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11E-0306)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牟中海苏秋姜明玉徐乐陈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油田
  • 4篇盆地
  • 4篇下段
  • 4篇柴达木盆地
  • 4篇储层
  • 3篇油藏
  • 3篇跃进二号油田
  • 3篇下干柴沟组
  • 3篇下干柴沟组下...
  • 3篇非均质
  • 3篇非均质性
  • 3篇沉积相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低渗透油田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水驱开发
  • 2篇水驱开发效果
  • 2篇沉积相研究

机构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8篇牟中海
  • 3篇苏秋
  • 3篇姜明玉
  • 2篇向燚伟
  • 2篇刘俊杰
  • 2篇张庆辉
  • 2篇白金莲
  • 2篇于跃
  • 2篇徐乐
  • 2篇陈袁
  • 1篇高瑞阳
  • 1篇唐群英
  • 1篇莫冯阳
  • 1篇李国艳
  • 1篇项燚伟
  • 1篇马凤春
  • 1篇由超
  • 1篇廖锐
  • 1篇郝小梅
  • 1篇谢梅

传媒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北地质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化工贸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质建模技术在狮子沟N_1油藏开发地质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柴达木盆地狮子沟N1油藏高含水阶段平面、层间矛盾突出,储量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综合地质、测井等资料,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概率储量计算以及历史拟合一体化研究.研究表明,N1油藏主力小层含水突破是由于存在渗流优势通道,II-39小层非均质性强;储量分布不确定性大,用100口井的资料计算得到储量为230×104~264×104t;通过历史拟合一体化研究,精确的拟合SZ23井含水突破过程.应用地质建模技术开展开发地质研究,信息量大、精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指明了方向.
项燚伟柳金城谢梅郝小梅马凤春姜明玉李霞魁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层间矛盾地质建模非均质性历史拟合
薄互层型沉积体储层构型建模被引量:2
2020年
以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六区辫状河三角洲为例,探讨了薄互层型储集砂体构型的建模方法。采用基于半幅点小层划分原则进行小层划分,克服了传统的基于自然伽马相对极大值和(或)自然电位正异常来确定小层界线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储层、隔层厚度与深度的缺陷。分析了研究区夹层类型与分布,认为研究区以泥岩夹层为主,夹层的分布以局部为主,在此基础上,用低渗层厚度和渗透率回返程度两个参数来识别夹层,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建模精度。依据辫状河三角洲受河流、湖浪双重水动力控制,地层具低倾角砂泥岩薄互层的特点,提出了"硬"数据控制、分层建模、储层与夹层钳套的薄互层型沉积体构型建模研究思路,建立了昆北地区切六区辫状河三角洲构型模型。通过对构型模型进行构型单元间关系的研究认为,目的层存在侧向拼接、侧向分隔、进积型、加积型4种构型模式,但以各种砂体的横向拼接与纵向加积模式最为发育。与传统建模方法比较,在薄互层沉积的情况下,新建模方法更具优势和合理性。
牟中海刘雪常琳苏秋吴千然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
基于测井解释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定量表征:以Q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为例
2018年
针对Q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的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在横向上差异较大的特点,采用钻井取心、岩石薄片等资料对工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认为工区目的层储层物性横向变化主要由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共同控制。在此基础上,根据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的测井响应特征,选取经归一化处理后的GR、SP测井曲线,建立了成岩作用强度定量表征模型,并将各种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综合效应定义为成岩系数。依据成岩系数的大小,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划分为强胶结弱溶解相、中等胶结弱溶解相、中等溶解弱胶结相和强溶解弱胶结相4种类型,定量识别了研究区优质储层,确定了目的层优质储层的平面分布。最后,分析了储层产能和成岩系数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该定量表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汪显栩牟中海张国成徐良威
关键词:成岩作用岩石薄片测井响应
跃进二号油田E_3~1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为跃进二号油田主要含油层系,在岩心资料和测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计算跃进二号油田E31储层层间、各小层层内的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运用单项非均质参数及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评价了E31储层层间、各小层(以Ⅰ-11小层为例)层内及平面的非均质性。研究表明,跃进二号油田E31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强,平面上强非均质性区域分布广;Ⅰ-11小层层内非均质性中等,强非均质性区域主要在8-4、3-3、8-7、7-11等井附近。
高瑞阳牟中海杨雪峰贾风娟苏秋
关键词:跃进二号油田储层非均质性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Ⅰ-11号小层河口坝增生体的精细表征被引量:5
2014年
根据测井及地质资料,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对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Ⅰ-11号小层河口坝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Ⅰ-11号小层存在2个河口坝、2种构型单元及5个河口坝增生体。河口坝顶底界受限于以隔层为识别标志的5级界面,河口坝增生体之间则为以泥岩夹层为识别标志的4级界面。对构型单元空间组合类型的研究表明,在垂直物源方向上,存在河口坝与河口坝的拼接、河口坝与席状砂的拼接及河口坝的侧积3种类型;在平行物源方向上,存在河口坝的前积和河口坝的退积2种类型;在纵向上,构型单元之间可见加积正旋回和加积反旋回特征,构型单元内主要表现为反韵律,其次是正韵律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绘了5个河口坝增生体的平面分布图。
牟中海廖春丁晓军陈袁于跃
关键词:跃进二号油田
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早渐新世沉积相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沉积相研究工作中,存在对微相类型争议性大、展布特征不精细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油田高含水期的精细开发。因此,根据沉积学基本原理,采用地质相识别(包括岩石学标志和沉积构造标志)与测井相分析(包括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的曲线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细化该油田早渐新世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亚相,得出水上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砂坝、砂滩、滨浅湖泥10种微相。该套地层纵向从下至上具有完整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退积式正旋回相序。结合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和纵向相序,跃进二号油田早渐新世这套油藏存在2种类型的沉积模式:辫状河三角洲模式和湖泊模式。
于跃牟中海杨雪峰漆麟陈袁苏秋
关键词:沉积相跃进二号油田柴达木盆地
昆北油田切16井区储层非均质性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解释成果,对切16井区E1+2油藏各主要含油小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和非均质系数)进行了计算,结合昆北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了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切16井区各小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方法——参数差值平面分布法,对切16井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方面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16井区储层非均质性整体上较强,其中,层内非均质性中等,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制约本区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本次研究可以为昆北油田下一步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徐乐牟中海李积永由超王哲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沉积相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牟中海马力宁马达德廖锐徐良威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岩性油藏胶结作用主控因素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南翼山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经过近10年多的水驱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也存在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井受效时间长、压力和产量变化不敏感等问题。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
姜明玉白金莲张庆辉向燚伟刘俊杰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影响因素
昆北油田切16井区路乐河组下段沉积相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以岩心特征、测井资料等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测井解释结果,对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6井区路乐河组下段(Ⅰ-6—Ⅱ-2小层)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认为目的层段发育冲积扇相,并进一步识别出扇根、扇中2个亚相及泥石流、流沟、沟间滩、辫流线、辫流砂岛及漫流带6个微相。通过编绘单井沉积相柱状图及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揭示了沉积相纵向及平面的展布特征,认为目的层段表现出退积式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对有利微相带展开了评价,为切16井区目的层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莫冯阳牟中海常琳由超徐乐
关键词:冲积扇沉积微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