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5B02)

作品数:25 被引量:1,181H指数:15
相关作者:刘卫东彭建牛方曲苏泳娴叶玉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城市
  • 5篇京津
  • 5篇京津冀
  • 4篇遥感
  • 4篇京津冀城市群
  • 4篇城市群
  • 2篇社会
  • 2篇生态
  • 2篇碳排放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可达性
  • 2篇空间结构
  • 1篇遥感监测
  • 1篇引力模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造业
  • 1篇智能体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消费
  • 1篇生产性服务业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深圳行政学院

作者

  • 5篇刘卫东
  • 4篇彭建
  • 4篇牛方曲
  • 3篇匡文慧
  • 3篇宋涛
  • 3篇张虹鸥
  • 3篇叶玉瑶
  • 3篇苏泳娴
  • 3篇章文
  • 2篇刘焱序
  • 2篇迟文峰
  • 2篇吴旗韬
  • 2篇张文忠
  • 2篇马晶
  • 2篇刘慧
  • 2篇胡志丁
  • 2篇马丽
  • 2篇刘毅
  • 1篇刘纪远
  • 1篇林丽颖

传媒

  • 5篇地理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测绘通报
  • 2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Scienc...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across China during the early 21st century被引量:60
2013年
China has experienced an unprecedente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In this research, we examined the dynamics of construction lands and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ISA) based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SA datasets between 2000 and 2008, which were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areas and ISA increased by 3468.30 and 2212.24 km 2 /a in this period primarily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macro-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fast-growing economy. In 2008, ISA accounted for 0.86% of the total land area in China. Urban land areas increased by 43.46% between 2000 and 2008. 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788.22 km 2 /a in this period was 2.18 times that in the 1990s. In particular, urban ISA increased by 53.30% between 2000 and 2008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1348.85 km 2 /a. During the 8 years, the ISA in China increased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Beijing-Tianjin-Tangshan Metropolitan Region, Pear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western China region. The increasing ISA may influence potentially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major basins. In particular, the number of subbasins having ISA of greater than 10% increased considerably, which were primarily distributed in the Haihe River,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 basins. In 2008, 14.42% of the basin areas were affected by the increased ISA.
KUANG WenHuiLIU JiYuanZHANG ZengXiangLU DengShengXIANG Bao
关键词:土地面积透水地面长江三角洲ISA
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被引量:102
2013年
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提出城市公园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文化遗址公园、游乐公园、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北京市六环以内城市公园共计148处,总面积7293.9 hm2,平均面积49.28 hm2,各个类型公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城市公园至少具有四种重要功能:旅游休闲、生态价值、防灾减灾和教育科普。城市公园类型与功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每个公园复合了多种功能,但是各个类型城市公园有不同的主导功能。文化遗址公园以旅游休闲和教育科普为主导功能,游乐公园相对单一的旅游休闲功能,综合性公园的功能比较全面,社区公园除科普功能较弱外,具有其它几项功能的中等水平,生态公园则以生态价值为主。对城市公园进行细化分类,识别主导功能,有助于科学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实现城市公园的合理配置。
陶晓丽陈明星张文忠白永平
关键词:城市公园
基于PCA-SOM的深圳产业空间结构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深圳市企业空间分布数据,以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达到产业变量降维和抽象目的,在此基础上构建SOM神经网络进行聚类分析,通过PCA-SOM耦合模型实现了对城市内部产业空间分类和结构描述。研究表明:街道的产业功能可以通过提取各产业企业分布数据的主成分因子来表征;PCA-SOM耦合模型将深圳产业空间划分为六种类型区,分类结果与实际吻合;深圳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空间分异,有别于传统城市的同心环形模式,深圳城市中心区位于地理空间的底部,以集聚型现代服务业为中心、整体呈扇型辐射,并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深圳东部分区产业功能现状仍不明朗,需要对该区域做进一步的空间结构规划和政策支持,以形成多中心的产业辐射模式。
章文王佳璆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SOM聚类
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及其应用——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被引量:62
2015年
日益受关注的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在定义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该方法在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城市,依据核心城市的通勤圈确定研究区域;在计算城市间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基础上评价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利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及相互作用强度进行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从复杂的城市群相互作用网络中分析确定其等级结构体系——多层次空间结构树。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周边缺乏成熟的二级中心城市,而在天津地区,天津市城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形成相应的辐射圈,与天津滨海新区形成双核结构。最后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架构为利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快速处理能力进行城市群复杂网络分析提供了有益探索,将为城市群空间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
牛方曲刘卫东宋涛胡志丁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可达性树结构
基于阈值分割的京津唐城市群生态用地多源遥感识别被引量:7
2015年
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引下,有必要通过区域生态用地的快速遥感识别为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鉴于不同类型遥感数据在表征特定地物类型的精度上各有优劣,综合多源信息的区域生态用地遥感反演是当前研究的趋势所在。本研究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例,综合考虑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SPOT/VGT数据在建设用地、植被覆盖度识别方面的优点,探讨基于阈值分割法的大尺度区域生态用地多源遥感快速识别方法。研究采用SPOT/VGT数据定量识别林地、草地与耕地,进而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区分水体与建设用地。结果表明:京津唐城市群土地覆被整体识别精度达到85.64%,Kappa系数0.771;各类生态用地识别精度均较高,其中林地识别精度最高(90.87%)、水体次之(78.33%)、草地最低(70.97%)。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单一遥感数据难以快速区分所有生态用地类型的不足,是基于全球开源数据进行大尺度生态用地快速识别的有效手段。
彭建吕慧玲马晶刘焱序
关键词:生态用地阈值分割法
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被引量:357
2012年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由于从自然界提取资源并进行加工,最后并排放废弃物质到自然界,区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通过各自元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经济环境耦合关系。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50个地级单元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后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环境系统整体上处于低耦合低协调状态,东部沿海地区的都市经济区和中部重要人口产业集聚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相对较高,远西部和东中部偏远地区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相对较低。根据各地级单元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耦合度和协调度可以将现有国土划分为经济环境和谐区、经济环境磨合区、经济环境拮抗区及经济环境低耦合区4个类型区。通过对4种类型区的工业结构分析后发现,不同类型区工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经济环境和谐区工业以电子机械、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经济环境磨合区工业主要以机械装备制造和部分污染性的冶金、化工、电力产业为主;经济环境拮抗区工业则以钢铁、石化、煤炭、建材、发电等污染性行业为主,是中国污染性行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未来环境质量面临最大风险的地区;经济环境低耦合区工业则以初级产品加工和生产为主。
马丽金凤君刘毅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工业部门结构
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2
2014年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市与乡村相交接的特殊地带,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城市边缘带的定量识别是研究边缘带社会结构、景观格局和发展梯度的基础工作,也是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但边缘带识别的理论与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在对比分析城市边缘带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边缘带识别的实质与内涵;提出了基于指示要素—空间单元—判别模型的城市边缘带识别概念框架,并从上述三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城乡作用机理探析、多要素综合识别、非参数化模型融合、多尺度转换以及长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等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彭建马晶袁媛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及空间可分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各自具有聚集特性,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可不受制于空间约束,通过信息通信和交通运输使得与制造业在空间上具有可分性。现有产业空间可分性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有效的测度指标。本文利用全局和局域Moran指数及其双变量变体,结合Moran散点图和LISA图,对深圳市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自相关性明显,且两者具有空间可分性,这为合理进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规划布局提供了新思路。
章文李彦张莉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MORAN指数
1992-2011年哈萨克斯坦城镇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4年
哈萨克斯坦自1992年独立以来,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通过建立城镇化水平测度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哈萨克斯坦城镇化水平,并从人口、经济、社会及土地等4个方面解析了1992-2011年哈萨克斯坦城镇化演变过程。结果发现,自1992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城镇化进程呈"U"字型,经历了4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快速下降阶段(1992-1996年)、城镇化水平缓慢下降阶段(1997-2000年)、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阶段(2001-2004年)和城镇化水平快速上升阶段(2005-2011年),定量分析了4个子系统对城镇化综合水平变化的贡献度。其中,快速下降阶段主要表现为社会城镇化减退,缓慢下降阶段主要受人口城镇化的影响,2000年之后的城镇化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及土地城镇化的恢复和加快。最后,从政治突变、政治移民、国家政策、石油工业以及全球化与贸易等方面,对城镇化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叶尔肯.吾扎提刘慧刘卫东
关键词:城镇化综合评估影响因素
生态阻力面模型构建及其在城市扩展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101
2014年
本文将城市扩展视为城市用地克服生态阻力向外扩散的过程,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进行方法创新,在模型中引入不同等级源的相对阻力因子,并考虑生态障碍对于城市扩展的刚性约束,构建适合于城市扩展模拟的生态阻力面模型(UEER)。在此基础上,利用广州市土地利用第二次调查数据、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以及其他生态要素相关数据,通过源的确定与分级、基面阻力综合评价、UEER模型运算等步骤,构建了广州市城市扩展的生态阻力面,并用于模拟城市用地扩展至不同规模情景时的空间分布及边界。结果表明:①通过UEER模型生成的生态阻力面能够综合反映城市扩展水平过程所需克服的生态阻力,因此能够反映生态约束下城市扩展的空间运动趋势,可以用于城市扩展模拟。②与基于MCR模型的模拟结果相比,基于UEER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并体现生态保护的要求。从城市扩展的规模与强度控制看,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并体现政策调控方向。从城市形态以及与生态要素的关系看,一些重要的生态要素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得以保留,同时生态障碍作为生态隔离,能够有效地防止城市的蔓延式扩展,从而使城市扩展表现出明显的组团式特征。
叶玉瑶苏泳娴张虹鸥吴旗韬刘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