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7505-001)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何蕾王鹤潼刘宛孙梨宗宋婕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拟南芥
  • 2篇胁迫
  • 2篇甲基化
  • 1篇引物
  • 1篇引物设计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植物
  • 1篇沙地
  • 1篇沙地土壤
  • 1篇生物标记
  • 1篇生物标记物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铜胁迫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过程
  • 1篇位点
  • 1篇位点特异性
  • 1篇污泥

机构

  • 4篇辽宁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何氏医学...
  • 1篇通辽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刘宛
  • 3篇王鹤潼
  • 3篇何蕾
  • 2篇台培东
  • 2篇孙梨宗
  • 2篇贾春云
  • 2篇宋婕
  • 2篇崔伟娜
  • 1篇李法云
  • 1篇荣湘民
  • 1篇张营
  • 1篇惠秀娟
  • 1篇程志辉
  • 1篇范志平
  • 1篇宋杰
  • 1篇李霞
  • 1篇曹霞
  • 1篇成智博
  • 1篇陈瑞娟
  • 1篇黄风尘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市污泥改良沙地土壤过程中氮磷的淋溶特征与风险分析被引量:27
2013年
针对城市污泥组成成分的特点,以科尔沁沙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于沙地土壤改良的可行性及对地下水的潜在风险。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污泥施入量可明显增加沙化土壤表层中氮磷养分含量,提高沙化土壤质量,同时污泥施用量对淋出液中氮磷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且氮素的淋溶风险大于磷素。当污泥施用量为30t/hm2时,淋出液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与不施用污泥的对照处理间未存在显著差异,且随淋洗次数的增加,TN含量呈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TP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而硝态氮(NO3--N)含量较不施用污泥的对照处理增加11%~33%,但与其差异不显著(P>0.05)。当污泥施用量为60,90t/hm2时,淋洗液中TN和TP含量显著增加(P<0.01),随淋洗次数的增加,TN和NO3--N含量呈现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NO3--N含量在第3次淋洗后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限值(20mg/L),对地下水体污染风险增加。合理控制污泥施用量不仅可以实现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可控制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李霞李法云荣湘民范志平黄风尘张营程志辉
关键词:城市污泥沙地土壤淋溶环境风险
改进MSAP-PCR技术应用于Cd胁迫下拟南芥DNA甲基化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是植物胁迫表观遗传损伤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可用手段虽多,然而多数较繁琐,不利于表观遗传损伤的快速诊断。为此应用MSAP-PCR法研究Cd胁迫下拟南芥基因组甲基化变化,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筛选引物(共5条,包括通用引物MLG2和本实验室设计引物AP-1、AP-2、AP-3、AP-4)以及检验多态性和敏感性,综合评估该方法在植物甲基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模板量选择在150~250 ng并使用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含50%尿素)分辨PCR产物多态性最佳;该方法对镉敏感性高,在0.2 mg·L-1Cd2+水平就可检测约30个位点的甲基化多态性;引物AP-4对Cp G位点甲基化变化最敏感,而AP-3对CHG位点甲基化变化敏感性最高。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准确且敏感性高,可作为植物全基因组甲基化研究的理想方法,以及植物抗逆研究和环境污染早期诊断的生物胁迫标记物。
王鹤潼何蕾宋杰孙梨宗崔伟娜台培东贾春云刘宛
关键词:拟南芥生物标记物
植物位点特异性甲基化研究的引物设计及PCR体系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设计大量引物,探索在植物甲基化引物设计中长、短引物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PCR条件,同时比较不同Taq酶对甲基化率影响。结果表明:17~30 bp短引物适合使用Touch-down程序PCR,但特异性差、成功率低;31~50 bp长引物使用55℃退火60℃延伸的PCR条件成功率最高,其中反向引物的长度及Tm小于正向引物较佳;高保真酶因其3′→5′外切酶活性不宜用于甲基化研究,而Epi TaqTMHS在PCR结果中表现最佳。
王鹤潼宋婕崔伟娜曹霞何蕾贾春云惠秀娟台培东成智博刘宛
关键词:引物设计
铜胁迫对拟南芥幼苗生长和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通过Murashige and Skoog(M&S)培养实验,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Cu2+胁迫对拟南芥幼苗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甲基化模式的变化,同时比较其与幼苗鲜重、根系生长对Cu2+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0、0.25、1.0 mg獉L-1Cu2+处理15 d后,幼苗根长及鲜重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幼苗基因组MSAP率随Cu2+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为15.93%、16.28%和15.83%;高浓度Cu2+胁迫下(3.0 mg獉L-1),根长显著变短,鲜重显著降低,MSAP率为14.26%;Cu2+胁迫(0.25~3.0 mg獉L-1)下,拟南芥幼苗基因组超甲基化(M型)位点及去甲基化(D型)位点数均呈显著增加趋势,Msp I酶较Hpa II酶对胁迫反应更敏感。因此,拟南芥幼苗MSAP变化对低浓度Cu2+胁迫响应敏感,可作为Cu污染的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
陈瑞娟何蕾孙梨宗王鹤潼宋婕刘宛
关键词:DNA甲基化拟南芥CU胁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