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0QA1407500)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靳令经聂志余郭艳潘丽珍管强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肉毒
  • 2篇肉毒毒素
  • 2篇神经细胞
  • 2篇细胞
  • 1篇电图
  • 1篇多克隆
  • 1篇肉毒毒素A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细胞黏附...
  • 1篇神经修复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突触
  • 1篇突触可塑性
  • 1篇轴突
  • 1篇轴突生长
  • 1篇黏附分子
  • 1篇细胞黏附
  • 1篇细胞黏附分子
  • 1篇痉挛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作者

  • 3篇靳令经
  • 2篇郭艳
  • 2篇聂志余
  • 1篇郑玉果
  • 1篇刘务朝
  • 1篇管强
  • 1篇肖莉彬
  • 1篇潘丽珍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克隆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抗体对肉毒毒素生物学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克隆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抗体(P-NCAM-Ab)对A型肉毒毒素(BTX—A)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BTX—A组、P—NCAM—Ab组,每组30只。给予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右侧腓肠肌BTX—A0.5u(100μ1)注射,正常对照组大鼠则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3天时在P—NCAM—Ab组大鼠右侧腓肠肌同一位点注射P—NCAM—Ab20U。注射前、后,动态测量大鼠腓肠肌肌肉的收缩强度及湿重变化,并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氯化金染色观察大鼠运动终板及可视神经纤维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正常对照组大鼠腓肠肌肌肉的收缩强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BTX—A组和P—NCAM—Ab组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注射BTX—A后3d及1,2,4,6,8,10周时的腓肠肌肌肉收缩强度均较弱(P〈0.05);与BTX.A组同时间点比较,除注射后3d及1周,P—NCAM—Ab组大鼠剩余时间点腓肠肌肌肉的收缩强度均较BTX—A组弱(P〈0.05)。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腓肠肌收缩强度的恢复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P—NCAM—Ab组的恢复时间长于BTX—A组(P〈0.05)。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腓肠肌湿重百分比随时间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注射后3d及1,2,4周,BTX—A组和P—NCAM—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BTX—A后1,2,4,8,12周,BTX—A组及P—NCAM—Ab组运动终板染色均逐渐加深,但P—NCAM—Ab组大鼠运动终板同时间点内染色均浅于BTX—A组。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运动终板阳性反应区域平均光密度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且P—NCAM—Ab组在第1,2,4,8,12周时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BTX—A组(P〈0.05)。BTX—A组和P.NCAM�
郭艳靳令经刘务朝郑玉果管强潘丽珍聂志余
关键词:肉毒毒素A
肌电图在肉毒毒素治疗技术中的应用
2015年
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能够抑制肌肉过度收缩引起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已经成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痉挛等病症的重要治疗手段。肌电图技术能够检测到肌肉静息状态、自主收缩状态、被动牵伸状态及神经受刺激后收缩等情况下的电生理活动变化,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肉毒毒素治疗中。随着痉挛责任肌肉的电生理表现、运动终板定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肌电图已经成为实现肉毒毒素精准注射的关键。本文研究就肌电图在筛选过度活动的靶肌肉、引导肉毒毒素准确注入靶肌肉、选择目标肌肉内最佳注射位点及注射肉毒毒素后的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最大程度提高肉毒毒素疗效、减少肉毒毒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奠定基础。
肖莉彬靳令经
关键词:肌电图肉毒毒素肌张力障碍痉挛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神经系统的细胞表面糖蛋白。近年来发现,它在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神经细胞间的黏附、促进神经芽生及轴突生长、促进髓鞘形成与再生、参与突触可塑性等。因此,它在脊髓损伤、外周神经再生、难治性癫痫、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潜在治疗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郭艳靳令经聂志余
关键词: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神经损伤神经修复轴突生长突触可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