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203)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维达李筱芳冯鑫魏媛媛张洪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念珠
  • 4篇念珠菌
  • 4篇白念珠菌
  • 2篇蛋白
  • 2篇组蛋白
  • 2篇耐药
  • 1篇药物
  • 1篇医学真菌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修饰
  • 1篇乙酰基转移酶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真菌
  • 1篇拖尾
  • 1篇拖尾现象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结核病...

作者

  • 3篇刘维达
  • 2篇李筱芳
  • 1篇刘维达
  • 1篇刘志广
  • 1篇张金艳
  • 1篇邵俊国
  • 1篇张洪涛
  • 1篇魏媛媛
  • 1篇梅嬛
  • 1篇陈伟
  • 1篇周晓伟
  • 1篇冯鑫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组蛋白去乙酰化修饰与白念珠菌相关研究进展
2014年
白念珠菌的耐药现象日益严峻,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染色体的修饰异常可介导肿瘤细胞的可逆性耐药,该研究发现耐药的肿瘤细胞能被曲古菌素A选择性杀灭,
蔡晴李筱芳刘维达
关键词:乙酰化修饰白念珠菌组蛋白菌相耐药现象曲古菌素A
白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CDR2、MDR1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分离的耐药基因CDR1、CDR2和MDR1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方法从送检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白念珠菌,选取其中115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基因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情况。结果 115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半数抑菌范围为5μg/mL,90%抑菌范围为126μg/mL;其中76株敏感,39株耐药,敏感率为66.1%,耐药率为36.8%。CDR2基因△CT值敏感株组为9.33±3.21,耐药株组为7.49±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CDR1基因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耐药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与CDR2高表达有关,与CDR1和MDR1表达无关。
邵俊国魏媛媛张金艳冯鑫张洪涛刘志广李筱芳
关键词:念珠菌耐药基因氟康唑
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体外抗真菌敏感性及拖尾现象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66株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和拖尾现象。方法:参照CLSI的M27-A3方法进行,检测分离自不同部位的66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和拖尾现象,应用肉眼观察和酶标仪读取MIC结果。结果:依据判读折点,对氟康唑敏感菌株63株,剂量依赖3株,MIC几何均值为0.59μg/mL,对伊曲康唑敏感39株,剂量依赖25株,耐药2株,MIC几何均值为0.156μg/mL,对伏立康唑敏感65株,剂量依赖1株,MIC几何均值为0.059μg/mL。3种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拖尾现象,分光光度法读取吸光值可清晰反映出MIC值、菌量变化及拖尾现象。结论:拖尾现象是三唑类药物体外抗真菌敏感性检测的常见现象,分光光度法可以客观、直接地观察体外MIC结果及拖尾现象。
蔡晴沈永年胡素泉陈伟曾荣王乐李筱芳刘维达
关键词:白念珠菌唑类药物拖尾现象分光光度法
白念珠菌HDAC家族RPD3/HDA1介导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作用方式的初步研究
2015年
念珠菌是真菌感染性疾病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念珠菌病主要包括黏膜病变、皮肤病变、系统性感染等,近年来有研究开始尝试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来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途径,但在医学真菌包括念珠菌方面的研究很少。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由两类酶决定,即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 , 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现已知编码白念珠菌 HDAC 的基因主要包括:HDA1、RPD3、HOS1、HOS2、HOS3和SIR2,主要分为3类,Ⅰ类以RPD3为代表,Ⅱ类以HDA1为代表,Ⅲ类以SIR2为代表。
周晓伟梅嬛李筱芳刘维达
关键词:白念珠菌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介导家族医学真菌
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及免疫功能受损为真菌繁殖和致病创造了良好条件,使真菌感染机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真菌病较为常见且不易治愈,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或终生应用降糖药物,同时还可能服用治疗相关并发症药物,因此在治疗患者甲真菌病时,抗真菌药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本文针对合并糖尿病的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易感机制、病原菌、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钱冠宇李筱芳刘维达
关键词:糖尿病甲真菌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