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B040302005)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爱荣禹奇才邓江东汪荷玲郭玉柱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东南大学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拱桥
  • 3篇临界荷载
  • 3篇荷载
  • 2篇粘钢
  • 2篇粘钢加固
  • 2篇斜靠式拱桥
  • 2篇抗震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混凝土
  • 2篇极限承载
  • 2篇极限承载能力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2篇承载能力
  • 1篇单索
  • 1篇单索面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动

机构

  • 9篇广州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市政工...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作者

  • 9篇刘爱荣
  • 7篇禹奇才
  • 3篇邓江东
  • 2篇汪荷玲
  • 2篇宗周红
  • 2篇郭玉柱
  • 2篇黎雅乐
  • 2篇邝钜滔
  • 1篇傅继阳
  • 1篇张雨超
  • 1篇肖才涛
  • 1篇张俊平
  • 1篇沈剑文
  • 1篇程方杰
  • 1篇赵新生

传媒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SMA拉索的单索面拱桥桥面多维振动控制方法
2012年
首次提出了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高耗能、大阻尼、抗疲劳、耐腐蚀的特性来抑制单索面拱桥桥面横向扭转、纵飘和竖弯等多维振动方法.并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安装NiTi形状记忆合金拉索前后的单索面拱桥的全桥有限元对比计算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校核.研究结果表明:安装NiTi拉索可大幅度减小单索面拱桥纵向位移和横向扭转位移,并明显提高行车舒适度.
程方杰刘爱荣张俊平禹奇才
关键词:振动控制
集中力作用下圆弧拱侧倾屈曲临界荷载解析解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设定集中力作用下圆弧拱侧倾屈曲时的扭转和侧向位移函数,运用能量法,构造单拱结构集中力作用下的弯曲、扭转变形能和外力势能,首次推导了侧倾屈曲临界荷载解析解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多组算例比对结果表明该侧倾屈曲临界荷载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禹奇才梁夏莉邝钜滔刘爱荣邓江东沈剑文
关键词:圆弧拱能量法
斜靠式拱肋系极限承载能力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斜靠式拱桥拱肋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弧长法,对拱肋系的侧倾失稳全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获得了失稳极值点,揭示了稳定拱肋刚度,主拱肋和稳定拱肋拱顶间横撑抗弯刚度,矢跨比,主拱边界条件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斜靠式拱肋系的极限承载能力随着横撑切向抗弯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稳定拱肋侧向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主拱边界条件和矢跨比对斜靠式拱肋系的极限荷载有明显的影响.
刘爱荣郭玉柱禹奇才
关键词:极限承载能力非线性弧长法
新型拱桥顶推施工过程的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建设中的江门市东华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详细给出了带副拱新型拱桥在顶推施工过程主拱肋、副拱肋等构件在顶推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实测数据,并与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揭示了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顶推过程中拱桥关键构件的应力和变形合理,满足设计要求,顶推施工法可成功推广应用于新型拱桥的施工.
张雨超刘爱荣禹奇才赵新生邝钜滔
关键词:拱桥应力顶推
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极限承载能力简化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以斜靠式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Ritz法,首次推导出了拱轴线为抛物线的斜靠式拱桥弹性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并基于有限元法验证了所提出的斜靠式拱桥发生侧倾失稳时主拱肋与稳定拱肋间横撑切向和径向受力模型的精确性以及所推导的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此外为便于估算斜靠式拱桥的侧倾失稳极限承载能力,最先引入了稳定拱肋和横撑影响系数η1、吊杆非保向力和桥面系影响系数η2、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影响系数η3,提出了便于工程实际应用的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极限承载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1)稳定拱肋和横撑影响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3~1.5;(2)吊杆非保向力和桥面系影响系数的取值范围为3.3~3.6;(3)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影响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23~0.28;(4)斜靠式拱桥的侧倾失稳极限承载能力一般为单片拱肋弹性承载能力的1~1.5倍。
刘爱荣汪荷玲禹奇才郭玉柱
关键词:斜靠式拱桥极限承载能力临界荷载
粘钢加固损伤混凝土箱型桥墩的抗震性能Ⅰ:双向拟静力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设计制作了11个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桥墩缩尺模型,对其进行了粘钢加固后的双向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加固桥墩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加固墩柱均发生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延性破坏,破坏塑性铰由未加固时的墩底上移至加固钢板位置的上边缘,加固后墩柱各项抗震性能良好,表明粘钢加固损伤桥墩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式.墩柱强轴方向的滞回环饱满,承载力和刚度较大;弱轴方向的滞回环捏缩效应显著,耗能能力较强.初始损伤程度仅对粘钢加固墩柱的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具有一定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变大,极限变形能力降低,延性能力和耗能能力均增强.而随着长细比的减小,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变大,极限变形能力降低,刚度退化情况严重.
宗周红邓江东黎雅乐刘爱荣
关键词:粘钢加固抗震性能
斜靠式拱桥结构侧倾失稳分析的Ritz法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Ritz法,首次推导了主拱肋拱脚铰接、稳定拱肋拱脚固接边界条件下,斜靠式拱桥的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法验证了该计算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稳定拱肋弯曲变形能和扭转变形能、主拱肋与稳定拱肋间横撑切向和径向弯曲变形能及吊杆非保向力位势和桥面系侧向弯曲变形能对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λc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拱肋的侧向弯曲变形能对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λcr有一定的影响,而扭转变形对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λcr影响甚微;若忽略横撑的所有变形能,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λcr降低65%~83%,即横撑对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λcr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稳定拱肋倾角的增加,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系数λcr呈增大趋势,且增设稳定拱肋对提高斜靠式拱桥的侧向稳定性大有帮助。
刘爱荣汪荷玲禹奇才张俊平申富林
关键词:斜靠式拱桥RITZ法
粘钢加固损伤混凝土箱型桥墩的抗震性能Ⅱ: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2013年
针对具有初始弯曲损伤的粘钢加固混凝土箱型桥墩,采用柔度法和纤维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加固桥墩的地震剪力、墩顶位移、剩余刚度等性能指标,并在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其抗震加固力学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中桥墩仍然发生加固钢板上缘产生塑性铰的破坏模式,与拟静力试验结果一致.加固前后桥墩抗震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经粘钢加固形成新塑性铰的加固方式可有效增强桥墩的抗震能力.初始损伤程度、加固钢板厚度和长细比等对加固桥墩抗震安全度的影响较小.大轴压情况下,安全度快速降低.
邓江东宗周红黎雅乐刘爱荣
关键词:粘钢加固地震动力响应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平行组拼双肋拱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新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首次以平行组拼双肋拱为研究对象,设定了结构侧倾屈曲位移函数,构建了侧倾失稳变形能量表达式,通过数学转换,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获得了平行组拼双拱肋系统的平衡曲面M方程和分歧点集B方程,通过分析体系失稳条件,计算了分歧点集解,推导了系统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提出了平行组拼双肋拱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新方法;最后与有限元数值解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推导的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良好,验证了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平行组拼双肋拱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拱结构侧倾屈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禹奇才刘爱荣肖才涛傅继阳
关键词:尖点突变理论临界荷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