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19)

作品数:13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程贤文陈全明邓汉慧卢亮曾湘泉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就业
  • 3篇劳动力
  • 2篇农业
  • 2篇区域人才合作
  • 2篇自主创新
  • 2篇就业能力
  • 2篇就业战略
  • 2篇高技
  • 2篇高技能人才
  • 1篇学生就业
  • 1篇学生就业能力
  • 1篇再就业
  • 1篇政府
  • 1篇职业化
  • 1篇职业化素质
  • 1篇职业技术学校...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介
  • 1篇中介组织
  • 1篇人力资本

机构

  • 9篇中南财经政法...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程贤文
  • 3篇陈全明
  • 2篇邓汉慧
  • 2篇曾湘泉
  • 2篇卢亮
  • 1篇张广科
  • 1篇茅力可
  • 1篇陈蓝蓝
  • 1篇李晓霞
  • 1篇王霆
  • 1篇赵曼
  • 1篇邓璇
  • 1篇赵纹纹
  • 1篇陈芳
  • 1篇谢小青
  • 1篇王剑

传媒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财政研究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长江论坛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被引量:11
2008年
本文认为,在2020年以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数将呈现高—低—高的阶段性变动,经济活动人口数量将逐步下降,不同年龄结构的劳动者供给数量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尽管如此,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面对劳动力市场情况的变化,政府应该相应地调整就业政策:改善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关注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提高各项政策的整合程度,以及继续保持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等,而这一切都要注意政府的规制力度。
曾湘泉卢亮
关键词:就业战略
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被引量:7
2008年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地位已经逐步成熟。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主体,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指出加强武汉市城市圈区域人才合作,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人才强势区域和人才富集高地,以此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进武汉市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实现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
陈全明程贤文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自主创新区域人才合作
高技能人才短缺: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分析视角
2011年
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性更多的表现为专用性人力资本。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价值存在"偏离",从而使投资风险加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错位和一些体制性障碍也加剧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根据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并合理配置政府、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资源,形成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分担模式,进而构建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是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可行途径。
李晓霞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专用性人力资本就业能力
中部崛起的人才战略思考被引量:8
2007年
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跨区域的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保证,是中部6省人才建设的根本任务。
陈芳程贤文
关键词:人才激励机制
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被引量:4
2009年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加速发展和开放竞争四个阶段后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促进就业增长、贯彻国家就业政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的基本格局。文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能够对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我国就业服务政策提供支持。
王剑陈蓝蓝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被引量:53
2007年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本文讨论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结合对我国资源禀赋、科技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机械化、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等来实现。
邓汉慧邓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科技投入政府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实证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尽管利益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关注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取向是一致的;共同的利益目标能减少治理成本,提高治理主体的收益,使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在企业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邓汉慧赵曼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核心利益相关者
全面小康、和谐社会与我国就业发展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一、全面小康、就业发展与社会排斥 (一)全面小康与就业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要求。这里,归根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
陈全明张广科
关键词:全面小康就业发展社会排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被引量:2
2008年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提出要加强区域人才合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有效地推进中部整体崛起战略的实现。
陈全明程贤文
关键词:自主创新区域人才合作
构建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性运行机制被引量:8
2008年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与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要求技能型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显得紧迫而重要。
谢小青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性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化素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