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9MS0206)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敖登高娃金迎春刘俊轶邢高娃安娜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大连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光谱
  • 7篇蛋白
  • 7篇荧光
  • 6篇荧光光谱
  • 6篇牛血清白蛋白
  • 6篇相互作用
  • 5篇光谱法
  • 5篇分光光度法
  • 4篇荧光光谱法
  • 4篇环素
  • 4篇共振瑞利散射
  • 4篇光度
  • 4篇光度法
  • 3篇头孢
  • 3篇紫外
  • 3篇CU
  • 2篇散射法
  • 2篇紫外光
  • 2篇紫外光谱
  • 2篇茜素红

机构

  • 16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15篇敖登高娃
  • 6篇刘俊轶
  • 5篇金迎春
  • 5篇邢高娃
  • 3篇安娜
  • 2篇于彦珠
  • 2篇王晓霞
  • 1篇张晓辉
  • 1篇刘慧民

传媒

  • 5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酚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芬布芬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在pH9.0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甲酚红与芬布芬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甲酚红溶液褪色。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69.0nm,芬布芬浓度在0.05086~10.17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1702c+0.0107(c=μg/mL),相关系数为r=0.999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37×104L.mol-1.cm-1。据此建立了测定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中芬布芬含量的褪色分光光度法,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97%~101.6%。
金迎春敖登高娃
关键词:芬布芬甲酚红
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克洛被引量:3
2011年
以茜素红(ARS)为荷移试剂,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头孢克洛(CFC),并研究了ARS-CFC络合物的可见光谱性质及最佳反应条件。CFC浓度在1.157~38.58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02683ρ+0.01064(ρ:μg/mL),检出限0.56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77×103L.mol-1.cm-1,相关系数r=0.9986,络合物络合比为1∶1,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探。本文对尿样及生物样品中的头孢克洛进行加标回收测定。
敖登高娃邢高娃刘俊轶
关键词:头孢克洛茜素红分光光度法
甲基蓝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小分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在弱酸性条件下,甲基蓝(MB)可以通过静电和疏水作用聚集到血红蛋白(Hb)上并形成离子缔合物,不仅使得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而且使得共振瑞利散射增强。据此发展了一种测定Hb的RRS便捷方法,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2~20μg/mL和0.012μg/mL。与RRS法相比,分光光度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8~60μg/mL和0.688μg/mL(344 nm),5~60μg/mL和0.398μg/mL(408 nm)。此RRS法可用于尿样中Hb的痕量检测。实验考察了体系的吸收、散射光谱性质和最佳聚合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研究了分析参数及作用机理。并初步讨论了有机小分子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间氢键是主要作用力不容忽视。
敖登高娃刘俊轶张晓辉
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血红蛋白甲基蓝有机小分子分子间氢键
氯诺昔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氯诺昔康(LNXC)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氯诺昔康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可求出不同温度下的作用距离;通过计算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氯诺昔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法探讨了氯诺昔康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象变化;此外探讨了共存金属离子对氯诺昔康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金迎春敖登高娃
关键词:氯诺昔康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
甲基蓝-铕为光谱探针测定美他环素的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
在弱酸性介质中,低浓度的甲基蓝(MB)-铕稀土配合物的光散射较弱,将微量的美他环素(MTC)加入后形成甲基蓝(MB)-铕(Eu)-美他环素(MTC)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光散射信号增强,且光散射信号与MTC浓度在一定范...
敖登高娃邢高娃刘俊轶
文献传递
茜素红S-铕(Ⅲ)-米诺环素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在pH=4.4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铕(Ⅲ)与米诺环素形成三元配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米诺环素的RRS分析法。在λ=370nm处,米诺环素浓度在0.073~5.493μg/mL范围内与体系RRS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1μg/mL。该方法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对尿样进行加标回收及用于片剂、胶囊中米诺环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刘俊轶敖登高娃邢高娃齐岩松
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米诺环素茜素红S
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法测定四环素
在pH 5.75的HAc-NaAc缓冲液中,茜素红-镧与四环素(TC)形成三元配合物,导致体系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均增强,光谱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580和290 nm,对于SOS在0.01~1.0 mg...
敖登高娃刘俊轶邢高娃
关键词:二级散射倍频散射四环素
文献传递
头孢噻肟-Cu(Ⅱ)-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头孢噻肟对牛血清白蛋白,Cu(Ⅱ)对牛血清白蛋白以及Cu(Ⅱ)对头孢噻肟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和头孢噻肟均可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发生静态猝灭,并且在Cu(Ⅱ)存在下,头孢噻肟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显著增强。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头孢噻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为3.11×104L/mol,结合位点数为1.03;二元配合物Cu(Ⅱ)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为1.13×103L/mol,结合位点数为0.74。
安娜敖登高娃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头孢噻肟牛血清白蛋白
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检测被引量:10
2011年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芬布芬(FB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lmer方程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作用距离;通过计算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型变化,以及共存金属离子对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影响。
敖登高娃金迎春
关键词:芬布芬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
甲酚红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吡罗昔康被引量:1
2010年
用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中吡罗昔康含量。)在pH8.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甲酚红与吡罗昔康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甲酚红溶液褪色,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70nm,吡罗昔康浓度在0.06628~11.60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1404c+0.0067,相关系数为r=0.999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03×104L·mol-1.cm-1。据此建立了方法,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51%~101.4%。
金迎春敖登高娃
关键词:吡罗昔康甲酚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