。悬浮颗粒浓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接近底部颗粒浓度急剧增高。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可以马上对悬浮颗粒有效密度、颗粒沉降速率和通量做粗略估算。分析结果表明,光衰减系数同颗粒浓度显著相关,推断光衰减主要是由1~250μm悬浮颗粒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而〈20μm的悬浮粒子对光衰减作用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光衰减系数与颗粒投影面积显著相关,表明颗粒投影面积可以作为遥感离水反射率的替代指标.
魏建伟石学法方习生张伟滨王宗灵
关键词:悬浮体粒径分布光衰减
贝类养殖环境的多参数同步连续监测被引量:8
2004年
为研究贝类养殖对海湾环境的短期影响,在吊养和底播养殖区中利用同步自容式仪器,对海流、溶解氧、叶绿素荧光、浊度、水温、盐度、pH等环境参数进行了短期连续监测,观测结果支持同海区长期离散性环境调查和实验模拟结果,特别是为分析养殖笼对潮流流速的削减、悬吊养殖贝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和底层代谢对水层溶解氧的消耗等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张学雷朱明远李瑞香王宗灵
关键词:环境监测流速溶解氧荧光水产养殖
2006年夏季南黄海浮游植物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制被引量:34
2009年
根据2006年夏季南黄海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南黄海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07~12.17 mg/m3,平均值为1.42 mg/m3;浮游植物叶绿素a平面分布呈近岸混合区高于外海层化区的特征,总体上随水体盐度和营养盐梯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浅海陆架锋区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聚集作用,垂直结构中层化区叶绿素次表层最大值现象明显,且最大值的深度和量值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叶绿素a浓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较大空间尺度上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的主要调控因子,温度、光照和浮游动物摄食等也在一定空间和程度上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傅明珠王宗灵孙萍李艳李瑞香
关键词:南黄海叶绿素A
南黄海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与碳流途径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根据2006年夏季与冬季南黄海真光层内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速率的实测数据,对比研究了两种差异显著的水动力条件下,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制,并探讨了真光层生源碳可能的碳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夏季总初级生产力(碳)平均为30.69 mg/(m2.h),高值区位于调查海域南部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冬季总初级生产力低于夏季,平均水平为21.73 mg/(m2.h),高值区北迁至海州湾附近;夏季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对总初级生产的贡献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小型(42.8%)、微型(29.6%)、微微型(27.6%),冬季的为微微型(41.2%)、微型(36.5%)、小型(22.3%);真光层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水动力条件(混合与层化)引起的营养盐来源和光照的变化是初级生产力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用生态比值法对南黄海碳流途径的分析表明,微食物环在冬夏两季碳流途径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从总体上看,南黄海浮游生态系统的碳输出潜力较弱。
傅明珠王宗灵孙萍李艳李瑞香
关键词:南黄海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
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被引量:7
2010年
根据2003年1—12月在胶州湾所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出浮游动物71种,幼虫、幼体34类。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分布﹑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种类多样性符合中纬度海湾水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一般规律,生态属性以暖温带、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生物量平均为84.28mg/m3,饵料生物丰度平均为531.76个/m3,非饵料生物为72.08个/m3。浮游动物生物量和饵料生物丰度的分布季节变化与海水平均温度的季节变化节律基本一致,相关回归分析亦证实与温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种类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近20a来基本相同,高峰出现时间的差异,主要是受温度年季和季节变化差异因素的影响。
黄凤鹏孙爱荣王宗灵杨玉玲黄景洲
关键词:浮游动物
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分布被引量:22
2007年
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胶州湾海域逐月进行连续13个航次的调查,对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主要种类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到的鱼卵均为浮性鱼卵。鱼卵丰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5.02粒/m3),次之为5月(4.97粒/m3)。共采集到仔、稚鱼10种,隶属9科10属,优势种为刺鱼叚虎鱼、斑鱼祭和玉筋鱼。根据出现的季节和出现时间的长短,将仔、稚鱼分为暖季类群、暖季短时类群和冷季类群三种类群。暖季类群较冷季类群占有明显的优势。暖季短时类群的种数、丰度和站位出现率都比较低。仔、稚鱼的丰度、种数的季节变化显著,最大值均出现在6月份,丰度是16.34尾/m3,种数为7种,与海水月平均温度的季节变化节律基本一致。
黄凤鹏黄景洲杨玉玲王宗灵陈士群
关键词:鱼卵类群
胶州湾浮游桡足类时空分布被引量:13
2009年
根据2003年1月至12月在胶州湾所获得的浮游生物样品,已鉴定浮游桡足类28种,幼虫、幼体6类。分析了该海区浮游桡足类的分布?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单纯,生态属性以暖温带、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桡足类的丰度分布具明显的月份变化,高峰在7月份,为181.61个/m3,最低在12月份,为23.53个/m3,全年平均为71.42个/m3。浮游桡足类丰度的平面分布不均匀,最大丰度在5号站,为132.62个/m3,最小丰度在8号站,为40.45个/m3,丰度平面分布的变化趋势基本是湾北部海域大于湾南部海域。浮游桡足类丰度的时空分布,主要种类的季节更替,近20 a来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高峰出现时间的差异,是受温度年季变化差异因素的影响。浮游桡足类丰度的时空分布与海水温度和盐度密切相关,与温度的关系更重要于与盐度的关系。并且用胶州湾的调察资料证实了浮游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依存关系,浮游植物为浮游桡足类的生长、繁衍提供了饵料。
黄凤鹏黄景洲杨玉玲李艳王宗灵
关键词:浮游桡足类生态属性
铁对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利用室内加铁实验,研究了铁对胶州湾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加入铁的浓度在5×10-8mol时,实验第7天的总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比不加铁的对照组增加了5.9倍和3.7倍。加入铁的浓度增加10倍,达5×10-7mol时,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实验第5天的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是对照组的34.9倍和16.1倍。浮游植物优势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在加铁浓度为5×10-7mol时,第5天达最高峰,而在加铁浓度为5×10-8mol和对照实验组,细胞数量达到高峰的时间推后了2d,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在中肋骨条藻衰败后成为优势种。
李瑞香朱明远
关键词:浮游植物叶绿素细胞数量
桑沟湾浮游植物多样性年际变化被引量:29
2007年
研究了桑沟湾20 a中4个年度网采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4年度浮游植物物种数量较1983-1984年度明显减少;浮游植物α-多样性指数周年变化规律近乎"双峰"型,2003-2004年度α-多样性指数较1989-1990、1999-2000两年度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跟1983-1984年度的相比降低程度不显著(P>0.05);空间β-多样性指数年变化趋向于"单峰"型,且4个年度的β-多样性指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只是年度平均值略有升高;1983-1984年度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高多样性只发生在低生物量时,而且生物量高时多样性一定低,而其它3个年度未发现该规律;养殖区内外2站位的比较结果表明,扇贝养殖可一定程度地降低浮游植物α-多样性。
宋洪军李瑞香王宗灵张学雷刘萍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浮游植物细胞体积年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